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育研究所:學好數學,竟然跟4種「信任」有關

哈佛教育研究所:學好數學,竟然跟4種「信任」有關

想到數學,不只孩子煩,連看功課的家長也跟著頭痛嗎?哈佛教育碩士班畢業生分享了帶著孩子跟家長一起「搏感情」,用四種信任,教好、學好數學的訣竅。

6年前,亞當斯(Kwame Adams)開始教數學時,在學年初問學生「喜歡數學的人請舉手」,學生彷彿聽不懂、怎麼會有這種問題,沒有回應。他再問了一次,全班24人,有2隻小手慢慢舉起。

他再追問「不期待上數學課的人請舉手」。這時,其他22個人立刻同步舉起手,整個教室還爆出一片笑聲。

之後,他每年都這麼問,學生的回應都差不多。只是,隨著學期經過,他逐漸了解,學生們的理由和難處不是關於長除法、分數、解習題這些數學技巧,而是關於「信任」—學生想要知道,數學老師可否接受他們當時的程度,試著用不同的方法帶著他們找答案;能否包容他們在過程中會出錯;甚至,學生希望老師肯定他們的個人的想法、認同與文化,不要用成績或其他外在眼光定義他們。

4種信任 幫助孩子學好數學

今年剛從哈佛教育研究所拿到碩士學位的他,還應邀在哈佛分享怎麼跟學生和周遭的關係圈建立信任,跟他們的家庭搏感情,用各種有創意、彈性的方式讓孩子不再討厭數學。在他的經驗中,有四種「信任」能幫助孩子學好數學:

一、學生對自己的信任

人們可能很難想像,數學跟每個人的「自我感」有很深的連結。因為算數學難免會出錯,所以學生要能接受自己的弱點,以及願意犯錯。也因此,老師要能激勵學生,創造學生自己或與人合作解題的機會。老師不只要教他們怎麼想,還要讓學生有同理心,也會照顧自己。

亞當斯建議,可以從學生以前的老師了解孩子學數學的狀況,跟孩子聊聊他們的興趣、文化或他們的想法,好把數學置入在他們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讓他們跟數學建立好關係。

二、老師跟家長間的信任

數學要好,不是只有老師的責任。至少,學生還有回家功課,需要父母確認孩子有沒有做,甚至進一步檢查,是否做對了。不過,家長們卻不見得都有這種能力。因為有可能父母已經忘記以前學的數學了,或是以前學的內容跟孩子現在學的不一樣。老師不要抱怨父母,父母也不要挫折,或是指責、批評老師出的功課。

親師雙方要先建立互信,任何一方都可以主動聯繫,了解孩子或是家庭的困難,然後一起探索協助的方式。例如,運用學校課輔、或是社區的資源。像是網路上的免費資源、圖書館的書和數位工具、或者學校或社區的課輔等,可以如何協助父母在家幫孩子,或讓孩子能夠多演練。

老師也可以在學校舉辦一些跟數學相關的活動,邀請學生和家長參加,讓家長有參與感。亞當斯指出,這些雖然看似是額外的工作。但是老師提供父母們這些機會,會讓父母更有能力與意願成為夥伴,甚至可以讓學生的整個家庭重新認識、運用數學。

三、老師和學生間的信任

老師不只是教學生解題的技能,更要啟發他們學習的意願。尤其孩子可能會覺得有些數學太難,以後應該用不到,所以上課的狀況就不是太好。老師可以透過各種方式、舉出各種例證讓學生理解,相信孩子的能力不是只會計算,他們所學的還會在實際生活、社區、與未來發揮更大的效果,並且鼓勵孩子發問、分享學習的感想。

這樣,學生在學數學的技巧時,也會想要運用技巧完成進一步的任務,理解數學的重要性和對未來的幫助。

四、學生間彼此的互信

數學看似是重於個人理解的學科,但是合作有助於數學發揮更大的效用。老師可以在教室裡面設計一些合作的計畫,讓學生用數學一起完成某些任務。這麼一來,學數學就不是個人的苦差事,而且可以有值得信任的人,彼此鼓勵,互相幫助。

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互相教導。尤其數學的領域很廣,有的人數字觀念強,長於計算、解代數;有的人空間觀念比較好,幾何特別強。每個人的特長不同,互信讓學生可以相輔相成。

這些信任關係,讓孩子、家長們想到數學時,至少不會滿腦子立刻浮現那些數學很麻煩、不會算、不會教等不愉快的事。最終,是跟數學建立好關係,讓自己的學習跟生活都更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