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老師李佩蓉:跳脫課本「框」架 打造文學作家

原來高中國文課本裡頭的勞山道士是「詐騙集團」?《左傳》中智退秦軍的燭之武,完成任務之後,又過著什麼樣的人生?高中國文課本中原只是陌生又死氣沉沉的人物,卻在曉明女中高三丁班學生出版的書中,再度活了過來。

你沒有看錯。在多數高三學生埋首考卷和書堆時,這群曉明女中自然組的小姑娘竟發想了出版計劃,更在多數高中學生考完學測指考就拋開書本、享受暑假時,繼續提起筆,一同寫下了文學奇蹟。

這本由26名學生創作,針對29篇高中國文課文延伸改寫的文章,以及學生相互品讀的125則對話,厚達368頁《框不住的國文課》一書的出版,在升學主義盛行的學制裡,讓人驚奇。

讓這群少女從高中國文到文學創作,從學生到作家,幕後推手是這位國文教師──李佩蓉。她透過「情境式教學」、「品讀與對話」以及「歷程式教學」三大教學理念,讓一群原本自認並不擅長語文的自然組學生,卻自發性的願意提筆,從國文課本出發,開啟創作的歷程。

國文老師李佩蓉:跳脫課本「框」架 打造文學作家

創造「品讀與對話」機會,把學生當作家

談起這本書的創作緣起,李佩蓉先回覆了最多人對作文教學的疑問:「怎麼把學生的作文教好?」她回答:「其實學生不想寫作文,是因為沒有讀者。」

李佩蓉在自己的教學中,開創了學生之間的品讀機會,讓學生相互閱讀彼此的作文作品,「當孩子被賦予品讀的任務,他自然會站在一個比較高的角度去看作品,審美的眼光會被培養出來。這連帶就會影響到他在創作的時候他會用比較高的眼光去看他自己的作品,」李佩蓉強調,為讓學生寫作文不再只是交差了事,「我真的是把他們當『名作大家』」在賞析他們的文章,而不是以老師的身分去看他哪裡不足。」

李佩蓉說,「當創作的感覺水到渠成之後,學生會跑來說:『老師,我昨天寫了三個小時還想不出來!』這時,他們就進入文學的境界了。」因為唯有孩子有了「想要寫得更好」的動機,才有進步的可能。

這是李佩蓉的三大教學理念之二:讓學生成功進入「作家」的情境(情境式教學)、接收「讀者」的回饋(品讀與對話),便能激發起更多創作的意願並進入不斷修正的歷程(歷程式教學)。

但是在「不斷修正」的過程當中,學生難道不會反抗?李佩蓉說,確實仍有少數學生是不喜歡這樣的學習方式,畢竟光是一篇作文改下來,四五次是跑不掉的。但李佩蓉也不特別強迫學生一定得接受自己的要求,「因為對我來說,學生的『心甘情願』更重要。我寧可犧牲全班作業「參與」的百分百,也不願叫學生勉強出「熱情」百分百。」

捍衛文學之美,國文不只注釋題解

李佩蓉希望讓學生保持創作的熱情,也希望學生對國文課本也能有興趣。上課鐘響後,學生依據分配到的段落討論文本意涵,再上台分享自己的疑問與觀察:為什麼劉姥姥大觀園,一下說園子大的得像畫、又說要把大觀園化成一幅畫帶回鄉下?古人以客為尊,可是賈母身為主人,似乎還是比劉姥姥更尊貴?

接著,學生自己對園與畫的虛實提出賞析審美,老師則循著叩問,引導孩子更貼近體察文本中未被讀出的貴賤之別與人情溫暖。在傳統教學中,要由老師一一提點的細節,卻在學生的對話間,一覽無遺。李佩蓉說,「因為沒有對話就沒有理解。」學生透過彼此的對話,更能體會《紅樓夢》的細膩人情與虛幻相襯。

雖然起初這樣的教學法,在傳統老師的眼中會認為學生只會聊天,學生一開始也會感到害怕。但沒想到後來反而開啟了更多想像的空間,學生與課本也有更多連結。

李佩蓉的國文課,讓學生彼此對話,更鼓勵學生與古人對話。圖為景美女中高一忠班。(攝影 | 李京諭)

 原本在台中任教的李佩蓉,在北上轉赴景美女中服務後,發現台北教師圈有非常多教學論述,如佐藤學的學習共同體、張輝誠的學思達等;但她認為,重點不在於老師用什麼方法、也不是你教學方法的轉變;而是教學心法的改變。最重要的是要問:「想要帶給孩子的價值是甚麼?」

 在這個重視溝通的時代,李佩蓉想帶給孩子的價值,是一輩子都能帶著走的「文學感受」和「思辨能力」。「我會想要去呵護學生對文學的『喜歡感』,我覺得這才攸關未來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跟能量。」她堅信國文不只是題解、注釋、修辭,即使這三者是考試的一大重點,李佩蓉仍說:「不可以殺雞取卵,不可以現在把學生的成績逼出來、卻搗壞了他們文學的胃口。」

扭轉教育,繼續浪漫的實驗

 去年九月及十一月,李佩蓉在「為青年尋路論壇」分享自己的教學。她說,當年自己所教的高三丁班,學生沒有考過一張國文平時考卷,大多的時間都在跟古人對話。偶爾,更會直指教科書的答案多麼僵化!即使到了高三,也不太幫學生做總複習。

 然而,這樣的教學,究竟學生學到些什麼?

 「我們想讓大家知道國文其實很有趣。它不是大考中心說了算,它充滿想像空間、它沒有答案。我們想告訴你,這樣子和文學互動,做得到。」《框不住的國文課》的編輯之一徐敏純,在書中的這段文字是最好的回答。

 《框不住的國文課》的編輯群從2012年畢業,文章經過無數次的刪改,直到今年2014年年初終於付梓出版。期間,李佩蓉早已沒法操控學生的成績。支持學生寫下去的動力,源於李佩蓉在三年所埋下的種子──對文學的熱愛。

 四月在師大的一場演講中、李佩蓉接受了師大青年報的報導,她這麼宣示:「我要在看起來可怕扭曲的教育現場,做一個浪漫的實驗。」如今,她的實驗場域從台中曉明女中轉移到台北景美女中。李佩蓉會繼續勇敢對抗升學主義,大膽拆解國文課傳統的框架,讓文學之美在更多學生心中開花。

李佩蓉小檔案

台北市立景美女中專任國文科教師

台中市私立曉明女中專任國文科教師

國立台中女中兼任國文科教師

公視「我的這一班」編劇

國文老師李佩蓉創造《框不住的國文課》,框不住的教學熱誠

延伸閱讀:《框不住的國文課》,作者/ 李佩蓉、 曉明女中44屆高三丁,出版社/暢談國際文化

★教育新知不漏接!立即加入教育家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