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公校也太美!設計師進校園,9所校園減法改造

苗栗縣豐林國小中廊經專業設計團隊巧手改造後,制式布告欄搖身變為實用美感兼具的展示窗。照片:臺灣創意設計中心提供

學生餐廳變身文青咖啡館、司令臺成了大冠鷲造型的攀岩場、教室是玩耍的秘密基地……,教育部聯手臺灣創意設計中心把「學美.美學」計劃推進校園,7個設計團隊聯手改造9所校園,以減法設計讓學校美感大變身。

近日公部門美學改造的動作頻繁,臺鐵才剛推出減法設計的觀光列車新風貌,教育部也攜手臺灣創意設計中心讓「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前進校園,同樣依「減法」設計思考,從172所申請的學校中選出9所,一校改建一項目進行,共改造了室內空間(教室與餐廳)、公共區域(川堂及中廊、司令臺)、環境外觀(垃圾與資源回收站、電纜管線整理),甚至指標翻新。

耗時10個月翻轉了臺灣校園樣貌,讓美與實用並存、閒置空間再造,日後可複製這些成功經驗到他校。教育部邀請9所改造學校代表,及負責的7個設計團隊現身說法,分享首次由設計專業進入校園改造的困難與成果,後續也將繼續第二波校園美感改造行動。

讓空間破框,融入當地風景

【改造:中廊、川堂、司令臺】

「我常在想學校可以改成什麼樣子,但就算我想100次也想不到可以是現在這樣!」苗栗縣豐林國小校長黃君婷在記者會上感動分享,校內唯一可遮雨的半戶外中廊,經由創意吧設計團隊為這所山上小校客製化的材質實驗,不只保留藝文佈告功能,更多了遊戲空間。原本破舊的佈告欄與會漏水的花臺,搖身變為大片留白藝文牆,磁磚地板也改為校園少見的綠色無縫軟鋪面,再畫上跑道線,讓操場風景一路延伸到中廊盡頭的雞蛋花,不只解決花臺排水問題,雞蛋花軟根又大葉讓孩子方便打掃,現在校長也能坐樹下跟孩子說故事了。

苗栗縣豐林國小中廊改造後,臺灣創意設計中心提供

另一公共空間的改建案,是超過百年、位於地震帶的花蓮縣明禮國小,校門口陰暗的川堂是唯一擋日避雨的室內活動空間,也是學生的表演廳與集會所,在無有設計的巧思下,大刀一揮,結合門口樹木意象,用亮黃色調凝聚師生,拆掉既有的孔子銅像,改為牆壁上的插畫,設計師張智舜表示,過程最困難的是要克服施作工法,一開始就選用高品質材料,才能省去日後維修費用。無有設計透過平面創造空間的立體魔法,每次進校園就像走進樹洞探險。

花蓮縣明禮國小改造後的川堂,讓人驚艷。臺灣創意設計中心提供

還有一個同樣是無有設計策畫的案例,雲林縣山峰華德福國小,長期缺少學校會客室,透過團隊將無用的司令臺,化身為當地常見鳥類「大冠鷲」造型的聚會空間兼遊戲場。象徵翅膀的頂棚可收闔,以利防颱,一片片帳篷布幕,創造輕如鳥又耐用的特性,圍起來是學校會客的獨立空間,加上攀岩牆與獨輪車坡道,布幕拉開就是孩子們下課最佳的運動遊戲場。

雲林山峰華德福國小司令臺改造。臺灣創意設計中心提供

改建不只拆除,新舊並陳的校園新美學

【改造:餐廳、教室】

有綠色木棧廊道、被樹木草地包圍的臺南市新東國小,其餐廳是民國51年建置的老舊空間,白天是學生餐廳,晚上則是課輔室。經過山川設計,過程保留並重新設計既有的手繪老牆面,讓「歷史重現」。

原木與明亮白色充斥著新空間,餐廳內也換上適合孩子與老師高度的桌椅、桌子與打菜架加裝輪子,方便重組移位。燈軌也保留可自行增設燈管的空間,符合夜間活動的光線需求,考量環境、天候與日後維修,物品皆便於採買替換,窗邊吊燈也選用竹編燈罩,讓一切融入窗外自然風景,每一次的午餐時光都讓人期待。「大家都說像進入咖啡廳一樣!」校長林秋美說,學生也因此改變使用習慣,開始愛惜、一起維護。

