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老師父女檔蔡淇華、蔡承妤 持續6年的家庭作業 每天寫英文小日記

師鐸獎得主蔡淇華與女兒蔡承妤,都是高中英文老師。蔡淇華認為,學好英語的關鍵是創造使用情境,因此從女兒小一就要她練習寫英文日記。

爸爸蔡淇華為臺中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也是多本暢銷書作家。女兒蔡承妤為臺中嶺東高中英文老師,亦為Google認證教育家(圖片提供/蔡淇華)

「Today we went to Richmond to play Lazer-Tag. Lazer-Tag is an exciting game.」筆記本裡,小女孩用鉛筆以全英文寫下,全家人到加拿大大溫哥華地區列治文玩雷射槍戰的緊張刺激,一旁貼上對戰紀錄,留下風光成績。這是師鐸獎得主、臺中市立惠文高中英文老師、圖書館主任蔡淇華,為女兒蔡承妤在小學階段,增加英語使用機會的「家庭作業」。

十多年過去,原先需要爸爸在筆記本旁註記「Father's Correction(爸爸 訂正)」欄位糾正錯誤的女孩,現在成了臺中私立嶺東高中的英文老師,也負責批閱全班作業。這次,是父女檔首次同框接受媒體採訪。不過萬般沒想到的是,耿直的女兒想到最初的英語啟蒙老師,並不是名師老爸,而是考量雙薪家庭照顧需求報名的「全美語安親班」。

「之前在某篇文章,我突然看到herbivore這個字,就想說小時候學過,但我中學英文課上並沒有遇到,為什麼現在教書遇到,我還記得是『草食性動物』?」蔡承妤一下子繃出了好多個單字,譬如:volcano(火山)、lava(岩漿)是自然課做火山實驗學到的;carnivore(肉食性動物)則是和herbivore(草食性動物)一起認識的。有別於傳統臺灣學生背誦一個個英文單字的習慣,蔡承妤記單字是連同課堂情境、對話,一併在腦袋瓜裡儲存。

蔡承妤認為是小學去的安親班為她打好英語基礎。原來,那間被媽媽評比為「費用、路程性價比最高」的安親班,在十多年前便進行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日常中,自然而然的使用英語作為第二語言進行溝通,不把英語只當作考試工具,目標就和現在部分公校推行的雙語實驗課程一致。但這間安親班在當時,卻因沒有提供課業輔導教學,未能成為家長們的首選。

蔡淇華湊上前補充,若是部分專家聽聞,他們夫妻為低年級學童報名全美語安親班,可能會有反對意見產生,擔心小朋友的母語能力受到影響。不過,蔡淇華卻在女兒小學階段的語言學習經驗裡,看見自己抓到英語學習竅門,因而愛上英文的影子。只是若將兩人放在平行時空,爸爸的啟蒙時間卻晚了女兒十多年。

「balance這個字我們在英文課都學過,知道意思是『平衡』,但外國人把硬幣放在我手上,跟我說『This is your balance』,我知道他說的是『這是你的餘額』,」蔡淇華信手捻來,都是出了社會後赴國外旅行、交流累積下來的學習經驗。他像是順口溜般的強調:「單字在句子裡產生意義,句子在文章裡產生意義,語言就只有在情境裡,才有辦法產生意義。」

蔡淇華每天給女兒的家庭作業就是英文小日記,要教會她用「英文思考」。(圖片提供/蔡淇華)

從每天五、六句英文練習寫起

蔡淇華認為,有效的英語教學策略應是「去創造孩子可以使用英語的情境」。比方說,在尚未盛行外籍老師進公校的二十多年前,蔡淇華便邀請外師進入課堂協同教學;到了目前任教的惠文高中,他不僅尋找國際課程資源,也與海外姐妹校交流,108學年度正式辦理國際教育實驗班,還有不少畢業生前進世界百大名校。

回到家裡,蔡淇華抱持同樣原則。為當時小學一年級的女兒訂出計畫,每天都需要交出一篇五、六個句子長度的「英文小日記」,即使到了國外旅遊也不例外,一直維持到女兒升上國中。

