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地球日五十周年,可以看見教育部、環保署及許多環保團體用各種活動來愛護地球,身為國文老師,也想參與其中,而〈森林最優美的一天〉這課,也是徐仁修先生對於自然永續的熱愛與維護。我非常認同這樣的理念,故想帶著孩子們,在課文文本的閱讀外,運用數位教學的方式,將知識轉化為實際的生活素養,走出教室使用IPAD中的APP拍照,回來教室後查詢相關資料及分組討論,讓孩子更加了解校園植物,最後,再寫作產出作品,一起來推廣植物及樹的重要性,期待運用創新的數位學習,能有效達成維護自然之美,為地球盡一份小小心力。
科技輔具
「形色APP」,基本上,這是與自然科老師討論後,所運用的科技軟體,於此課的教學有莫大的幫助,這軟體可以辨識植物及樹木的種類,並還有一些解說及古典詩詞,正好讓孩子可以更加熟悉日常生活中的校園植物,孩子並在戶外科技走讀,也玩得不亦樂乎呢!
孩子在戶外科技走讀,也玩得不亦樂乎
課堂流程
1.文本閱讀後,孩子了解文本的中心主旨
2.操作IPAD,講解及讓孩子使用APP
3.走出教室,孩子人手一台IPAD,尋找校園中最喜愛或熟悉的植物拍照
4.回到教室,分組討論自己的所見所聞
5.回到位置,每個人靜心用IPAD查詢植物相關資訊及資料
6.將自己的心得及感想,以推廣植物及種樹的理念來寫作產出,來愛護地球環境,並從校園在地做起
7.回家可以將文章分享,請家人了解及再向他人倡議
課堂畫面
課堂畫面
反思紀錄
啟發反思
國文課或是各科,若能結合及運用數位的教與學,不僅可以帶動師長教學的活力,且孩子在應用後更能展現自主學習的風貌。以這次「形色APP」來說,孩子走出戶外,尋找本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校園植物,除了可以更了解這些植物外,也增加了樂趣,回來後在分組討論中也激發了很多熱情。
他們向同儕及我推薦他喜愛的植物,並滔滔不絕地述說這植物有多棒的時候,我的心充滿了喜悅與欣慰。其中,有孩子認為我們應該更積極的保護植物,幫植物取名字(擬人化),並找人認養愛護;有孩子說之前校方砍樹,是因為樹木有疾病,是否更該謹慎思考,自己未來想當樹木醫生等,我想,無論是哪種層面的思考,其實都是將新的價值觀念融入舊經驗中,是有意義的學習歷程。
而我相信,數位教學百百種,好處多多,無論是大電視系統的引導、IPAD的操作、手機手遊的介面、ARVR等方式,只要運用得宜,皆能「有效教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