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來義高中 學校有部落 部落即學校

對於95%以上為原住民學生的屏東縣立來義高級中學(簡稱來義高中)而言,如何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了解並傳承原住民族的文化與語言,將其與生俱來的聲音、律動和體能的爆發力引導出來,並透過食農教育,找回在族群內的信心,這是最重要的。

來義高中有9成以上的學生為原住民,因此文化傳承也成為重要課程

來義高中的校區內,有一塊大約半個籃球場的小耕地,是排灣族部落耆老教導學生如何從祈福儀式開始,整地、鬆土做田埂到最後的採收。協同教學的老師高金豪表示,食農教育課程在來義已經實施很多年了,學生從剛開始的興趣缺缺,到後來遇到困難瓶頸,大家齊心協力共同完成,整個過程,讓同學認識自己,找回在族群內的信心,培養責任感,並重新面對「學習」這件事。

從實作課程中,學習到原住民族的文化,並將品格教育做延伸。來義高中發展各種有形無形的多元課程,讓學生適才適所,發展才能。

自發互動,激發學習動力

由於學校位於排灣族部落,學生80%以上為排灣族,其餘為少數阿美族、魯凱族和平地學生。由於各個原住民族,其語言與部分文化的差異,族語教學如何求同存異,考驗著教學的老師。

「其實就是教學相長,有一些阿美、魯凱的族語,同學也會在課堂上充當小老師。對於原住民文化的融合,有相當的助益。」族語老師廖桂香表示,以前母語教學都是口語教授,沒有文字可記錄,在記憶和環境都有限下,學習效果不如預期。但幾年前原民會已經頒布了原住民族文字書寫的規範,以羅馬拼音和英文字母為書寫的依據,解決了長久以來,族語只能口傳而無法書寫記錄的問題,對族語的傳承助益很大。

作為108新課綱前導學校,課程規劃中難免遇到困難,尤其是族語教學的編制與教材。老師們也渴望提升能力,不論是出國比賽或請教練協同教學,都需要經費。在面臨班別更細緻化的分類,教室空間不足也是一大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校長簡志明表示,短期間將會把課表編排得更加靈活,讓教室的使用極大化,未來將會把停車場旁的校地整建,使其空間更加完整。經費方面也尋求各方企業熱情贊助。

教務主任陳冠州表示,學校為打造完整的12年排灣族實驗學校體系,106學年度起,在屏東縣政府教育處及教育部國教署的補助及輔導下,成立「實驗教育專班」,將一般教育、民族教育及國際教育結合為一體,將既有的課程活化及改造,部分課程也將採全族語及全美語教學,上課地點將從教室拉到戶外,與原民生態、科技教育、人文活動、藝術展演等相結合,透過讓學生體驗學習及動手做的教學模式,並結合學者專家,運用協同教學及學習共同體,讓學習更有意義,更生動活潑。

學生願意學,老師就拚命教

在來義高中,由於部落文化的關係,大家的向心力很強,所以只要學生願意學,老師們都會拚了命教,讓學生有所成就,也回饋部落的養成。多年前曾有一位學生,天生有一副好嗓,學習意願強烈,但家庭無法支付個別課費用,老師們便利用午休時間,個別加強他的音樂專業,現在他已經是臺藝大的研究生了,將來也有出國進修的打算。

相同的故事,在體育班更是不勝枚舉。每天早上7點不到,體育班的學生已經陸續進入體能訓練教室做訓練了。來義的體育班發展的非常多元,男、女5人制足球、籃球、舉重、田徑、拳擊等,教練依據學生的體能與潛力,分組練習更深入的專業課程。

「教練對於每個體育班的學生而言,太重要了。」統籌體育班事務的葉俊雄老師表示,教練除了傳授運動技巧和體適能的訓練之外,更是學生的心靈導師。而學生也用好的比賽成績來回饋教練與老師們的辛勞,除了男、女5人制足球拿下國際賽金牌外,舉重、泰拳也成績斐然。好幾位同學都拿下了亞青杯國手的資格,未來,學校也打算成立「拳擊、舉重教育中心」。

傳承部落文化,增進國際視野

除了傳承部落文化,增進國際視野也是很重要的。連續5年舉辦的「部落巡禮」,5天4夜的課程,結合了排灣族特有的小米文化,吸引國內外學生參加體驗。來義高中安排學生參與導覽工作,與國內外來賓互動,增加國際視野。此外,校長簡志明表示,學生有很多出國比賽的機會,未來也將讓普通班的學生能隨隊出訪,處理行政與溝通事宜,從實務累積未來的經驗。

來義高中學生們練習原住民舞蹈

★教育新知不漏接!立即加入教育家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