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內的教師面對另類教育可以怎麼做?7招教你打造你的另類教室!
1. 參加另類教育的師資課
要了解另類教育的精神與做法,最快的方法就是親自體驗一趟師資訓練。像是華德福在國立清華大學,或是宜蘭的人智學教育基金會,以及台中豐樂教育機構等,都有開放給一般民眾報名的師資課。另外像是人本教育基金會的森林小學師資培訓課,和另類教育協會的不定期演講等,都可以增加在職教師對另類教育的認識。
2. 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
在職教師可以透過讀書會或是另類教育的師資課,尋找夥伴,一起設計課程、彼此觀摩。不同科目的老師也可以合作,像是整合課程內容,也可以彼此調課,替孩子安排比較長的戶外課等。彈性運用上課時間,讓學習變得更有趣,老師間也互相支援,做為彼此的後盾。
3. 和學生一起決定教室面貌
教室佈置是營造學習環境的關鍵之一,除了蒼白的牆壁和老掉牙的標語,是不是還有其他想像?舉例來說,華德福的教室有很多色彩,包括像是學生的泥塑或是手工、繪畫作品,全都不分好壞的展示在教室內,讓學生更有參與感。
台北昶心蒙特梭利實驗教育將蒙特梭利的學習角布置得美侖美奐,尤其在自然科的角落教學,除了有地球45億年來的歷史與演變,還有昆蟲標本,以及學生自己養的鍬形蟲等,活像個「自然專科教室」,讓學生浸淫在自然科的學習氣氛裡。
4. 嘗試沒有標準答案的考試
面對緊湊的教學進度,若一心改變教學風氣,恐怕也無法滿足升學主義下的家長需求。因此,在職教師可以嘗試從小地方開始。像是讓一次考試不要用紙筆測驗,考題也不要有標準答案,給學生多一些發言權,甚至提供學生自評的機會,看見孩子的創意和自主性;或是找一堂課帶孩子離開教室,共同決定要去哪裡上課。
5. 善用網路公開課程的資源
托現代科技的福,老師教學不再只有黑板,反而是電腦投影設備的天下。也因此,包括全球矚目的「可汗學院」(Khan Academy)和國內的均一教育平台等,都提供了多樣的網路資源(見下表),老師不但可以用來當做教學的一部分,也可以透過這些公開課,回顧自己的教法,或許換個方式教,可以給學生不一樣的收穫。
此外,行動載具不僅改變生活也改變教學現場的應用,在職教師也能善用手機app,包括像是熱門的Evernote就可以做為教學檔案的剪貼簿。老師們也只要上網輸入「app for teacher」就可以找到各種協助教學的app。
6. 跨出學校和社區結合
學習的場域除了學校,也應該和在地結合,讓學生認識生活環境。舉例而言,在新北市花園新城的自學團體赤皮仔就有規劃社區的專題課程,由學生自行規劃,包括到社區清掃,或是鄰居倒垃圾時去收集廚餘,除了增進鄰居感情,也可以拿來餵蚯蚓、做堆肥。讓學生走入社區、回饋社區,也讓學習的觸角延伸出去,增加人與人的互動和情感交流。
7. 培養和家長的夥伴關係
另類教育的家長往往因為認同學校理念,讓親師關係很緊密。雖然體制內學校的家長較缺乏主動性,但是教師若願意釋出善意,締造有效的親師溝通,讓孩子在學校和在家裡皆能有一致性的管教,勢必有助於孩子學習。
高雄小草旅人雖然只是課後共學,但是每次家長來接送孩子時,小草的大人(老師)便會和爸媽一對一的懇談,除了談孩子的學習情形,也談孩子的人際交往,而且一定當著孩子的面向爸媽誇獎孩子,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若是有需要家長再觀察注意的,則會和父母來場悄悄話。長久下來,不但親師都能更了解孩子,進而給予協助,也建立了親師間的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