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為根基,科技為羽翼!石門國小穿越古今智慧

石門國小教學團隊由校長、部落當地老師及TFT老師們組成,激盪出以文化為本的科技和戲劇課程。照片:謝郁如提供

石門國小自2013年開始推動教育創新,滿腔熱血的TFT(Teach for Taiwan,為臺灣而教)老師搭上身負使命的部落老師,自創課程,教導孩子用文化學科技,為缺乏自信的偏鄉孩子裝備勇氣。

午後的剝皮寮展演廳人擠人,臺上坐著五個孩子,圍著自製的道具火堆,齊唱排灣族歌謠。面對鏡頭與目光,這群小小表演家稚嫩的臉龐未曾迴避,反而自信地大聲讀出臺詞,彷彿這裏是他們熟悉無比的舞臺。他們是屏東縣石門國小的四年級學生,來自距離臺北四百多公里、車程五小時的原鄉。

石門國小四年級共七位學生,北上表演部落歷史戲劇《失落的寶藏》。學生一手包辦訂車宿、排行程和帶路,展現高度自主性。郭美妤攝

跨域學文化,從此開始認同自己

「只要孩子站上舞臺,我們就定義每個孩子都是成功的。」石門國小校長謝郁如說。她看見偏鄉孩子因學習成就低落,連帶動機低落的困境,認為孩子應先認同自己的文化,才能慢慢長出自信。

六年來,石門教學團隊舉辦各式文化活動,這些活動漸漸體制化,變成現行的石門國小校本課程,也是特色課程。

校本課程以「SNAIL」為架構,將科學(Science)、自然(Nature)、藝術(Art)、資訊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素養(Literacy)做跨域連結,教導民族及資訊課程,強調「學生自主」。民族課程中,耆老至課堂講述部落歷史時,學生得拿著事先準備的問題,上前提問;老師也帶學生在校內外升火、做陷阱,從獵人智慧中汲取現代防災、環保知識,而非被動聽講;科技課不僅會要操作軟體,更要團隊合作,用Minecraft蓋出心目中的部落。

校園模擬部落環境而建,孩子在校內模擬情境下學習生火,下學期再到校外實踐。謝郁如提供

不只是接收歷史知識,更要以自己觀點重現部落

校方積極製造舞臺,鼓勵孩子「從土地出發,朝夢想長大」,發展「LULI」教學模式:學習(Learn)、理解(Undersatand)、跨域連結(Link)、上臺分享(Idol)。孩子不只是被動接收知識,還要主動去和他人分享。

例如,每名學生畢業前都要到大學或企業,發表自己小三到小六的攝影作品,稱為「行動攝影展」;集體出遊回來,要和其他人分享心得。

校本課程中,部落遷移史為重要內容,也是人文戲劇演出主題。清朝以來,石門周遭聚落因日軍襲擊、牡丹社水庫淹沒而輾轉遷徙,最終在地形相對平坦的石門落地生根,這也是部落耆老口傳至今的民族起源,能幫助孩子更加了解自身文化。每名學生都要在四年級時,將部落歷史編成戲劇,自製道具,上臺演出自己的部落史觀。

Minecraft由微軟講師授課,民族課程老師陪伴孩子從零學習,並引導同組孩子互相提攜。謝郁如提供

阿希鴦·卡壤以漾是民族課程老師,和孩子一起學Minecraft,並從旁引導孩子:你想蓋出怎樣的部落?她認為,「我會跟孩子講牡丹水庫怎麼建成,但Minecraft是孩子用自己的話語再轉譯一次。」有一名孩子看了相關繪本後,用Minecraft在水底下蓋出一個舊部落,前所未見,引起許多族人共鳴。孩子以科技為媒介,自主拼湊、建構文化,也正一點一滴改變部落。

用教育翻轉偏鄉困境

2016年,石門國小曾嘗試轉型為實驗學校,卻遭家長反彈,憂心影響孩子課業表現。謝郁如說,偏鄉家庭普遍希望孩子透過讀書翻身,對巨幅改變易感不安。即使受挫,石門仍以不同方式推動多元學習。

謝郁如相信,幾年下來,家長看見了孩子的改變,「孩子的學習就像冰山,我們在冰山上面看到的是知識跟能力,但冰山下面,他的自我概念、特質、動機會影響它上面那塊。一開始上面改變沒有很大,但經過幾年,他們真的發現孩子在冰山下的自我特質都加強了。」

有個孩子起初排斥寫數學作業,隨著四年課程累積的發表經驗,成就感跟著提升,在身旁師長鼓勵下他參加民謠比賽,拿了特優。回來後,他願意拾起過往不願面對的數學習題,「到六年級,他就算花半小時還是解不開,但他覺得那件事他要自己來。」

未來,石門國小將持續朝精緻化教學邁進,實踐「SNAIL」跨域學習的藍圖。陳瀅婷認為,石門的孩子很需要靠經驗和實作學習,因此老師得想辦法讓SNAIL課程跨出課堂外、更貼近孩子生活。另外,由於班內程度落差大,她希望差異化教學逐漸落實,才能使不同特質的小朋友認識自己的特色,長出自主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