蔡承妤隨手翻了英文日記說,日記內容相當彈性,無論是電影心得,或是溜冰摔倒,還是爬山呼吸新鮮空氣,各個瑣碎日常都能成為素材,但爸爸並不要求她罰抄訂正,只是在旁寫下正確版本提醒。個性溫順的蔡承妤,從不排斥老爸安排的家庭作業。她現在回顧,這番作文練習確實帶給她不少收穫,尤其為文法、語感,奠下一定基礎。

但名師在家,偶爾還是會有被「打槍」的時候。蔡承妤忍不住爆料,爸爸在家很容易忘記切換老師角色,即便是家庭電影時間,也會時不時「碎碎唸」模仿外國人發音,還會要女兒一塊兒唸。「有時候我會覺得很煩,看電影就好好看啊,我可以在心裡唸就好。」聽聞後的爸爸反駁,在旁模擬自己低聲重複唸英語臺詞的情境,並不覺得有異。

不過,蔡承妤的國中學業表現不如人意,彷彿驗證了部分學者對於雙語教學的預言。不只數學考卷可見她淚水滴落、化開墨水的痕跡,連文科生相對擅長的國文、社會科,蔡承妤也是敗下陣來,整日對於課業、成績感到喪氣。「我那時候滿自卑的,又不想讓同校教書的爸爸丟臉,所以我會擔心,不能上公立高中怎麼辦?」蔡承妤回想。

意外的是,蔡淇華並沒有繼續鼓勵在國中基測失利的女兒,和他一樣衝刺第一志願,而是要她放下對成績的「分分」計較,選讀高職應用外語科英文組。

基測失利,轉彎找到天堂

「報到入學那天,我都還滿排斥的,但我到應英科之後,就覺得那裡是『天堂』,因為80%課堂都是在學英文,」蔡承妤開心的說著,彷彿還看見當時眼裡的光。蔡淇華印象深刻,女兒在「天堂」裡讀出成就感、自信心,即便面對國中最抗拒的數學,她也躍躍欲試。甚至為爸爸感到惋惜,「數學有邏輯之美,你很可惜,沒碰到能引導你的老師,」蔡淇華邊模仿女兒沉下音調後的語氣。

會訝異女兒的轉變嗎?蔡淇華搖搖頭表示,都在意料之中。他以社會認知學者班杜拉(Bandura)1977年提出的「自我效能」(self efficacy)概念解釋:自我效能不僅能衡量每個人達成目標能力的信念強度,還會影響他的選擇、抱負、熱情及毅力。「很多學生是被考試制度拋棄,老師變成共犯,我們不能用同一把尺去量每個孩子。」教過英語程度迥異的學生,也一路參與女兒學習蛻變的蔡淇華,不斷在驗證這項理論。

「其實我很謝謝爸爸從小到大不要求我每科都好,而是要我輕鬆學習,說數學不會就算了,雖然我心裡會想『怎麼可以就這樣放棄呢?』但我聽完爸爸的話,心裡會踏實很多,因為爸爸不覺得我沒用,所以我也不這樣覺得,」蔡承妤一字一句吐露心聲。

在旁的蔡淇華聽著聽著,難掩望著「前世情人」的眼神,開玩笑似的弄亂女兒頭髮、將女兒擁入懷中,面向記者感動的說:「為什麼我能一直教?也是因為我的女兒,她很願意聽我上課、學得很快樂,我也教得很快樂。」現在雙雙成為英文老師的父女倆,爸爸負責傳授經驗,女兒分享可融入教學的資訊科技、互動軟體。這對父女檔的共學之路才正要開始。

----------------------------------

蔡淇華、蔡承妤推薦英語學習資源

‧ All Ears English(Podcast):由全球雅思面試官擔任主持人、與談人,每天至少分享一則20分鐘以內,與生活、英語學習相關的議題、思辨對談等,適合提升英語聽力、國際視野。

‧ BBC Learning English(網站):BBC提供的免費資源,文章每天更新,內容包含英文金句、新聞報導等,可切換中文模式,方便進行中英文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