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巴楠花部落中小學|「四祭四學力」課程,結合布農文化為原鄉育才

巴楠花部落中小學,把一年4個學期,以布農族小米生長祭典分成4學祭,再透過12種課程,串連各學祭主題,讓文化落實到生活中,而不是點綴或表演。

民族文化教學對孩子的影響,是真正融入生活,而不是拿來表演或點綴。(圖片提供/巴楠花部落小學)

位於高雄杉林大愛園區族群聚落,占地兩公頃的巴楠花部落中小學校園裡,操場一角有學生拿著社區耆老手作的弓箭,在「飲食律動課」學射箭。小米田旁,文化教師Aping帶著學生頂著太陽,一邊拔雜草,一邊觀察玉米、地瓜等農作物。藝文教室裡,學生正在用水墨畫創作王維〈山居秋暝〉的意境,用毛筆描摹岩石的肌理,這堂「圖騰藝術課」結合四年級的「歷史踏查課」,讓學生學習地形概念的延伸。

四祭=四季,貫穿課程主軸

一般人常誤以為「民族實驗學校」僅限於原住民族文化,其實,學校打破傳統學習領域與科目的界線,把九年一貫課程解構再建構成「四祭四學力」課程。以文化自信起步融入布農族文化,從文化力、升學力、科學力及美學力扎根,目標是培育全人。

雖然過去在山上學生以原住民為主,但現在校內已是多族群的分布:7成是原住民學生、3成是閩南、客家及新住民。在這所多族群的實驗小學裡,全年分成四個「學祭」上課,也是俗稱的四學期。

依照布農族小米生長祭典季節,舉辦春學播種祭、夏學射耳祭、秋學進倉祭、冬學年終祭。也透過12種課程,串聯各學祭的主題,包括:歷史踏查、生態探索、飲食律動、閱讀專題、影像記錄、圖騰藝術、歌謠樂器、Bunun文化、族語、國語、數學及英語。

這樣的課程安排,制式的審定課本根本難以滿足,只能成為輔助教材,老師們必須自編教材,例如,老師楊雅雯設計的五年級「行腳商人」課程,就結合了數學、歷史踏查及文化讀寫課。除了讓學生實際批貨販賣,學習分析成本,也帶學生探訪社區商家,分析園區內適合的產業及困境,未來若有能力,可如何幫助社區活化產業。雖然自編教材對全校近30名教師來說很挑戰,卻也是成就感與熱情來源。

很多偏鄉學校有藝文師資不足的困境,但巴楠花部落中小學的音樂、藝文老師都身懷絕技,學生表現也很亮眼。

美術老師冼柏源的陶藝教室,可以燒陶,還有即時投影設備,讓每個學生都能透過白板即時看到他示範繪畫的過程;音樂教師曹庭嘉則會鼓勵學生利用校園植物當樂器,再融入歌謠節奏裡,譬如結合戶外課程,砍摘適合的竹子、葉片等,敲打吹奏聖誕歌謠,展現天生的節奏感及好歌喉。

全校學族語,保存部落文化

「雖然很累,但設計適合孩子能力的課程,也和其他老師一起備課,教書是很有意義、尊嚴的事。」原本在美濃一所客家小學任教的教師吳琪瑤顯見民族文化教學對孩子的影響,是真正融入生活,而不是拿來表演或點綴。

語文從生活扎根,巴楠花部落中小學不僅獲教育部閱讀磐石獎,全校學生都得上族語課,通過族語認證。文化英語教師魯那表示,孩子同時用3種語言學習校園動植物說法、打招呼,還能上臺做文化研究報告。

3個孩子都就讀該校的布農族媽媽洪雅蘭說,孩子們每天上學都很開心;更讓她感動的是,已逐漸在家裡消失的族語,因著學校的教導,孩子回家自然說著族語,喚起兒時的部落回憶。

106學年度才正式改制成「實驗學校」的巴楠花部落中小學,在靈魂人物校長張新榮(阿浪)帶領教師團隊的耕耘下,已在108學年度,順利向上延展至國中。透過「土地科學、圖騰設計、歌謠樂器、敘事文學、語言表達」的五大人才培育,逐步實踐阿浪校長的期待,從實驗教育為孩子找出路,透過向土地探索學習,找回文化自信。「我們是為原鄉偏鄉孩子找一條教育長路,為文化瀕危與資源不利孩子找方法的族群實驗學校。未來更要發展人才培育結盟體系,實踐文化人權的民族實驗全人教育理念,」張新榮滿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