臺南市新東國小學生餐廳改造後,學生覺得像在咖啡廳用餐。臺灣創意設計中心提供

同樣是原有空間翻新,新北市北港國小每間教室都有內嵌式「備課室」,校長劉國華表示,教學電子化後,備課室成了沒人敢進去的昏暗儲藏室,加上儲物櫃過深不好拿取。

負責的共序工事空間設計,保留空間並打造成通透的祕密基地,現在孩子下課自然會在裡面玩耍,同時大面翻轉教室,無論面向前或後都可以上課,原本固定的儲物層架則由一座座可移動附輪櫃子替代。設計師洪浩鈞笑說,礙於預算沒有全部教室改造,別班小朋友看到就跑來問:「為什麼我們班沒有?」看得出孩子也渴望在美的環境下學習。

新北市北港國小教室改造後成了孩子秘密基地。臺灣創意設計中心提供

減法設計與圖像化,一次解決垃圾回收、閒置管線與標示不清問題

【改造:垃圾桶與外掃區掃具收納、電纜管線、指標系統】

屏東規模最大的老校大同高中是所學生眾多的完全中學,原本班級外的走廊上擺著資源回收桶及外掃區掃具,不時飄出惡臭。唐草設計杜文傑觀察後發現,過去學校不到10點垃圾就滿出來,於是從學生的行為出發,落實先清洗再回收的步驟,讓垃圾有效減量,並設計出模組化的資源回收桶讓3班共用,校長王郁菁表示,學生回饋走廊恢復美觀、不用忍受臭味,甚至有不同班級學生為了用垃圾桶,共同擬定了使用公約維護整潔。

另一問題就是占地8公頃的校地,光是拎著掃具走到外掃區就耗時耗力,於是在操場周邊設置5座掃具櫃,還在掃具儲放點增加座椅,自然融入校園生活,解決了學生不願或不便利外掃的困境。

屏東縣大同高中外掃區改造後,臺灣創意設計中心提供

另一個特別的案例也是許多老校痛點,就是長年累積的管線,舊的沒拆,新的又增加,導致無法判斷哪些正在使用,明年就建校百年的新北市沙崙國小正面臨此問題,校園布滿電纜線、電線等管線,幾十年來只增不減。

負責該案的東日興業趁此次機會,全面檢測管線功能,意外發現沒在使用的管線高達8成,並一一拆除,將剩餘管線連同日後可能新增的管線一起整併,以各色套環作為識別。高校長認為,這是許多歷史悠久的學校都會面臨的校園問題,沙崙國小的經驗相當值得大家參考學習。校長高炯琪表示,未來要給孩子一個沒有天線框架的美麗天空。

如果走進位於山坡上的新竹縣竹東高中,你會看到一群學生圍著新落成的指標地圖討論校園建築物的位置,這是納入學生意見與提案的改造計畫,原本指示不清,讓來賓甚至校內的學生也困惑,找不到建築物位置,現在,發問的人減少了,學生也表示學校變美許多。

另一所位在臺北市中心的和平高中,同樣有指示動線不清的狀況,於是重新打造混亂的指標系統,負責的風泉設計將該校常見的馬賽克特色融入後圖像化,並保留指標上班級更換或指示異動的彈性,也讓指引變得簡易好懂。

臺北市和平高中指標系統改造後,臺灣創意設計中心提供

這些校園改造成果令人驚豔,也是設計專業進駐校園的起點。教育部次長范巽綠表示:「這次是前導計劃,明年希望能擴大。」由設計與教育界共8位專家所組成的評審顧問團隊:WDO世界設計組織區域顧問張光民、國際知名設計師陳永基、負責臺鐵減法設計的柏成設計公司創辦人邱柏文、臺灣藝術大學助教李尉郎、格式設計展策負責人王耀邦、《親子天下》總編輯陳雅慧、奧茲藝術顧問有限公司(雜學校)創辦人蘇仰志、美感細胞_教科書再造計劃共同創辦人陳慕天。

評審團分兩階段評選及實地考察後,選出9所學校執行。每案改造經費不同,今年教育部總共挹注803萬,也有部分學校自行加入經費。參與的各校雖然一校改造一個問題點,但整體校園美觀的執行還需要配套,像是改了指標系統,也要減少不必要的標語及政令宣導張貼,才能維持「少即是美、簡單是美」的原則。改造校園亦是美感教育的開始,期待往後更多學校加入美學改造校園的計劃,讓校園的樣貌充滿無限可能,也讓美感從小深植孩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