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忠山實驗小學|多元公民素養課,讓孩子看見知識在分數外的價值

2019年才改制的忠山實小,選擇以公民素養作為轉型主軸。課程設計注重學有所用之外,學校還成立學生自治會授權給學生,培養孩子自主性。

忠山實小的「真人圖書館」中,校長彭增龍(右2)和老師帶學生來到戶外,聽里長分享如何整治溪流、社區營造。(攝影/楊煥世)

新北市忠山實驗國小位在淡水區大屯山系山稜線上,坐擁青空綠山的懷抱。學校離捷運站或淡海輕軌都很遙遠,一天只有兩班公車、每隔兩小時經過,不開車實在難以到達。校地不大,校長彭增龍手比劃遠方,笑稱:「整個社區都是我們的教室。」自然課、公民素養課和課外活動,都常帶學生出校門走跳。

108學年是忠山實小改制為實驗學校的第一年。忠山曾是學生數不到50人的小校,6年前啟動小校轉型計畫,過程中認識到實驗學校可以發揮課程和教學創新空間,於是決定申請改制,成為新北市首間公辦公營實驗學校。

特色:主題式公民素養課

忠山的課程主軸分兩大類,國英數等「基本素養課程」,以及忠山實小特色的「公民素養課程」。忠山的課程設計一向注重學有所用,除了公民行動課,另外也常有真人圖書館、每學期末以「議題遊戲式教學」打造的高峰會等,期待學生看到知識在分數以外的價值。

每節課80分鐘,深刻討論

轉型成實驗學校前,彭增龍透過各項會議積極和老師們對話,預告未來的變動。然而有些老師不諳公民素養課程、實驗教育內涵,或是對職涯另有規劃,無法同心打拚,於是忠山協助有意離開的老師調校、啟動教師甄選。人員經過一番大換血,新老師們帶著不同背景前來,即使成員都認同實驗教育理念,如何以忠山的教育理念做為核心來整合,仍是現階段挑戰。持續滾動式修正以外,教師群每週也固定空出一整個下午,交流、共備、邀請專業講師給教案回饋,持續凝聚共識。

在忠山,時間走的速度似乎和別的學校不同。一天只有4節課要上,每節課長達80分鐘、下課時間也較長。學生活動組長兼高年級老師王聖元笑著說,忠山的上課時間足足是其他小學的兩倍長,剛來時的確不太習慣,怕課上不到一半就講完了、或擔心學生坐不住。但他發現忠山的學生都很習慣了,「80分鐘的好處是,議題探討能更深入,不用只靠老師講述,還可以讓學生去電腦教室查資料或戶外觀察,也有小組討論、上臺報告等。」

1990年彭增龍來到淡水興仁國小本部任教(興仁國小分部是忠山實小的前身),當時他深耕社區,推動鄉土課程、學生參與社區營造。一路走到現在,他發現這些養分是現在忠山實小教育精神的基礎,「小班教學、社區有教室、開放教育的意涵,這些概念都是本土的,不是外國哪個學派進來的。」

忠山實小轉型後儘管人員翻新、儘管學校校碑上的名稱歷年來改了好幾次,課程地圖上看到的理念只更加清晰聚焦。這是一所在不斷轉變中,冀望緊抓住不變價值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