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老師斜槓發片入圍金曲,楊肅浩身體力行108課綱下的多元探索

隔代教養的蘭陽子弟楊肅浩,成為斜槓發片的高中老師,甚至成為全國首位入圍金曲獎的教師歌手,楊肅浩也以自己的「翻轉人生」鼓勵學生。楊煥世攝

國立羅東高商國文老師楊肅浩,去年以首張出道專輯《噶瑪蘭的風吹》一舉入圍金曲獎最佳臺語男歌手獎。他以臺語創作,唱出對家鄉與土地關懷。楊肅浩也是國內首位從老師身分斜槓到發片歌手,還入圍金曲獎的第一人,他笑說,自己是在身體力行108課綱要求師生多元探索。

揹著吉他,穿著T恤短褲接受採訪的楊肅浩,有著宜蘭農家子弟的質樸,這兩天剛過28歲生日。他說,從小父母不在身邊,是爺爺奶奶一手帶大,他在家不閉戶、人情溫暖的宜蘭農庄長大,「我從小就活得自由奔放,寫完作業就是往田裡衝。」

他還說自己是家族的異類,一堆堂兄姊弟妹大學都選理組,只有他選了文組,在就讀宜蘭高中期間,愛上音樂和文學,大學就讀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

楊肅浩從國中就喜歡唱歌,經常在田野間哼哼唱唱,高中迷上文學,寫詩、寫散文,也寫小說,從高中時期就屢獲文學獎肯定。

就讀彰師大時的他因?在大學吉他社幫忙拉贊助,意外獲得駐唱的機會,促成他日後參加兩岸音樂創作大賽。楊肅浩也跟隨一票樂壇前輩參與民歌四十巡演,累積創作與演唱實力。

但「命運就像一隻大手」,原本被唱片公司看中,大學畢業、當完兵就要發片的楊肅浩,卻因為退伍前兩天一場重感冒,導致耳膜嚴重受傷,被迫手術休養,決定先考取教職,回到故鄉宜蘭繼續寫歌創作。

全國第二名考上正式教師 想成為影響宜蘭平原30年的老師

楊肅浩從事教職5年,原本在母校宜蘭高中擔任代理老師,去年參加全國教師聯合甄選,以全國第二名成績考取正式教師資格,很多都會區的高中開缺,楊肅浩卻選擇回到家鄉羅東高商任教。

「宜蘭青年人口長期流失,如果我照著分數填,那我也成了流失的青年之一,」有感於宜蘭學子在城鄉差距、教育資源上面臨的劣勢,他選擇留在家鄉,「希望自己成為能影響宜蘭平原30年的老師。」

「宜蘭的孩子身上總有很特別的氣味」,楊肅浩說,宜蘭的升學競爭不像都市,學生通常比較樂天,得失心不會那麼重,求學過程的創造力也相對比都市的孩子大。

也許教育現場普遍認?,學生愈乖愈好管理,我反而希望學生的異質性高一些、野一點也不錯,也許一開始師生會有衝撞、會有摩擦,但最後教書的成就感會很高。

楊肅浩回想自己第一次擔任導師,帶的是美術班的學生,他說,美術班的學生,想法天馬行空,又比一般學生更野,曾經有一名女學生上課上到一半問他「老師,我可以脫襪子嗎?」楊肅浩回說:「反正不會干擾我上課,要脫就脫」,後來這名女學生考取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教學生正視自己的出身 師生一起得文學獎

「宜蘭的孩子不是沒天分,只是比較缺乏自信,甚至是命不太好」,因為城鄉差距,造成教學資源落差,去年楊肅浩來到羅東高商任教,面對這群技職生,把教學主題設定為「翻轉」。

他對著這群孩子說:「也許你們在15歲時,沒能考贏考上高中的那群學生,但在3年後,你們一樣可以透過四技技優、統測、特殊選才等管道,考取好大學。」 

從隔代教養的宜蘭田庄子弟,成為斜槓發片的高中老師,甚至成為全國首位入圍金曲獎的教師歌手,楊肅浩也以自己的「翻轉人生」鼓勵學生。

他曾輔導一名噶瑪蘭族後代的學生,對自身的血統感到自卑,以及一位下學期臨時轉學的學生,鼓勵這兩名學生透過文字寫下自己的故事,並輔導兩名學生參加文學獎競賽。

今年楊肅浩和這兩名學生都在「第二十一屆蘭陽青年文學獎」獲獎,「如果你現在埋怨自己的身世、血緣,20年後,你的孩子也會這樣埋怨你,」他經常在課堂上這樣提醒學生。

楊肅浩去年以首張專輯《噶瑪蘭的風吹》進軍歌壇,就一舉入圍金曲獎最佳臺語男歌手獎,與伍佰、荒山亮、許富凱、浩子共同角逐歌王寶座。

國文老師唱臺語歌引起討論,楊肅浩說,堅持臺語創作,不是什麼可歌可泣的母語思想,只是單純從文學藝術的角度,覺得臺語的音韻很美。大三曾修過一門課「聲韻學」,研究中國語言的演變,接觸到中古音韻,那個時代文字的音樂性很強,唸起來很像臺語,因而開啟他的臺語創作。

文學的背景成了楊肅浩音樂創作的助力,而教書則成為他創作的泉源。

楊肅浩說,「我從校園裡發現很多風景」,專輯很多歌曲都是跟學生在課堂上的討論,還有看著年長的老師和年輕學生的爭執,看到了世代衝突與鴻溝,就像這座島嶼上存在著不同世代與族群間的衝突,「希望我的音樂可以促成這些世代與族群的相互理解。」

學母語最好的環境是家庭

回到老師身分,楊肅浩不忘對108課綱提出反思,「學習歷程真的可以概括一個學生三年來的學習嗎?」他認為,過度看重學習歷程,可能會加重城鄉差距。

至於111學年度本土語將納高中必修課程,楊肅浩說,「學母語最好的環境還是家庭,硬要普及化是不人道的」,自己雖然是臺語創作歌手,但對臺語的喜歡,是從小自然而然、從成長脈絡去接受與使用。

談到新課綱要求學生多元探索、鼓勵老師加開多元選修課程。楊肅浩不但運用音樂所長,在校內開設「音樂文學」選修課,還利用課餘時間就讀師大音樂研究所,直呼自己是帶頭實踐新課綱多元探索的精神。

「音樂是教書的橋梁」,楊肅浩說,音樂的世界求新求變,他要把在外面看到的視野,帶回家鄉的課堂上,持續教書、創作,用自己的方式愛宜蘭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