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機械系賽車隊:被質疑的夢想,更要用力發光

臺大機械系同學自組賽車隊,從零開始,將電動賽車製作完成,到日本參加學生方程式大賽。照片:臺大機械系賽車隊提供

臺灣大學機械系三年級學生13人團隊,利用一整年時間,自己找學習資源、找金援,將一臺完整的電動賽車從無到有誕生,他們將學校所學的機械知識化為實踐,向大人宣告夢想沒有不可能。

電動馬達「唧——」的一聲伴著賽車 Epsilon 1 呼嘯而過,高雄國際 SDR 直線加速嘉年華節中,這輛由臺灣大學機械系大三學生打造的電動賽車,第一次馳騁在跑道上顯得風光。

回溯一年多前,就讀臺大機械系即將升上二年級的周妤蓁,暑假時到中國參加課程,遇到了來自臺灣其他大學的車隊同學,發現他們組隊製作賽車已行之有年。同濟大學、哈爾濱大學的同齡同學也同樣有自製賽車比賽經驗,「很好奇為什麼臺大沒有這樣類型,對於系上所學能夠應用的活動?」

喜歡大型實作的周妤蓁,發現系上少有機會發揮,而比起機械系同學喜愛的機器人,更嚮往完成賽車後能駕車的成就感。她自力號召系上共13位同學,抱著初生之犢不畏虎的精神,創立第一屆臺大機械系賽車隊。團隊也誓言在大二這一年,要自製電動賽車,到日本參加學生方程式比賽(Formula SAE)。

FSAE 參賽學校來自世界各國,若在賽事中脫穎而出,未來能有機會被相中,成為職業的汽車工程師,因此 FSAE 也被視為各大知名車廠工程師的培育搖籃。

「知不知道機械系很難唸?知不知道大二更難唸?」「有好多好多的必修課,大二是一個作業做不完,考試考不完的一年。」當初周妤蓁向她提出賽車隊計畫時,臺大機械系主任黃美嬌忍不住「提醒」她。周妤蓁的滿腔熱血,比起受到支持,迎面而來是無盡質疑和製程的漫漫長路。

對製作賽車為何這麼執著?包括周妤蓁、公關長黃尹謙和技術長彭啟瑞其實也都是念了機械系,才有機會接觸。初生之犢不畏虎,當初團隊成員大一剛學完基礎學科如微積分、基礎物理、基礎化學的知識,沒有碰過材料力學、流體力學等專業科目,更沒有大型實作經驗,他們形容這一年製作賽車的實作過程,是「知識大爆炸的一年」。

主動探索,邊做邊學內化知識

團隊利用暑假期間,到贊助商工廠將零件確認完後,將車體部件一一組裝。臺大機械系賽車隊提供

對這群臺大機械系的「學霸」,製作賽車過程中的挫折、失敗比想像得更多。過於理想化的賽車設計圖,讓團隊經歷無數修改;所犯的錯誤,也比預期來得嚴重。「當選定零件下去設計,但到最後一刻發現規格、尺寸有改變時,就必須互相妥協。」彭啟瑞舉例,在工程領域上,只要一個地方沒溝通好,可能造成製程兩個星期的零件,因規格不相符必須重做。

不過,對團隊來說,錯誤就是學習的機會。彭啟瑞回想,賽車規格如何決定,通訊系統如何連結,動力系統如何安排,更多的是來自同學自己邊做邊學的過程。黃尹謙也補充培養自身學習能力的重要。

「不一定要有人教才要去學,你覺得有趣的領域,可以去看、去找資料、去消化,直接化為行動。」

以往坐在教室裡被餵養知識,他們轉為探尋者,願意主動,就能將藏在細節裡的知識內化成自己的收穫。

業界贊助商也是幫助他們成功完成電動賽車、解決困難的一大助力。贊助商的業界經驗,提供賽車隊同學不同的學習視角,課本裡看不到的專業實務,更填補了學用落差的缺口。「從業界學到很多 know how,像是電池要怎麼固定?這是廠商的經驗累積,也是學習和業界接軌的部分。」不害怕知識不足,多學、多問、多看,黃尹謙說,團隊在賽車製程中累積的成長,也同步成未來進入職場的實戰經驗。

問起課業和車隊的平衡,黃尹謙自信地說,他習慣在一週的開始,就將整週的待辦事項安排妥當,修課的選擇,也會盡量配合車隊的所需。「例如,需要用到材料模擬就選材料力學相關課程,或是直接選 AI 車輛實作」,如此將課業和車隊的學習相結合,能讓知識發揮更高的效用,相輔相成。而他也習慣將事情標示輕重緩急,遇到期中考週等較忙碌的時段,也能讓各項工作如期完成。

經過多次跨組別的來回溝通和確認,賽車的碳纖維骨架終於成形。臺大機械系賽車隊提供。

曾瀕臨放棄 最終打破外界質疑

就在車架和驅動賽車動力的電池箱完成之際,一顆震撼彈打壞了團隊士氣。由於比賽文件缺交,導致賽車隊同學在日本學生方程式比賽中動態項目遭除名,無法讓賽車在賽道上奔馳,僅能參與 FSAE 在賽道外的「靜態測試」比賽。

那是團隊最接近放棄的時刻,「那時候大家不看好我,所以我們更一定要做出賽車來。因為我們不做出來的話,未來的學弟妹就不會相信真的能成功,」身為隊長,周妤蓁沒時間懊惱、低潮。面對犯下如此因小失大的失誤,團隊決定還是要完成賽車製作,前往日本參加 FSAE 靜態賽事。

團隊成員永遠也忘不了,第一次在臺大校園裡試車的激動。那天清晨,頂著一年來無數熬夜的疲累身體,團隊成員看到自力製造的第一部賽車奔馳在臺大椰林大道,又叫又跳!儘管已經事隔3個多月,即將擔任2020年隊長的彭啟瑞說:「我們到目前為止還在享受這個感覺,」雖然今年的賽事結束了,車隊仍不斷測試 Epsilon 1 各項數據、調校參數,除檢核第一臺車的性能,也為讓明年做新車更順利。

回首一整年嘔心瀝血,黃尹謙仍認為可貴的是團隊合作和實作過程的實力累積:如何將學校所學實際整合應用,遇到困難時如何找到資源解決問題。或許團隊正值草創時期,經驗、資源一定不如其他隊伍豐富,但這一支完全由學生自主發起的團隊,最終也讓曾經質疑他們的眼光,成為襯托夢想實踐的光芒。

Epsilon 1,作為臺大機械系賽車隊第一臺賽車之名,如同在電學裡代表電路的驅動力,能驅動賽車夢想;另一個團隊沒發現的意涵,在希臘字母裡代表「五」的意義,也恰恰乘載著團隊期望在下一次比賽衝進前五名的衝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