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臺灣科學節 帶領民眾體驗科學的樂趣

2020臺灣科學節

第一屆臺灣科學節以「我的地球,我來關懷」(The Earth, Ours to Care)為主題,籌劃包含論壇、研討會、戲劇、科學演示、影展、展覽、工作坊、互動活動、科學競賽、科學市集等一系列的活動。

今年是「世界地球日」50週年,教育部為推廣科普教育、提升中小學生的科學知識與學習興趣,特別結合所屬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等五大科教館所,自即日起至11月15日舉辦第一屆「臺灣科學節」,規劃多項內容豐富的科普活動,期以輕鬆愉快、多元奇趣的方式,吸引更多民眾也能一起來體驗科學的樂趣。

配合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題「氣候行動」(climate action),第一屆臺灣科學節以「我的地球,我來關懷」(The Earth, Ours to Care)為主題,除了串連五大科教館所,也特別邀請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國家地震工程中心、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林務局東勢林區管理處、臺大實驗林管理處、農委會苗栗區農改場、台電公司、大江生醫企業等研究與保育機構參與,成為「十大科普基地」,於科學節期間將共同舉辦多項科普活動,將科學思維能夠更加落實到全民的日常生活當中。

精彩活動內容 打造豐富的科學饗宴

第一屆「臺灣科學節」內容豐富多元,包含了主題展覽、影展、舞臺劇、科學演示、科學競賽、科學市集、科普工作坊、論壇、研討會等多種型式活動,結合科學與藝術,發展生活中的趣味學習。其中科學藝術舞臺劇更是一大亮點,本次即將演出的《星空的立法者─克卜勒的一生》,已是科博館所推出的第五個大型科學藝術舞臺劇,劇情描述近代歐洲科學革命主要推手之一的克卜勒,承襲丹麥天文學家第谷觀測火星的豐富數據,刻苦研究終於發現實際為橢圓的行星軌道,從而歸納出了今日大家所熟知的「行星三大運動定律」,並結合「日心說」,正確描繪出太陽系天體的運行,也徹底推翻天主教會的宇宙觀。2小時的大型舞台劇,將分別於11月1日在臺北兩廳院藝文廣場,11月7日、8日在高雄市文化中心,11月14日、15日在臺中市圓滿劇場進行演出。

基隆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推出「仿生幻影工作坊」,使用特殊材質,結合剪紙藝術,創造冥想世界,融合美學與當代藝術,欣賞物件與創作者內心的種種對話,自即日起至11月15日「臺灣科學節」期間推出。另外還有「光.電.博物館」,提供假日定時導覽服務,介紹光玻璃節能屋與節能玻璃廊道等潔淨能源,「海洋及科學好好玩」結合了海洋知識與日常生活,讓海洋知識更易為大眾理解與接受。

臺北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特別邀請到美國「Matheatre」雙人表演劇團,跨海來臺演出「CALCULUS:THE MUSICAL!微積分:音樂」劇,以結合音樂、戲劇、舞蹈、喜劇與科學史的元素,將生澀的微積分用音樂展現出來。另外,以館內「博物館之橋」為場域舉辦的「趣味競賽」活動,也將邀請國內外對科學有興趣的師生與社會大眾組隊報名參賽,共同來接受10道天馬行空題目的挑戰。而趣味性十足的「踅夜市」科學市集,將在11月14日於科教館打造科學與藝術的傍晚,除邀請團體以非傳統樂器製造聲音表演樂章,以光雕投影科學藝術、環境保育議題影像於科教館館體建築,帶領民眾觀賞科學藝術之美,同時也透過夜市常見的遊戲攤位,讓民眾體驗不同的科學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