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蓋了自己的遊戲場」竹中附幼學童用行動實現夢想

竹中國小附設幼兒園座落於新竹縣竹東鎮上,在都市與科學園區的高速發展下,小鎮人口大量外移,也逐漸沒落。但是,幼兒園裡的小小幼兒卻為小鎮帶來活化的可能,並逆勢讓幼兒園吸引大量跨區就讀的學生,這群不到6歲的孩子究竟怎麼辦到的?

竹中國小附設幼兒園的小小幼兒,自己設計了遊戲場,期待讓小鎮變得更活潑、有趣。黃建賓攝

「媽媽,我要去看『我們的遊戲場』!」不管平日或假日,只要有空,6歲的林奕善都會拉著媽媽簡婉文過去,甚至從遊戲場興建之初,他就天天來盯進度。會這麼翹首盼望遊戲場的落成,甚至在完工後依然樂此不疲的到遊戲場玩樂,不是因為它有新奇有趣的遊樂設施。

相反的,這座遊戲場很簡單,只有溜滑梯、簡易的攀岩坡和圍繞在滑梯旁的沙池。讓林奕善如此流連忘返的原因,是因為這座遊戲場是由他跟竹中國小附設幼兒園的同學們一起發想和設計。

走踏社區,設計出小鎮首座遊戲場

時間回到三年前,當時幼兒園正進行社區走逛主題課程,老師們帶幼兒探索整個社區,看看有什麼樣的景觀與特色。經由孩子們的踏查,他們發現小鎮內的竹中火車站相當空曠冷清,旅客只把車站當作交通樞紐,留不住人們的腳步與注意力,「我們就和孩子討論如何讓車站變得更有趣,讓旅客喜歡竹中,」竹中國小附設幼兒園主任邱郁慧說。

為此,老師們研發一系列與車站相關的主題課程,帶孩子去踏查新竹內灣支線鄰近的九個車站,觀察並紀錄不同車站的特色,再根據這些踏查經驗,共同在課堂上發想怎麼美化、改造竹中火車站。不僅如此,老師們還請孩子和家人一起討論能讓車站變得有趣的小點子,邱郁慧笑說,當時小朋友的提案相當熱烈,經由大家投票,才催生出遊戲場這個想法。

有了遊戲場,接下來師生開始發想場內要有什麼設施,孩子們再一一描繪出設計圖;為了讓想像中的遊戲場實體化,孩子們也利用教室內的積木一起合作搭建車站和遊戲場模型,並且還共同討論如何找尋可用的資源,「學生討論之後,說想要找縣長爺爺幫忙,於是就大家就一起畫了請願海報,」邱郁慧說。

孩子們在請願海報上附上設計圖,希望心願能被大人們聽見。竹中附幼提供

孩子們還自己蓋了車站和遊戲場的模型圖,讓想像得以實體化。竹中附幼提供

不怕夢太大,先行動再說

在大人眼裡,孩子們的心願有些天馬行空,甚至是有點「太大了」,「畢竟鎮公所早就已經編列好預算,不太可能特別為了蓋遊戲場又撥經費出來,」竹中國小校長陳育姿補充。誰也沒想到,孩子們實現了大夢想!鎮公所不但特別再編列100萬元的預算,臺鐵也無償提供近75坪的橋下用地。

「鎮民代表爭取了15年沒做到的事,孩子們做到了!」陳育姿笑說。問及箇中關鍵,她透露:「或許是受小朋友那股很單純、很想要社區變好的力量感動吧!」她強調,小朋友爭取遊戲場不只是為了玩,而是希望車站變有趣、讓大家願意來社區。

小朋友們除了設計遊戲場,他們還會主動去美化社區街道和車站周邊環境,例如孩子會撿拾街道垃圾或小狗的糞便,也從學校裡帶了花苗去車站種植,讓車站變得更美,「有長輩看到孩子的行為,也開始跟著動手維護社區,」陳育姿表示遊戲場興建與否不是重點,真正重要的是孩子開始嘗試當社會公民,了解到維護環境是公民的責任之一,「這才是我們想教給孩子的事情。」

在孩子的心底,不會糾結於「為什麼是我要做」,也不會預設「這個夢想太大,根本做不到」,「我們反而感受到他們一直很積極地在嘗試解決問題,」提起這群孩子,邱郁慧只有滿滿感動。

今年年初,這座由孩子們發想的遊戲場歷時三年的規劃終於正式啟用,這是鎮上首座遊戲場;場內的溜滑梯、攀岩坡及沙池,每一項設施都是由孩子親自票選出來,而不是由大人決定。孩子興奮地向記者說:「這是我們設計的遊戲場哦!」眼光望去,只見他們小小的身影在沙池裡打滾,反覆地溜著滑梯,大膽的在攀岩坡上邁出每一步。單純可愛的他們,真的把夢想活成了日常。

校長、老師及家長們共同見證孩子社區參與的過程,提起孩子總是滿臉驕傲。黃建賓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