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大學特殊選才起跑,招生1,014名,比去年成長一倍

▲楊煥世攝

10月,大學特殊選才說明會陸續起跑。因為不看學測成績,被視為多元入學的具體指標。今年有44所大學加入招收1,014位學生,國內頂尖大學如臺大、政大、清大、交大和成大分別開出數十個名額,希望起帶頭作用,逐步鬆動長期注重紙筆成績的招生框架。

根據大學招生聯合會上週五公布的108學年招生簡章,今年開辦特殊選才的大學有44所,比去年多了10所,招生人數為1,014人,比去年成長了近一倍。(108學年各校特殊選才清單

教育部高教司表示,從104年開始試辦的大學特殊選才,招生名額上限都維持在學生總量的1%,去年(107學年度)起,特殊選才成為大學多元入學的正式管道之一,各界評估反應不錯,因此決定「逐年、小幅增加名額」,今年起提高招生上限到1.5%,換算起來,全國最多可招收1,600名透過特殊選才入學的大學生。

▲ 資料來源:大學招生聯合會提供。製表:王韻齡

打開今年的招生簡章可以發現,招生科系非常多元,從第一類組的金融、國貿、傳播到第二類組的數學、物理、資工,第三類組的生醫、獸醫,第四類組的音樂、藝術,都有開出特殊選才名額,另外有推出大一不分系設計的清大、交大和成大,開放名額更多。

不看學測、指考成績,回到個人特質考量

值得關注的是,一向只錄取成績頂尖學生的龍頭臺大,今年也開出64個特殊選才名額,其中給特殊或偏才學生29名,給經濟弱勢學生35名,不看學測、指考成績,只看送審資料及口試,已是相當大的突破。

而各大學因地制宜,在招生簡章上也可看出端倪。

例如,大多數校系限定的特殊選才招生資格,是「具有特殊才能、不同教育資歷(如實驗教育或自學生)、經濟弱勢」,但屬於地區型大學的嘉義大學、臺東大學,另外訂出「在地生」條件限定,以鼓勵當地學生就近申請入學。

對此教育部高教司說,特殊選才在所有升學管道中算是時程最早,又不採計大考成績,為免外界詬病它的公平性,及大學端是否藉此提前展開「搶生大作戰」,主管機關都會「 從嚴、謹慎」的審核,今年核定比例只有總體學生數的0.93%,不會開放太快,也不會成為主要的招生管道。

打破系所學分框架,選課學習更自由

在課程上,為特殊選才學生的設計,可以用「套餐組合」來形容,「如主菜7選1,甜點飲料3選1」這樣的新概念,今年起更進一步開放學生單點,甚至可選菜單中沒有的菜,打破系所學分框架,自行組合各種課程,尋找校內教授或校外業師,只要有想法,都可以提出來。

國立清華大學是國內第一所依實驗教育法報教育部核定,從本(107)學年起開辦實驗教育的大學,這也意味著國內的實驗教育首度由中小學延伸到大學。

清大表示,104學年首辦特殊選才「拾穗計畫」,讓具有特殊專長的高中生或自學生不必考學測、通過面試即可入學。為了符合這批偏才學生的需求,清華去年開辦「客製化學程」,提供更多元、彈性的課程組合,但仍有部分學生覺得不足,想提出自己獨特一套的大學規畫。

今年共有7位大一升大二學生申請通過。這7位實驗學生各自提出未來3年的課程規畫,組成個人專屬的學習輔導小組,連課堂之外的海外學習也可取得學分。

清華大學教務長戴念華說,本學年新開辦的實驗教育方案,可說打破所有的學習框架,除仍得修習校訂的28個必修學分之外,幾乎沒有其他限制;學生可以自組各種清華已有或沒有的課程,送到校內學習審議小組審核。

從此國內的大學教育不再只有桌菜、套餐,也允許學生跨領域、跨地域自由單點。

從招生到課程,要為社會看見不一樣的人才

國立交通大學則推出「百川計畫」,跳脫傳統學習框架,大學四年須跨領域學習,所有課程皆要自己安排,希望培養多視野的「非型人才」。

去年10月開始招生,尋找有特殊專長及具備跨域和自主學習力、批判性思考、創新力、國際視野的人才,有四百多人報名,最後錄取來自各地普通高中、實驗高中、自學生共17人,包括資安怪傑、機器人達人、音樂高手、設計、數學、建築、體育、外交、新聞等特殊專長學生。 

交大除了提供多元學習與彈性的課程安排,還希望尋找更多有自主學習能力、不同教育資歷的學生,今年擴大辦理,預計招收33名學生,將在原有的專業核心課程外,加上教育學程和藝術學程。

位於南臺灣的國立成功大學,推出跨領域學院(College X),過去多年來透過「成星計畫」栽培偏才和弱勢學生,去年起試辦大一到大四不分系學制,開創一個全新、不一樣的學習模式,但學生必須要主動出擊才行。

「不分系一年只招收15人,每個人配置三位導師來協助他們的特殊需求,大學端投注如此大的心力,為的是找到並培養出一個成功的案例,這個效應就會擴散,可以向大家證明,跨領域學習真的很重要」,成大副教務長王育民這樣說。

因為推PTW (Program The World)程式教育,深入偏鄉而知名的蘇文鈺教授舉例,過去曾在大學專題課帶過兩個學生,對資工和音樂都很有興趣,後來去了史丹佛念碩士,成為很厲害的跨界人才,最後一人在美國、一人在臺灣合開了一家跨國公司,已可以算是成功案例,支持著更多教授們為培養跨域人才而努力。

「大家都說企業最愛用的人才是成大生,但我們還想要進一步培育出企業主,這就要靠跨領域課程才能做到」,成大副教務長王育民說,成立跨領域學院主要目的,可以突破現有的學分框架限制,滿足想做跨域學習,但在專業系所卻可能畢不了業的學生,都來這裡修課。

更多自由與彈性,要當自己學習的主人

戴念華強調,選擇實驗教育方案絕對不會比一般學制輕鬆,學生的主動性必須要更強,且要勇於和不同領域的人溝通,更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實驗教育不見得適合每個人,大學生如果對自己未來學習發展方向還不確定,或許選擇現有的系所課程,至少深耕一項專長,會比較穩妥。

蘇文鈺教授也在臉書上發文提醒,「在不分系就讀的學生,雖有很多修課與專案設計上的自由,但是這個自由是有代價的。這裡不是避風港,如果自己想不清楚,幾年後,不僅畢不了業,也會一無所獲。在這裡,幾乎一切都要靠自己打出一條路,一有疑惑,馬上要找老師討論。實驗教育方式要付出的代價,比其他乖乖待在一個系唸書,要高非常非常非常多,這樣你畢業時才能比一般學生有不一樣的強項」。

★教育新知不漏接!立即加入教育家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