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的越南難民,現在的校長、執行長:讓學生在安全網內跌倒、再靠自己站起來

吉雅.張(Gia Truong)曾為越戰後安置到美國的小小難民,她自發去上了專給難民的英語課,在剛抵美時,靠一句片語替全家得到果腹的食物。長大後她立志成為老師,深信教育可以改變弱勢處境。如今身為展望校群的執行長,她帶領團隊藉由創新的學習歷程表達思辯(Portfolio Defense),培養弱勢孩子站起來的自信。

吉雅.張(Gia Truong)

吉雅.張(Gia Truong)在自身難民身分成長經驗當中,理解教育對弱勢孩子的心理支持。讓她創辦學校過程中,與教學團隊客制化打造屬於弱勢孩子的表達思辯課。

視訊鏡頭前,講起話來自信、猶如加州好天氣般的爽朗,完全感受不出來吉雅.張(Gia Truong)曾是個學習落差、備受歧視的越南小難民。不過,好在她人生裡不只有挫敗經驗,更有校園外學習成功經驗,因此,她長大立志當老師,希望做好的教育,拉拔更多弱勢孩子有自己站起來的能力。

她是個老師,現在也是創辦學校的校長和創業者

2011年,她加入當時剛創建、規模不大的教育創業組織--展望教育(Envision Education),現在則是展望校群(Envision Schools)3個特許教育機構、共4所學校的執行長,繼續深耕理想中教育試驗。展望校群主要招收在地中低收入家庭子弟,招牌課程,學習歷程表達思辯(Portfolio Defense),透過每2年1次的學習歷程表達思辯,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感學習、有感記錄,穩扎穩打思考自己為何而學、學到什麼。

這套課程,不僅吸引矽谷創校基金會投資(Silicon Schools, 見:個人化學習,幫助老師專注創造教室裡的「啊哈!」時刻),團隊創課期,當時史丹佛大學評量、學習與公平中心(The Stanford Center for Assessment, Learning, and Equity , SCALE)更協助建構研究評量機制。後來中心人員也與展望團隊另組展望學習夥伴(Envision Learning Partner),到全美推廣課程,目前有6個教育機構和公校開始試辦。

科技適性學習後,更要為自己的學習和人生挺身而立

展望校群旗下城市美感與科技高中(City Arts & Tech High School, 9-12年級)、展望學院(Envision Academy,9-12年級)、影響力美感與科技學院(Impact Academy of Arts & Technology,含6-8年級中學校及9-12年級高中校),每個學生皆以Chromebook為學習工具,每個學校都是專題式教學(PBL),在導師群設定的主題之下,學生不僅要單獨使用各種不同線上資源,學習基本學科和研究專題內容,更要小組協作做出專題內容。

這些平時個人化學習的積累,為的是每2年的大目標,學習歷程表達思辯,在1小時的講演之中,向臺下師、生組成的評審委員表述學習歷程並接受提問。完整表達提問結束20分鐘後,評審委員回饋,學生學習有無通過。沒過的,就要重新提案、重新上臺、重新說服觀眾自己過往2年經歷足以面對下一階段的學習。

「讓學生在安全網內跌倒、再靠自己站起來為自己做更好,經過這樣的練習,以後,他們就不會輕易放棄,」吉雅期待,他們的孩子都能成為家中第一個上大學的人。

展望校群每位學生每2年都要站到臺前表述學習歷程與接受提問,在老師和幾位學弟妹介紹自己的學習歷程、並接受評審委員問答。楊煥世攝

「Defense」不同於演講、簡報、口語表達,而是答辯、辯護、辯解之意,為什麼弱勢家庭孩子需要比一般表達能力更有力的表達訓練?

「我們希望學生不論在升學、職涯、或是未來生活上,都能有理的為自己發聲、挺身而出(Defend yourself),」吉雅分析,校群有75%學生來自低收入戶家庭、非裔和拉丁裔有色族群為主,他們更需要自信和內心的力量肯定自己所學。弱勢孩子時常翹課、輟學,不完全是沒興趣或是缺乏毅力,而是他們生活環境比較複雜,單純讀書考試循環並沒有辦法幫助他們解決學習困境,很容易迷失困惑而放棄。

越戰難民成長經驗,讓吉雅重視教育理念大於科技教具

自信建立,通常是弱勢學生的痛點,因為生長環境路上太多紛擾,讓很多孩子內心不安定,無法專心學習。吉雅就是越戰後難民潮的小難民,她的學習總是斷斷續續無法專心,但卻因為曾經有的成功經驗,讓她替弱勢孩子創立這樣的學習歷程表達思辯課程。

吉雅7歲時離開越南,先是到了馬來西亞的難民營,就在前往美國安置之前,有了一場在沙灘上開課、自由參與的英語課,哥哥、2個弟弟通通不去上,就她好想學。她當時記下來的片語「我想喝杯茶(May I have a cup of tea)」,在全家輾轉到紐約過境、飢腸轆轆時,她自願走到附近飯店隨機跟一位服務生說「我想喝杯茶」,服務生瞬間看懂這位女孩的需求,帶她進員工廚房拿好些食物回去。

「那是我人生第一次拿自己所學挺身而出(defend),」小吉雅日後因為英文學得快,成了全家生活大小事的隨行口譯官,但也因為常得請假帶家人看病、辦事,不得已缺席學校課程,成了學業弱勢。加上難民弱勢身分盡受歧視,使得進入高中第一天,就因為自卑,向老師同學撒謊自己是美國出生的,「我想要有嶄新的上學生活,不要再因為身分受打擊。」

好在吉雅並沒有忘記自己在校園外,因為語言習得而便利了家人的生活,她綜合自己的學習和在校求學經驗,朝著當老師的目標,不斷在學習和職涯上突破前進。「教育可以改變的不是只有弱勢學生本身,更有可能幫助他們的家庭,」吉雅講起小時候的事,表情摻和著不太一樣的表情,也讓她在成為教師之時,對弱勢學生多幾分同理,更在創課創校過程中,直視需求與痛點,用教育,帶孩子學習有理由捍衛自己的人生。

★教育新知不漏接!立即加入教育家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