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高中SDGs課 學生創意料理「清冰箱」救剩食

▲ 學生拿著2019年課程成發做的課堂海報。由左至右為學生林岑憶、郭慧敏、吳詩純、學生林宜璇。林后駿攝

新北市立中和高中在老師郭慧敏領導下,從2019年開始嘗試SDGs課程,透過跨國交流,讓學生打開視野,並對永續議題更「有感」。

2015年,聯合國公佈了17項「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簡稱SDGs),包含「優質教育」、「消弭不平等」與「氣候變遷對策」等,列出從2015年到2030年之前,不分國界、全球公民要共同努力改善的方向。

走入新北市立中和高中教室,彈性課程「Small Action Big Change」(小事,大施)的學生正進行全英文發表,配合簡報和手作道具,展示在學校附近工地做田調、觀測空氣品質的紀錄,作為之後的研究基礎。

中和高中圖書館主任、英文老師郭慧敏,從2019年開始,號召團隊一同把 SDGs 帶入學校課程,希望帶學生看到更廣大的世界。

促成校內跨科、跨國共備團隊

中和高中這學期開給高一生的彈性課程「小事,大施」,聚焦在 SDG9「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主題聽來較生硬,但竟是國外學校也搶著加入聯盟、參與共備的創新課程。這背後,是郭慧敏老師帶領的跨領域團隊,每週腦力激盪的心血。

銀白髮絲、將屆退休的郭慧敏,已經教書教了40年,卻在開發新教案上仍衝勁滿滿。「我本來就是好奇寶寶,很多東西不見得學得精,但我對任何事都充滿好奇。」因緣際會下,和交流過的日本福岡雙葉中學談妥合作開課,主題鎖定在容易跨領域、連結在地和國際議題的 SDGs,希望把更寬闊的視野,透過這門課帶給學生,每學期都選定一項 SDG 作為主題,由英文老師團隊來教課。

術業有專攻,郭慧敏和團隊發現,跨領域的 SDGs 課程,需要不同領域的老師合作,才能帶領學生學更深。因此這學期「小事,大施」的教學團隊中,郭慧敏邀了5位來自英文、數學、化學和公民科的老師加入。英文老師蔡青倩和化學老師趙孟軒打趣說,中和高中在 SDGs 課程上耕耘有成,「始作俑者」就是郭慧敏老師,「她都會說,我們來一起做一件有趣的事......」結果加入後,老師們才慢慢體會到工程浩大。

跨領域的課程除了多元的師資,草創期也需要大量心力。每週四早上,整個團隊固定會花2小時開會,蔡青倩坦承,跨團隊共備比獨自備課需要更長的時間,「因為要了解夥伴的內容,聽完後還需要時間執行,也可能因為別人的建議又要調整。」除了校內共備,郭慧敏自己還另外和國外學校共備,課後還要花時間檢討修正。

採訪聯繫期間,郭慧敏對《親子天下》記者的訊息幾乎秒讀秒回,像是隨時準備好溝通交流。因為疫情導致的封城,她反而在網路上新結交非常多同樣是老師的新朋友,她平時就喜歡逛社群媒體,寫訊息給網友邀約合作,變得再自然不過,更大開了跨國和跨校合作的門。

郭慧敏強調,學習 SDGs,一定要不能不聽各國的觀點。她親自帶著學生,每週六晚上透過 zoom 參加跨國討論小組「線上全球教室」(Online Global Classroom),用英文與來自18個國家的師生交流SDGs不同主題。「我自己沒必要去交那些朋友,但我覺得,這會為我的學生打開一扇窗,讓他們看到世界。」

▲ 「線上全球教室」由日本老師主辦,每週會訂定不同的主題,讓來自各國的師生隨機分組討論。郭慧敏提供

郭慧敏語重心長地分享,「台灣防疫做太好,不像國外孩子在疫情下必須應變,在另一種困苦中找到生路——就是平台、網路,」她擔心,10年後台灣的學生長大,和國外的青年會在競爭力上有差異,因此更積極找機會,帶學生投入網路上的國際連結。

學長姐「回鍋」當助教 帶學弟妹寫程式、做實驗

這學期的「小事,大施」,選課的17名高一生要學習如何解決真實世界的難題,例如觀測到中和區的空污嚴重,要分析可能原因、找解方,前提都需要了解研究方法,並具備科學實作能力。因此每週2小時的課程中,第一堂會學習科學,另一堂則由郭慧敏全英文授課,學生練習英文討論與發表。

第一堂課中,有的要學習用 Python 寫程式、有的要做實驗或學材料工程,並一一在科學筆記本上紀錄學習歷程。除了老師,這門課也邀4位高二、高三生來當學弟妹的「助教」,課前學長姐會先找老師討論,並負責課堂前半部的講授;後半部再由老師補充說明。學習「如何教學」,正是這些小助教的自主學習計畫主題。郭慧敏回顧,欣慰表示「他們越教越好了,還記得第一天教,有時候學弟妹都聽不懂。」

