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信義國小 讓英語與「偶」相遇

臺中市信義國小 讓英語與「偶」相遇

跨領域課程正夯,雙語教室正流行,但是,孩子們不願意開口用英語說話,總是怕說得不好,發音不標準……。英語教師苦惱如何讓孩子們樂於開口;藝術老師們則苦於孩子們自編的戲劇,總是「笑點」多卻沒有「重點」。這樣的困境讓藝術與英語老師們聯手,一起讓「偶」來說英語吧!

策略一:「偶」來說

由藝術老師運用各種口說藝術元素於英語RT劇本(或課文)朗誦,揣摩角色的語調、表情、動作及情緒,適當展現英語朗誦與口語多樣性的表達。

引導步驟:

1.運用英語歌曲,能發現語言節奏的美感與韻律感。

2.運用英語劇本(課文)中的對話,加入情緒傳接球遊戲,帶動學生互相對話練習。

3.將臉部表情、肢體動作帶入英語劇本(課文)中,透過「聲情」來角色扮演。

4.讓孩子們分組展演英語RT劇本(課文)朗讀-讀者劇場形式,發揮團隊合作精神,運用接力方式,使整個故事情節流暢。

藝術教師在英語課進行表情引導協同教學

優點與回饋:

(1)把英語劇本或是課文加入語調、聲音、情緒、表情的角色扮演,讓學生運用英語讀者劇場的對話形式,深化英語會話的能力於日常生活,寓教於樂。

(2)運用接力方式,讓英語程度不同的學生,可以選擇不同的角色,降低學生對於口說英語的恐懼感,用接龍與接力的方式,共同完成讀者劇場形式的朗讀展演。

(3)學生回饋:A 同學表示:「我的英語發音不太標準總是怕被同學笑,這次我選擇的角色比較 多表情與情緒,雖然臺詞很少,但是為了順利接上故事,我需要努力聽懂其他同學說的臺 詞,感覺對於英語比較不害怕了! 」B 同學說:「原本覺得學校英語課本的內容很簡單又無聊,但是因為要加入不同的語言節奏與表情,不知不覺多讀幾次,劇本也很有趣了!」

策略二:「偶」來演

運用藝術課程中自編劇本展演時使用的皮影戲偶(或手套偶),為英語課程中的RT劇本(課文)分配角色、製作道具、加入配樂、音效、口白配音、戲偶操作分工,完成戲劇的展現。

引導步驟:

  1. 學生運用自編劇本時,各組自己製作的戲偶、道具,為英語課程中的RT劇本(課文)分配角 色,並進行口白配音。
  2. 學生分組根據英語RT劇本(課文)選擇符合情境之配樂,並運用不同的樂器搭配音效。

學生分組合作用皮影戲偶(或手套偶),完成英語RT劇本(課文) 的偶戲劇展演。

學生運用接力方式分組進行英語 RT展演

優點與回饋:

(1)雖然使用原本自編中文劇本的戲偶來演出英語RT劇本(課文)的角色很奇怪,但是孩子們卻覺得跳脫原始設定反而更有趣。

(2)用偶劇來展演英語 RT 劇本(課文)對於害怕英語口說的學生而言,因為躲在偶的後面,反而比讀者劇場形式的朗讀展演更沒有壓力,也比較願意開口。

(3)因為英語RT劇本(課文)全班都很熟練,因此縱使是英語配音不是很流利,但是大家都聽得懂看得懂,甚至觀眾還可以幫忙提詞呢!

(4) 學生回饋:A同學表示:「中文劇本比較簡單,英語劇本比較難,但是比較完整。」B同學說:「把英語劇本用偶戲演出來,影偶可以跳舞,像在看動畫一樣有趣!」

結語:與「偶」相遇

藉由引導學生運用藝術的各項元素,融入英語課本中的會話中,激發學生的想像力與創造力,不但使學生對於英語會話不再感到陌生與畏懼,經過多次練習,學生的表現一次比一次精彩,發表完依舊意猶未盡。

跨領域結合的課程,應該讓學生的學習在不同領域中都有所收穫,淡化領域的界線,甚至讓學習效果加乘。對於教師而言,不同領域專長教師攜手合作,多了互相學習的機會,領域內的學習脈絡依然掌握在專長教師手中,但是讓學習的情境更加多元,更能激發學習的動力與效果。其實不一定只能與「偶」相遇,隨手可得的生活小物,也能運用在「物品劇場中」,一加一大於二,就讓「偶」們一起來試試吧!

孩子們運用窗戶也可以演皮影戲

學生練習操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