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課,3種學習方式同步進行,科技、講義、同學,都是老師的分身

▲黃建賓攝

新泰國中數學老師劉繼文如何讓一堂數學課,同時進行3種學習方式和3+N種學習速度,劉繼文看到差異化教學的實際樣貌。背後,包含著老師的決心、對學生學習的放心,和各種教學細節的設計……

觀課之前,新泰國中數學老師劉繼文給記者一張A4表,「要先解釋一下,否則你會看不懂」。表上有「學、思、達」3階段9個不同的排列組合,加上每一階段在一堂課裡各分配到15、10、20分鐘,左上角一個QRcode,供學生連上網看均一、洋蔥或其他平台的教學影片。

就是這張表,讓新北市這間普通教室、普通班級的數學課,同時有3種層次的教與學在進行。不僅吸引中國洋蔥數學團隊、美國矽谷教育基金會執行長來觀課,也讓劉繼文老師能做到「差異化教學」。

國二這堂「三角形的邊長關係」,用劉繼文自編、2份程度不同的講義,同時上演3種教學方式和3+N種學習速度。

一開始15分鐘,劉繼文坐到B「教師中心」組前。這組孩子數學能力最弱,劉繼文專門針對他們解釋基本概念,並回答他們在做習題時卡關的地方。然後讓他們自己練習,有問題隨時發問。B組講義只有A組一半,孩子只要掌握全部,考試就能及格過關。

同一時間,A1「學生驅動」組完全自學。自行用劉繼文編寫的講義,有人連上網路看教學影片,有人直接挑戰「高手過招」的練習題。15分鐘後,蘇庭萱解出一道難題,舉手說要「開直播」,只見她熟練的橫放手機到腳架上,把解題過程po上群組,方便未來同學參考。

A2「學生中心」組則走標準「學思達」流程。小組先行自學和討論,把要上台分享的習題寫好在白板上。最後20分鐘,各A2組輪流上台解釋,如「三角形兩邊各為8和17,為何第三邊X的範圍是17-8<X<17+8」,並回答其他同學的問題,劉繼文此時專心在台下聽,適時提出刺激再思考的問題,「為何不是8-17?」

一堂課3種教學方式,學生不放空

在這堂數學課,學生可以光明正大拿出手機、上網看影片,並且戴上耳機自學。劉繼文遊走在各組間,3種教學方式不會互相干擾,沒有人無所事事聊天、沒有人上網看不相關影片、沒有人發呆咬筆不想學,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速度和程度學習。

「很多人擔心,老師一堂課只講15分鐘,夠嗎?但是,傳統上課那樣講滿45分鐘,學生就全部吸收進去了嗎?」劉繼文表示,「很多孩子只是坐在那裡放空,完全跟不上,」這是他真實面對每一個孩子的學習狀態,不斷調整出來的最好辦法。

▲ 每組有不同學習任務,完全可以自學的A1組,可以開直播,分享解題過程,方便同學參考。黃建賓攝

在新北市擔任國中數學老師23年,劉繼文從5年前開始想改變自己的教學。那時他刻意轉調到新泰國中,以為「很大、沒人認識我,改變比較容易」。但摸索、改變的歷程卻超乎想像的不順利,而且他看任何新做法都不順眼。

「先是沒報(名)到翻轉教室工作坊,只好看大會影片,覺得學思達是浪費我的時間,」劉繼文回憶。剛開始他只做了半套,請同學回家預習,但沒編講義,「學思達重視思考和表達,結果進度趕不及我就自己搶過來講。」還有一開始看均一教育平台的影片「覺得很爛」,就報名均一的影片錄製工作坊,最後錄製了超過1000部教學與解題影片。那時被「翻轉」的兩班考試成績也很差,卻激起他「破釜沈舟、一定要做出成績來」的決心。

直到他親自去張輝誠老師的班上觀課,體悟到「隨時開放教室的祕訣,是每節課都有固定流程」,於是堅持把最難的自學做出來。他開始在自己導師班「土法煉鋼」:強制每個孩子第九堂留下來預習,上課專講隨堂練習,再利用白板寫解題歷程⋯⋯

這樣的改變帶來第一次月考的好成績。不僅強化他改變的動機,而且贏得家長的支持。劉繼文開始思考孩子主動學習的重要:把5天留校改成3天;設計「學習規劃練習曲檢核表」,學生每月決定自己的學習內容目標、上課時提問、表達的次數,以及描述自己的收穫、學習困難和改進建議,並給自己評分。

▲ 學生自己決定學習目標、組別、組員,每月調整一次,學習效果最佳。黃建賓攝

觀看影片必須搭配學習單

「分組每月調整1次,學生自己選擇哪1組、跟誰1組,這是成功關鍵,國中的孩子需要這種自主權,」劉繼文實驗過同質、異質分組,結果發現「只有好朋友教你時,你才會認真聽,而且下了課還會繼續討論。」

對於翻轉教育中的觀看影片,劉繼文也有獨到見解,認為一定要搭配老師設計的學習單。「一般會把看影片當成看電影,不需要學習單或筆記本,因為訊息濃度很低,」他說,但教學影片要讓孩子知道哪裡是重點、要停下來做練習、不懂時得倒回去再看,「學習單提供知識錨點、鷹架和檢核可能,是要讓學生覺得沒那麼難,」劉繼文提醒。而且若在課堂上讓孩子看影片,要把反覆觀看的時間算進去,「影片最好是3-5分鐘,觀看學習時間就約15分鐘。」

劉繼文認為,差異化教學必須擴大對老師角色的想像。「學思達講義是老師的分身;自學時連上QRcode看影片,或網路上很多老師,這時影片、科技就是老師;討論時,同學就是老師;每個人還在檢核表上給自己回饋,所以,自己也是自己的老師。」而這一切沒有科技輔助是做不到的。

劉繼文堅持他的課堂要「專注在討論數學本質的樂趣上」,桌遊、魔術等有助數學理解的教具,劉繼文不考慮引進,因為「這些好玩的做法無法重現,不像影片可以來回看好幾遍。」他要直接從數學本質出發,讓學生覺得「討論數學就很開心」。

2、3年前,劉繼文還要以考試成績來肯定自己的教學,但兩次受邀到中國分享學思達教學,發現中國學生熱烈發言、積極表達,現在他更確定,他的教學要培養每個孩子討論、思考、自學、溝通的能力,因為劉繼文相信,這些才是未來對孩子最關鍵的能力。

從本來的誤打誤撞,到重視愈來愈多細節,劉繼文不吝分享所有心得和講義,但他建議,完全拿去照用,會格格不入,因為每個班級、你我學生都不同,必須要做更多的修改和調整。

劉繼文的教學法,連結的不僅是科技和數學,還流動著深厚的學生間、師生間的情感。

★教育新知不漏接!立即加入教育家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