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怡辰:帶學生自助旅行,不再說「你以後就知道」而是「你現在就可以知道」

▲ 曾千倚攝

彰化縣原斗國小老師林怡辰14年來堅持每年帶學生自助旅行,從旅行裡,她看到孩子把知識用在生活中,當遇到困難,她也忍住不插手,反而丟給學生更多問題反思。「如果你像我在現場看過這些孩子活過來的眼神、表情、面貌??看見那些感動,那就回不去了。」林怡辰說。

以下是她在教育創新100共創會的演講:

過去我都是分享「閱讀」怎麼讓班上孩子有動機,或是「作文」怎麼寫得開心有成效,又或是「行動學習」如何增加學習效率。但今天要分享的,是我教學14年,最壓力破表、緊張到胃酸一直分泌的:自助旅行。

14年,每年都帶孩子出門學習

從教學的第一年開始,學校的前輩就說:「不要想要帶孩子出門,那樣壓力太大、責任也太大!」前輩的話很有道理,經常我們以為帶小學生自助旅行就是輕鬆出校門,有秩序的融入每個學習情境,但是實際上,這些從固定課程時間之外,額外挪出時間進行的自助旅行,經常讓我焦頭爛額、狼狽。那,為什麼這14年來,我還是每年都帶孩子出門學習?

如果你看過五年級才第一次搭火車的孩子,眼神發光驚訝的說:「原來三年級學的火車時刻表是可以這樣用的!」

如果你看過行屍走肉的孩子,知道要去自助旅行終於醒了過來會去問同伴怎麼查電影時刻表。

如果你看見講話都不清楚的孩子,在學校5年以來老師同學的勸戒都沒有用,但因為要打電話去客運公司,客運小姐說你說的話我聽不懂,請你把話筒交給別人。讓他下定決定訓練自己的口條⋯⋯。

如果你像我在現場看過這些孩子活過來的眼神、表情、面貌⋯⋯看見那些感動,那就回不去了。

因此,我14年以來都堅持帶孩子去自助旅行。

過程中的吵架、困難、掉東西都是學習

14年來,孩子說想看火車,所以我們去車埕;孩子說想去划船所以我們划船;孩子說想去看電影所以我們第一次踏進電影院⋯⋯因此,即便下著大雨,我挺著5個多月的肚子,我們依然出門,依然去體驗、去補足在教室沒有辦法給他們的。

過程中討論吵架、遇到困難逃避、裝沒有這回事、丟車票、丟悠遊卡,丟背包、丟傘還跳上火車找,差一點被火車載走,打破文具店的東西⋯⋯

專案中到處是困難,老師心臟時常無力。但,我依舊狠心,在每一個當下,只有丟問題:「現在問題是什麼?」、「那你覺得怎麼辦?」、「我們可以怎麼做?」、「下次應該要怎麼避免?」

於是吵架的孩子合作了,迷糊的孩子成長了、就連常常睡著的孩子都醒了⋯⋯

在真實情境中,我利用一個孩子超級有熱情的專題、利用同儕的動力、以玩樂為誘因,讓他們在過程中統整所學,然後,隔年他們都可以帶著老師去旅行。

不再說「你以後就知道了!」而是「你現在就可以知道!」

昨天,我才剛帶完新的一班進行自助旅行,孩子從準備細項到完成旅行,花了一個學期。我們從彰化到臺中,花的時間比我從彰化到臺北還久,很累、全身痠痛、全身繃緊神經。但我知道,歷經第一次之後,全班孩子就會醒了過來。

我想把:「你以後就知道了!」轉換成「你現在就可以知道!」現在就可以做出選擇和改變,然後,讓你活得更幸福!我想讓孩子知道,你現在學的知識都是有用的!

在現場的大家都知道這條路不好走、也常有現實的困難、他人的不解、辛酸甚至重重阻礙。只是,我們都堅持,每天在學生的世界裡創新。在學生的每一次新經驗裡,讓他知道他有權利和能力,可以活出更好的生命版本。

然後不管多累多辛苦,那些孩子成長的珍貴片段持續讓我們堅持在現場、堅持在孩子的每一天。

★教育新知不漏接!立即加入教育家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