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資生國外見實習及國際史懷哲計畫——日本篇

劉豐毅(後排右三)參加「教育部補助師資培育之大學辦理國外教育見習教育實習及國際史懷哲計畫」赴日本見習,與校內學生合影。

臺南市仁愛國小教師劉豐毅原就讀於國立屏東大學,大三升大四的那年暑假,他以「師資生」的身份,參加「教育部補助師資培育之大學辦理國外教育見習教育實習及國際史懷哲計畫」,並學術副校長林曉雯的帶領下,前往日本進行教育見習。在日本的所見所聞,不但轉變了他的教學心態,也增進了教學專業,而這些經驗更有助他順利通過教師甄試,對其教職生涯有深遠的影響。他鼓勵更多的師資生參與此計畫,以開啟自己的眼界。

與「日」俱進,學習日本教育的嚴謹

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自105年起辦理「教育部補助師資培育之大學辦理國外教育見習教育實習及國際史懷哲計畫」,鼓勵師資生至國外教育見習,瞭解不同國家制度下的教育差異,並增進自己的教學專業。該計畫實施至今,教育部已核定補助1,788位師資生,參與計畫的師資生也因豐富的經驗而陸續通過教師甄試,成為臺灣教育現場的生力軍。

屏東大學學術副校長林曉雯表示,見習是銜接大學培育課程到實習的重要銜接橋梁,此次選擇了日本為見習的場域,是因為日本在國際評比、創造力及生活教育都有非常顯著的表現,希望師資生參加這次見習活動之後,能把所見所聞帶回臺灣,未來能夠影響教育現場。

劉豐毅從同學口中知悉此計畫,主修英語教學的他,很想瞭解國際的英語教學趨勢,恰巧自己國小時在日本就讀,對日本有一定的熟悉度,同時也以一個教學者的身分,來瞭解日本的教學環境,以及如何將他們成功的地方,應用在自己的教學中。

經過一個月的準備,通過兩階段的審查,劉豐毅順利成為海外教育見習計畫的一份子。既然是代表學校,甚至是代表國家去參訪日本的國民小學,一言一行便格外重要,所幸教育部在行前舉辦了豐富的培訓課程,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外交部東太平洋司司長的「旅外安全須知」課程,分享了與他國教育工作者溝通時所需要注意的禮儀,另外一個則是微電影的拍攝課程,過去大家習慣使用相片記錄課程,但透過拍攝影片的方式,能夠更完整呈現教學成果。

劉豐毅(右)於日本國小課堂上示範教學。

劉豐毅認為,日本和臺灣最大的差異,就是日本老師相當嚴謹,不論在課程計畫的設計,或是對學生隱私的保護,都是非常謹?的,值得學習。此次臺灣師資生所準備的動手做太陽能船課程,與當地學生的學習有些落差,所幸與日本大學生交流後,團隊又加以討論,調整課程合乎當地的學習。「克服差異最好的辦法就是與當地教師或是師培學生進行對話,從他們的觀點來瞭解我們準備不足的部份。」他說。

「參與見習對工作也有幫助,最大的幫助是保持開放的心態,有更多機會吸收到不同教學方法,或是同樣教學方法中的不同觀點。」劉豐毅記得,他們來到大阪教大學生圖書館參觀,裡面陳列著日本國小和特教的課本,大家看到不錯的教學方式都瘋狂地記錄下來,而這些資料未來都可以運用在教學上,真是收穫滿滿。

大阪教大學生圖書館所陳列的日本國小和特教課本。

出國見習是否影響教檢與教甄?過來人老實說

出國見習是否會影響教檢與教甄?這是許多師資生擔心的問題。劉豐毅的答案是:「不會!」他反而在準備書面資料以及面試的時候,把教檢要準備的?容又提前準備了一次,不僅如此,他認為國外教育見習的經驗,對教師甄試的面試非常有幫助。「你從這過程中學習到了什麼?考官一定有興趣知道。」劉豐毅說,在分享的同時,還可以加入自己的教育觀,讓考官清楚知道你對教育的熱忱,讓他們對你印象深刻。

劉豐毅表示,日本對學生是非常保護的,因此入校參觀日本國小是非常困難的,除非通過由公家機關辦理的此類型計畫,才有機會一探究竟日本國小的課程。以師資生的身份去見習,有機會可以看到日本的教育現場,拓展自己的視野,也為往後的教學提供很好的經驗。

每一段經歷都將成為良好的教學素材,不管到了哪一個國家,只要勇敢去嘗試,總是會看到不一樣的新東西,而這些東西都會成為澆灌未來的養分。教育部111年持續辦理「教育部補助師資培育之大學辦理國外教育見習教育實習及國際史懷哲計畫」,並於6月份開始向各師資培育大學徵件,鼓勵師資生勇敢追夢、拓展國際視野,藉由感受不一樣的文化,讓教育傳授的不只是課本上的知識,更蘊含著豐富的多元文化以及人文素養。

劉豐毅(左一)與屏東大學學術副校長林曉雯與日本國小的教育人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