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百科全書過時了?桃園兒美館重新演繹經典《漢聲小百科》

「新說小百科」〈物產星球〉展現臺灣蔬果多樣性。

認識世界的第一本書是什麼?是什麼開啟了對萬物的好奇心?1984年12月,漢聲出版社的《漢聲小百科》正式出版,這是一套以科幻手法講述科普知識的兒童讀物,當時打開了小小讀者洞察事物的探索之旅,可說是百科全書的經典。如今在網路盛行的現在,百科全書看似過時,但桃園市兒童美術館卻以藝術和科學的角度,用展覽重新演繹這部經典,同時也向創辦人黃永松先生致敬。

《漢聲小百科》40年,桃美館「新說小百科」

《漢聲小百科》裡帶著大家認識世界的外星人「小百科」,是許多六、七年級生的回憶,他來自無垠的外太空,具備了驚奇的超能力,來地球尋找具有好奇心的孩童傳授知識。在今日,知識的搜尋引擎更便捷了,隨著行動裝置的普及,獲取訊息的速度比過去的世代更快速,我們不再依賴百科全書,因為萬事皆可在網路上找到可能的答案——然而,你是否曾好奇,透過不同的時空和視角,這些知識也許同時存在不同的面貌?

〈福朗提爾號——啟程〉讓觀眾可以投放物資到虛擬宇宙。(透島影業攝影)

過去《漢聲小百科》的讀者,在今日都有可能已為人父母,當他們帶著孩童,再次與過去的童年經驗相遇時,兩代之間有沒有可能共同創造新的連結?「新說小百科」有沒有可能成為親子溝通的橋樑?

即日起至3月17日,桃園市兒童美術館以「新說小百科」為題,在《漢聲小百科》登場滿40年的時刻,將其視為具時代感的檔案,與過去的歷史相遇,並邀請8組藝術家和團隊,重新回味「小百科」所曾帶來的知識,以「百科全書」概念為出發點,啟發小朋友的好奇心,結合藝術與科學元素,引導世界性的知識,透過藝術家的巧思與創意,重新推出新世代兒童的「新說小百科」展覽,期盼孩子能夠產生放眼世界的求知熱忱。

8組藝術家以藝術和科學,喚起兒童的想像力

「新說小百科」展覽透過8組藝術家獨特視角重新演繹精彩內容,展覽以「咦!這是……物語百想」及「上天入地,我的家!」兩條探索路徑展開,藝術家各以當代藝術創作去向「地方」、「世界」和「未來」關懷或提問,透過獨特的個人經驗和多變的藝術形式「新說」知識可供自由觀看的視角,也向《漢聲小百科》創辦人黃永松先生致敬,延續其創辦精神,將知識透過更廣泛的藝術語言進行分享。

〈廟妙心樂園〉從桃園宮廟信仰出發,在兒美館打造一座感性建築。(透島影業攝影)

參展的8組藝術家為劉國松、黎肖嫻、貳進、黃千倫、許唐瑋、凌宗廷、王德瑜+林柏陽、走路草農/藝團,展覽共分為6大互動體驗區,包含平面繪畫、互動工作坊、空間裝置、聽覺與身體運動、即時演算程式等創作方式,與觀展者進行世代對話,喚起兒童對萬事萬物的想像。

例如藝術家黃千倫〈廟妙心樂園〉以手工拼布、壁畫彩繪結合木作裝置,從桃園宮廟信仰出發,在兒美館打造一座感性建築,提取傳統廟宇的造型元素,照料人們的心靈。藝術團體「貳進」所設計的〈福朗提爾號——啟程〉,讓觀眾可以投放物資到虛擬宇宙,進行不同身分的轉換,開拓出屬於自己的「宇宙拓荒之旅」。

值得一提的是,展場還設置了「小百科閱讀區」,展示《漢聲小百科》及其製作過程,在展覽手冊裡,除了作品介紹外,每一件作品都有對應小百科的延伸閱讀,看完作品後,別忘了再到閱讀區翻看百科全書裡的內容,會有更不一樣的意外收穫。更多詳細展覽內容請至桃園市立美術館官網查詢。

小百科閱讀區,展示《漢聲小百科》及其製作過程。(透島影業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