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因應少子化,以校內閒置空間釋放活化與再利用,同時將美感教育導入學校現有圖書空間,教育部國教署及臺中市從106年開始,投入約2億3,600萬元,協助學校改善現有或新設圖書館(室),108年即完成45校社區共讀站,其中大肚國小、西屯國小、安和國中、惠文高中及文華高中等5校榮獲最美共讀站優選,109年預計可達成93座社區共讀站,造福更多師生與市民。
大肚國小結合在地歷史意象—渡船頭,打造一艘閱讀方舟,帶領孩子悠遊書海
臺中市教育局終身教育科科員王若蕎表示,社區共讀站與我們印象中的圖書館不同,它是由教育部國教署委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建築專業的團隊統籌辦理,輔導學校導入美感、美學素養,擺脫傳統圖書室的模式,從光線、色彩、形狀等面向全面性改造,希望透過集思廣益的方式,思考一個更具學校特色、融入社區意象的完整設計。
以獲得「最美共讀站」優選的大肚國小為例,它的圖書館結合了大肚地區歷史意象——渡船頭,設計了船舶、航海圖及海星椅等造型閱讀空間,寓意著期望孩子們透過「?讀」與國際接軌,放眼看世界,煥然一新的圖書室也讓孩子們跟社區民眾更有意願踏進去拾起一本書靜心閱讀。
西屯國小「西大墩悅讀美學館」打造動漫樂讀區廣受學生歡迎
此外,社區共讀站和傳統圖書館所不同的是,它不只是閱讀的地方,還設有藝文展演區、教學共備區、休閒舒活區、親子共讀區、數位閱讀區等多元空間,讓師生推動閱讀活動可以更具變化與趣味性。例如安和國中及惠文高中結合國際教育、跨域主題書展等不同領域,推動多元閱讀,社區民眾也可以在此規劃多樣化的藝文活動,滿足不同讀者的閱讀需求。
西屯國小「西大墩悅讀美學館」原來是大型器具和運動器材堆置的閒置空間,為了活化校園空間,校方把原圖書館納入規畫延伸擴建成1500平方公尺的美學基地,出入口近校門便於民眾進出,展覽、閱讀、學習都能容納數百人,也是「全國最大的共讀站」。
文華高中運用燈光及色彩規劃,改變圖書館氛圍,營造溫馨閱讀空間
王若蕎表示,以往學校圖書室裡面多是學生、孩子,唯一的大人就是志工爸媽或老師;現在的社區共讀站則開放社區民眾共享書香,學校配合民眾調整開放時間,讓民眾在下班後、假日也可以入館閱讀,不僅拉近了學校與社區民眾的距離,更為學校注入不一樣的力量與聲音。
例如文華高中透過大師講座、優Show文華講座,邀請作者及校友回校分享閱讀及學習經驗,不僅是學校師生受惠,也吸引了許多一般社區的民眾到場聆聽,學校自從有了共讀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借書率,也開始有民眾走入校園,共讀站裡開始有了笑聲,也產生了人與人互動間的溫暖。
「閱讀,讓孩子有了夢想的翅膀;閱讀,讓孩子有了改變世界的力量。」未來,學校期待透過共讀站,能邀請更多的市民走入校園、走進圖書室,拾起一本書,坐下來跟孩子們分享閱讀經驗,進而豐富彼此的心靈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