▲ 「小事,大施」課堂上,學生以全英文發表小組田調收穫。林后駿攝

有了前幾年的經驗,明白學生初期需要時間才能進入狀況,這門課的教學團隊「超前部署」,開課前的寒假中就舉辦2天的營隊。第一天,先請外師講授 SDGs、讓化學老師帶著做實驗,引起學生興趣;第二天,郭慧敏主動找微軟合作,請他們安排來中和高中進行資訊工具教學,並分享業界的應用方式,「學生才會知道,原來在學校學這些東西,以後真的會用到。這樣他們才不會覺得,學英文就是要考試,學資訊就是要交作業,」郭慧敏說。

解決食物浪費 學生採取「清冰箱」的實際行動

SDGs 課程的規劃,並非一蹴而就,郭慧敏和最初加入的英文科老師們,先經過了一番嘗試摸索。2019年郭慧敏開出第一堂以 SDGs 為主軸的課「No Food Left Behind」(剩食,甚實),源自 SDG12——「負責任的生產消費循環」,這是郭慧敏入選第一期微軟創新教師培訓家所使用的教案,也是第一門和國外學校共備的課程。決定開這門全英文課程時,已經來不及排入課表,因此先嘗試把課程開在週六早上,參與的師生都犧牲了一天的睡到自然醒,用一個學期了解 SDGs、激盪各種食物浪費的解方,也伸出了觀察國外網站的天線。

其中中和高中有一組的報告主題是「從家中改造」,靈感來自於學生發現,家中食物浪費一大主因是食物放在冰箱深處,一沒注意到就過期了。他們討論出幾個有趣又實用的作法,例如列出所有冰箱裡有的食物,貼在門上,購物前要先檢視表單;或是每週親子用家裡快要過期的食材,一起做創意料理。這組4位學生分別在家裡實行,一試就連續做了5週。

日本的雙葉中學在同個時期、不同時間,也在他們的課堂上討論相同主題,進行期末成果發表時,雙葉中學的師生還專程從日本飛來,上台報告成果,藉機與中和高中師生交流;恰好中和高中、雙葉中學有小組同樣選擇「食物銀行」作為主題,兩組師生就能觀察、比較台日食物銀行運作上的異同。

▲ 「從家中改造組」使用 IG 紀錄創意料理食譜,也倡議減少食物浪費。中和高中提供

記者問學生,她認為 SDGs 是什麼?修習過「剩食,甚實」的高二學生林宜璇回答,「 我覺得是一些現在社會有的問題,可能是可以改善的,但要透過一些比較累的過程。」

每次招募新學生時,團隊的老師會向各自的學生說明,這門課會用英文來學習,並且一起思考,怎麼解決世界上的一些問題。主動來修 SDGs 課的學生,在英文老師吳詩純眼中,共通特質是「會想跳出舒適圈,而不是侷限在課堂學習」。郭慧敏說:「我們希望讓孩子知道,學習是有意義的、付出是值得的。SDGs 課前後有過3個班的學生,現在這個班最心甘情願,因為他們最清楚來是為了幹嘛。」

吳詩純的孩子才1歲,也坦承遇到職業婦女兩頭燒的難題。適應新課綱已經要花不少力氣,SDGs 這樣吃力不討好的課,效果也不會直接反映在考試成績上,因此「不是每個老師都願意付出這些額外的努力,有時我自己也會有所保留。」但跟郭慧敏聊一下,她又決定繼續跳入這個坑,跟著團隊夥伴繼續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

推動在地做法國際化 SDGs更接地氣

郭慧敏提到,除了環境變遷,大眾對永續的重視也帶來觀念的轉變。日本很多年輕人求職時,會觀察這間公司是否重視永續發展;台灣也有不少大學要把 SDGs 列入課程中。「台灣學校很多做 SDGs,比較多做的是『國際議題在地化』;我們想發展我們的特色:『在地做法國際化』,中和高中對 SDGs 還有另一種想像。」

這學期的課才進行到一半,郭慧敏已經和吳詩純一起生出下一學期的完整課程模組、教案,預計在今年6月舉行記者會公布,並邀請國內外更多學校加入計畫,除了幫助台灣師生認識 SDGs,更讓台灣作法有機會被世界看見。

郭慧敏期許自己能影響中和高中的教學,更有高度、廣度及深度,她也自許成為推動者,「像是推骨牌,要先去把它擺整齊、每個人都站好該有的位子,最後輕輕一推,才會全倒。期待我們中和高中的老師學生,都可以默默去做排骨牌的。」吳詩純在一旁補充,她覺得郭慧敏是老師們的老師,「講起來雖然輕鬆,但要知道誰可以、誰願意站在哪些位子,才能推動,其實不容易,需要長年的經驗。」

SDGs 距聯合國發布已經6年,中和高中和許多台灣師生目前還在學習的路上,讓這乍看高端或國際化的名詞,能夠「接地氣」,也讓更多師生能真實認識、討論與應用背後的知識。

▲ 17項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未來城市編輯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