光會玩不稀奇,永春高中 DIY 做出指尖陀螺

會「玩」指尖陀螺不稀奇,會「做」指尖陀螺才厲害!台北市永春高中「生活科技」課堂上,自己動手做出各種神奇造型的指尖陀螺。

年輕的趙珩宇不但是高中生科老師,也是一位充滿熱情的創客。他自製「火影忍者」裡的「螺旋手裡劍」,趣味十足。劉潔萱攝

「一開始是看到我們高三的學生在玩,我就問他們,這一個要多少錢?原來要三、四百塊啊」,永春高中生科老師趙珩宇今年才剛滿27歲,長得一張娃娃臉,很多學生都直接叫他 Henry,也很敢跟他開玩笑。不久前他發現指尖陀螺在校園裡很夯,從小學生到高中生都在玩,於是馬上回歸本行,研究起如何運用教室裡的材料,教學生自己動手做出一個?

「生活科技」課屬於自然領域,但不是大考中的考科,長期以來普遍不受學校與家長重視,很多學校都不照著課表上課,不是改成上生物就是上理化。在這樣的不利氛圍下,生科老師有志難伸,紛紛轉任數學或理化老師。但還是有一群天生熱愛生科、熱愛動手做的老師不放棄,只要給他一間生科教室,就能在有限的資源下產出夢想。

位於象山步道旁的永春高中,在台北市也算是少數重視生科實作的學校,擁有2間專用教室。走進生科教室,3D印表機、雷射切割機設備齊全,窗台上排放著迷你機械手臂和六爪機器人,全都可以用程式驅動。

感覺很現代化的生科教室裡,6台48吋電腦螢幕前各自聚集著三兩學生,正在套用onshape 3D繪圖軟體,畫出自己設計的造型。孩子們天馬行空,畫出像是古代圖騰形狀,或是神似傳說中的忍者「手裡劍」。高二生興奮的討論著到底要幾個角、用什麼材質,才能讓陀螺轉得又快又久?

趙珩宇則在教室各個角落裡遊走,隨時看看學生進度,必要時提供諮詢。他對學生不大設限,只要是教室裡的材料,學生想要怎麼組合,都可以拿去嘗試。每周四中午,他還固定開放一個open hour,有興趣的學生會自己跑過來,拿出草圖或半成品和他討論。

趙珩宇和高中生相處時不完全像是老師,也像是指導教練和伙伴,帶著學生一起玩一起學。劉潔萱攝

這班高二生做的指尖陀螺,即將參加本周末在華山藝文特區舉辦的「放課後」作品展;快要畢業的高三生則帶著紙盒和木材、鋼珠,想要手做一套「牛頓擺」,送給物理老師作紀念。

在這兩間教室裡,科技的距離一下子被拉近,真正融入了課程,也融入生活。

永春高中生科課的靈魂人物,趙珩宇老師,從小就喜歡動手改裝,「因為很多東西爸媽不給買,只好自己想辦法做出來」,有記憶來的第一個作品,是小一時改裝腳踏車燈,用布丁盒鑽洞接燈泡,再包上鋁箔紙當成反光罩,就成了獨一無二的自製車燈。可是在沒人指導下,失敗的經驗也很多,趙珩宇最記得的是他曾經想要做出一個蜂鳴器,特地跑去台中火車站附近的電子街,買了整套的電路套件,東弄弄西弄弄,最後卻還是焊接不好,做不出來。

趙珩宇國高中念的是升學型私校,從來沒上過生科課。考大學一度選了數學系,念著念著發現志趣不合,硬是堅持重考,再進一次台師大,這次選對了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系,在系上學到基本概念,再加上勤於向師長、前輩討教,終於完成當年理想中的那個蜂鳴器。

正因為自己曾經繞了遠路,趙珩宇希望幫助學生,真正學到一些實用的技能,同時找到自己的興趣,至少要能分辨出「機械」和「電子」這兩個不同的科系取向,其實是有差別的,認清楚之後才不會選錯。

各式各樣的指尖陀螺一字排開,這裡是創意互相激盪與落實的夢工廠。劉潔萱攝

趙珩宇既是生科老師,也是一位動能十足的「創客(maker),曾經在去年的Maker Faire Taipei中,與其他三位創作者共同完成一只高達3公尺的大型金剛,可以移動,有人接近時還會發出野獸般的怒吼,在會場造成很大轟動。

私底下童心十足的他,每天過著「又累又開心」的生活,因為很多作品都得從無到有,他不是忙著設計新課程,就是趕去後火車站採買上課材料,假日還得不斷的上課學習新知。問他究竟是什麼動力,支持著他一路前行?趙珩宇笑著說,「我的心願很簡單,只要有一個學生跟我說,想要做出一個手機殼、耳機架或是紓壓方塊什麼的,就像是找到同好,足以讓我開心一整天了。」

★教育新知不漏接!立即加入教育家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