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臺北兒童藝術節 北藝中心招募玩家今夏玩過界
每年夏季為大小朋友帶來豐富藝文體驗的「臺北兒童藝術節」,將於7月2日至8月28日間展開。今年從新落成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為起點,將想像力拓展到北市各地,以「玩過界Play by Your Rules」為主軸,內容包含音樂、戲劇、舞蹈、馬戲、偶戲、音樂劇等,推出17檔售票節目、52檔免費活動,總計超過200場演出,招募大小玩家,一起玩過界。
跨界融合開創親子劇場新玩法
今年兒藝節共推出17檔售票節目,包含了音樂劇、偶劇、舞蹈、沈浸式體驗等,團隊以不受限的創意,從3歲到15歲以上,在形式與題材上,展開令人為之一亮的演出,大小朋友都可以在其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節目。例如由明日和合製作所與吳彥霆的《小路決定要去遠方》,以親子關係的情緒處理和相互理解為故事主軸,打造?個遊走移動式、無固定觀眾席的劇場,讓每?個想去遠方的孩子學會「獨立」,曾經是孩子的大人也學會「放手」,一起創造相遇的驚喜和美好。
《小路決定要去遠方》攝影/顏士育
還有融合舞蹈、戲劇、新馬戲、科技藝術的舞鈴劇場《VALO首部曲—阿米巴》、兼具戲劇、舞蹈與古典音樂的《蔓蔓的魔法寶盒系列I —布萊梅森林大樂隊》兒藝節限定版,以及結合擬音、偶戲與光影的《樹洞男孩》、臺灣第一個以高蹺為主要演出形式由身聲劇場創作的作品《踩高蹺的人》等。
《踩高蹺的人》攝影/林軒朗
在題材方面也打破以往兒童劇的框架,從人際關係、生活、道別、夢想到追尋自我,年齡的跨度較以往更大。有專為國高中生打造的《宿舍房號:8305》,以青春校園喜劇方式,探討青春期學生的人際關係和連結,以及對於時代現況的不滿與妥協;《搖滾兒歌|呼叫!夏天戰隊》呈現如何重新發現對生活的感覺,《掰掰見習生》讓大家學會說再見的方式,好好道別;複象公場《回家》展開一段尋找自我與追溯記憶的旅程;軟硬倍事《不動的大象》展現如何充滿勇氣追尋夢想。
其中,進港浪製作所《名叫中間的地方》邀請大小朋友打開感官,與故事中的主角一起乘坐想像的船隻,展開一場奇幻刺激的超現實旅程。這些深入淺出的題材,讓大小朋友一同在疫情之中,重新認識自己、找到快樂,並且永不放棄對夢想的勇敢追求。
《名叫中間的地方》攝影/林軒朗
藝術樂園體驗跑場樂趣
此外,兒藝節的「藝術樂園」於7月連續兩個週末,以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為基地,在戶外空間與排練室規劃40檔,共計64場免費演出,內容包含音樂、戲劇、舞蹈、馬戲、偶戲、音樂劇等,大小朋友可以細心規劃全日行程,體驗在基地跑場的樂趣,開心遊玩一整天。
例如在「南極座」上演的:桃山國小合唱團《今年夏天》、阮劇團的節氣小劇場《子仔樹傳說》、MIT米特薩克斯風重奏團的《米特動物樂園》;在小戲臺演出的:長義閣掌中劇團 X 好丸搬戲團《12345上山打老虎》、不貳偶劇《英雄救美》等。
除了表演節目外,在北藝中心「北斗座」還設有一檔互動裝置展覽,從7月9日至8月28日,由日本的團隊KOSUGE 1-16特別規劃《Playmakers 臺北 ”彭丹群島”》,邀請充滿好奇心的孩子們,一起參與創造一座限時限地出現的「彭丹群島」。「彭丹群島」包含火島、冰島和水島,在島嶼成長的過程中,參與者將體驗如火山爆發、植物生長、雨水循環、瀕危動物等不同面向的創造、破壞和再生,了解更多所身處的環境,懂得珍惜大自然。
《名叫中間的地方》攝影/林軒朗
藝術玩家前進社區激發想像力
同時,兒藝節也將藝術活動帶進臺北市的各地,由演出團隊化身藝術玩家走入社區。今年規劃了11檔,共計88場的免費社區演出,引領大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發現藝術的身影。
國內團隊將帶來類型多元的表演:Mr.YES小丑劇團的詼諧逗趣作品、臺北木偶劇團精美的布袋戲節目、國立臺灣戲曲學院的兒童戲曲、搏逗兄弟帶來擅長的新馬戲表演、臺北首督芭蕾舞團選粹的古典芭蕾小品、新生一號劇團的即興喜劇、天天工作社活潑的偶戲,以及九歌兒童劇團改編自安徒生經典童話《醜小鴨》的作品。
臺北兒童藝術節提供多元的活動,所有人都可以在臺北兒童藝術節找到自己的「藝術好朋友」。今年夏天,誠摯邀請大家以玩過界的態度,成為城市裡的大小玩家,體驗藝術的無窮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