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黃儀婷從照顧森林轉為照顧學生

原本任教於森林科的黃儀婷(左),轉任輔導老師,陪學生挺過風雨,看見自己的價值。

原本在森林科任教的黃儀婷老師,因爲個人興趣而轉換跑道,擔任輔導老師。任教24年,黃儀婷幫助學生走出低谷,影響許多學生的生命軌跡,讓他們看見自己的價值。「在森林裡我們照顧的是植物,學校裡我們照顧的是受傷的孩子,他們都是有生命的個體,都需要愛心、耐心的澆灌與陪伴。」黃儀婷談起輔導工作,語氣流露出對孩子的疼愛。

察言觀色,啟動和孩子聊天的開關

黃儀婷把輔導工作比喻成照顧小小的樹苗,陪伴孩子走過青澀歲月。「森林裡的植物遭受風吹雨打,會變得更堅韌;孩子也是,他們受到的風吹雨打可能是家暴、性平、霸凌、同儕關係、感情或家庭因素等等……,這些事件都會讓人感到脆弱。」

面對孩子不同的個性、樣態及各類輔導情境,黃儀婷的觀察力十分敏銳,總是知道如何打開聊天的開關。她笑說:「或許是小時候父親管教嚴格,讓我養成察言觀色的能力。」

一次,學生小迪(化名)才走進輔導室,黃儀婷就注意到他的眼神停留在一顆魔術方塊上。她把握機會趕緊開口:「這裡有魔術方塊,你想玩嗎?」當小迪把玩魔術方塊時,黃儀婷會真心讚美:「哇!你的手怎麼這麼靈巧?」黃儀婷說:「我注意到小迪只要一談到爸爸,就會立刻變得沈默,把頭垂得低低的,你就會知道這裡面有故事。」面對渾身帶刺或退縮的孩子,黃儀婷總是有無比的耐心。有次她面對一位內向的學生,即便學生沉默寡言,她也能自說自話「聊」了七天,學生最後投降說:「老師,妳真的很有耐心。」

黃儀婷(左)曾擔任森林科老師,指導學生參加農業類科技藝競賽獲得第三名。

探究問題的根源,不被個人情緒左右

黃儀婷輔導時,常會探究問題的根源,不會被個人情緒拉走。有機會跟其他老師分享時,我都會說:「有時候孩子跟你衝突的那一個話題,都不是當下,而是孩子的議題,問題的背後才是問題。」

例如與任課老師起衝突,把桌子掀翻的過動兒阿偉(化名),也曾經不聽黃儀婷的話,當全班的面給她難堪。但是黃儀婷沒有生氣,而是假裝請阿偉幫忙,故意對他說:「班導師說你做事超認真的,我有一件事情,每次交代別人都做不好,你可以幫忙老師嗎?我給你記一次嘉獎。」接下來阿偉幫忙她擦拭桌椅時,比其他同學做得好上十倍。黃儀婷感動地說:「他很用力地擦掉所有的污漬。孩子不是故意要長刺去攻擊別人,到底經歷了什麼,長出這些刺來保護與防衛,才是我們需要去關心的。」

療癒了學生,也療癒了自己

另一位學生阿威(化名)在國中時總是逞兇好鬥,被教官提列黑幫。進高中時,因為做了「心情溫度計測驗」而被黃儀婷從名單中撈了出來。黃儀婷不解,阿威每天去外面打架,把人家揍得很慘,看起來一點也不憂鬱,怎麼和測驗出來的結果完全不同?經過深談後,她擔心阿威有注意力缺失及衝動問題,建議家長尋求醫療資源,幫助孩子穩定情緒。

沒想到阿威服藥後,陷入深度的憂鬱症,開始漫長的自我拉扯。因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阿威足不出戶,經常自殘,有次他跳進河裡,被消防隊救了起來,而黃儀婷始終陪伴一旁,沒有放棄。

「老師,我想做幫助人的工作。」阿威畢業後,嘗試各種工作,因為有面試關卡,黃儀婷就花整整一個禮拜,陪著他練習自我介紹,把話說順暢。阿威工作不順,黃儀婷就鼓勵他,如今阿威除了有穩定工作外,更進入後備軍人體系服務。有次路上遇到車禍,他立刻下車拯救傷者,其見義勇為之舉獲頒獎狀;另外,擔任後備軍人的期間,其表現還受到長官賞識。

阿威(中)在黃儀婷(左)的關照下,開啟了光明人生,他一直希望老師把他的故事寫出來,以鼓勵像他一樣的學生。

授階儀式當天,阿威開心穿上全套軍裝,英姿煥發,並把所有的榮耀都歸給黃儀婷老師。他的臉書寫著:「接受的榮譽,只是開始,這一半都是老師給的,沒有老師,就沒有今天的我!」讓黃儀婷感到無比的驕傲。

黃儀婷說,「有時候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你會比較懂得他沒有辦法表達的創傷。」她覺得,能夠幫助孩子培養「感到幸福」的能力,是她工作的價值所在。哪怕是今天有人從皺眉變成不皺眉了,或是帶著笑容走出教室,對她來說,就是療癒了那個學生,也療癒了她自己,讓她的輔導工作,變得更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