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地為師 春雷環境學社為孩子心中播下愛農種子

在春雷環境學社的課程中,生態課程要認識濕地動植物,食農課程要認識水稻與插秧收割烘碾等實做,並且認識筊白筍與料理課程。照片:春雷環境學社

在金山,有一塊地主與企業共同打造的環境教育基地,有幼稚園及小學的孩子穿梭其中,親手插秧、收割,種下筊白筍,觀察候鳥。這是春雷環境學社與當地小學一起進行的土地教育。

每年八月初,當稻穗垂下、稻穀金黃飽滿時,就是金美國小附設幼稚園的收割季節。今年的收割日天氣晴朗,參與者除了幼稚園的同學和爸媽之外,畢業校友也回到田裡幫忙。

大太陽底下,大人拿起鐮刀,將一束束稻穗割下放到田埂上,孩子接力捧著稻穗,沿著田埂將懷中的稻穗拿到打穀機讓稻穗分離。經過打穀和過篩之後,一袋袋稻米準備運回金美國小曬米、碾米,之後就能真空包裝給每位同學帶回家,成為餐桌上的佳餚。

這裡是位於金山的環境教育基地,也是長年推動環境保育與食農教育的春雷環境學社,為孩子們所打造的戶外教室。

金山環境教育基地

新北市金山清水濕地位於磺溪出海口與清水溪的交界處,是候鳥遷徙路線的中途休息站。2015年,南返度冬而迷途的西伯利亞白鶴停留在此,促成春雷環境學社與當地農夫合作,共同推動不使用農藥的復耕環境。

2016年春雷環境學社與地主林紅甘租借土地,整理為「環境教育基地」,把農田濕地轉換成戶外的自然教室,提供學校自然生態與食農課程的場域,並劃設部分土地給金美附幼使用。

以土地為師 然後讓孩子成為土地的小老師

對於金美附幼的老師們來說,小白鶴降落在金山,不只擾動當地居民,也讓他們看到讓孩子認識家鄉的機會。「我們開始思考,白鶴為什麼會停留在這個地方,除了看鳥,也想讓他們感受這片土地,感受家鄉美好人事物。」金美附幼主任張馨仁說。

最初的小白鶴課程,金美附幼的同學們到小白鶴最常待的水田,觀察小白鶴吃什麼、怎麼進食、如何在田裡睡覺。2015年為期一年的觀察結束後,師生邀請春雷環境學社的同仁,觀看他們的成果發表「濕地話劇」,也牽起兩邊合作的橋樑。

以土地為師,需要學校團隊與社區合作無間。金美附幼主任張馨仁(左一)、金美國小校長邱華璋(中)與環境教育基地地主林紅甘(右一)合影。春雷環境學社提供

2016年小白鶴離開後,課程延續成為「濕地課程」,從學校到濕地的一路踏查與觀察,回到課堂,老師與學生共同討論路上所見所學,而延伸編寫出濕地之歌、濕地話劇。

每年三月,金美附幼教師團隊就會帶著同學到田裡插秧。每個禮拜,老師們帶著學生搭1815號公車從學校到磺清大橋,從小白鶴基地穿越蓮蓬小路抵達環境教育基地。同學們在田裡施肥、除草、摘除福壽螺,觀察稻米的生長與田間生態。

八月收割之後,緊接而來還有十月的茭白筍收割。同學們會在採收後利用學校廚房,亨飪自己採收的茭白筍給爸媽吃,透過食農課程踏上泥土,感受四季氣候風土與照料稻作的工作。最後,收穫所種植的蔬果稻米,參與烹調。

稻米收割後一期稻作的稻田則會蓄水,讓環境教育基地成為候鳥來到臺灣的第一個休憩場所。當候鳥來到此處休憩時,就能帶領孩子進行候鳥觀察課程。

年復一年,春雷環境學社與金美附幼的合作已經邁入第四年。張馨仁提到這幾年在土地課程中看到的改變:「有些小班孩子起初無法接受這些課程,因為過去從來沒有接觸過。但到了中班,他們會慢慢習慣,甚至能帶領小班的學弟妹。」

有的孩子甚至在幼稚園畢業時告訴她:「老師,我覺得我變勇敢了,變成是一個土地的小老師,教弟弟妹妹、還有我的爸爸媽媽,很多土地的事情。」

讓教育像一顆種子

就像稻米從插秧到收成需要時間耐心呵護,廖仁慧認為教育孩子同樣需要時間:「教育不是一蹴可幾,我們像是投注一顆種子,根深蒂固的在他的腦海裡面,對於鄉土有一些感受,後續會在生活裡面產生質變,這必須長久的等待。」

收割完,孩子們在田埂上奔跑,指著水田上的動物討論。春雷環境學社提供

割下稻穗之後,田間留下稻梗,動物紛紛跑了出來。有的孩子看到了蝗蟲,將它裝到塑膠罐裡觀察,有的孩子在隔壁的茭白筍田裡看到動物的蹤影,湊在一起看水面上的變化,也有三五個孩子在田間跑步遊戲。邱銘源看著這幅景象,笑著說:「這就是我們希望孩子成長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