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融入教學,打開師生對話的管道——給孩子看電影之前,要有什麼準備?

陳建榮(左一)帶孩子觀賞電影《情緒控制臺》,也上臺演一段自己的情緒。

「看電影,是我教導孩子生命教育的方法。」將電影融入教學20年的陳建榮老師,透過一部部電影裡的角色和故事,打開與孩子對話的管道,更讓孩子懂溝通、敢創造、會樂活、善關懷、能思辨!對於一位想要從事電影教學的老師來說,該有什麼準備呢?以下是陳建榮老師的經驗分享。

給孩子看電影之前,要有什麼準備嗎?

想給孩子看的電影,自己一定要看過,要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

陳建榮在給孩子看電影前,通常會累積先備知識。例如閱讀一些影評,看看這部電影好在哪裡?哪些情節特別值得討論?角色的決定如何影響劇情鋪陳?若不照著劇情走會有什麼結果?想給孩子什麼啟發等等。看電影是個媒體識讀的過程,愈討論感情愈好,師生可以就不同觀點彼此交換想法。

一部電影大概100至120分鐘,如果時間有限,也不一定要一次把電影看完,可以切割成四到五次,有起承轉合,分段放映,每一次除了看電影之外,還加上體驗和討論,這樣孩子也會對下一次有期待。

如何為孩子挑選一部好的影片?

選片很重要,因為要能帶動思考和討論,所以會有幾個篩選原則:

看電影之後,可以帶入哪些活動?

看完電影之後,通常還要加上體驗和討論。例如看《海倫凱勒》時,讓孩子們體驗不能看、不能聽、不能說的「三重苦」是什麼,並說一說自己的感受;或是在看了《可可夜總會》後,討論一下墨西哥亡靈節的意義,並創作出自己想像中的幽靈世界。

小朋友在看完《可可夜總會》之後,畫出自己想像的精靈世界。

而在討論的時候,還可以運用蜘蛛網圖、天秤圖、環扣圖、同心圓、曼陀羅(九宮格)、魚骨圖等分析法,讓孩子藉由一部電影,學會各種不同的分析方法,訓練抽絲剝繭的能力,甚至從中培養自己的觀點。

小朋友看完《星星的孩子》,利用九宮格分析法,說明自己的觀影感想。

問:看完電影之後,最重要的是什麼?

陳建榮認為,電影像一位諮商師,沒有標準答案。當孩子看完電影之後,可以鼓勵他表達自己的想法,而老師在聆聽之餘,千萬不要妄加批判,而是要在討論之中建立溫度,這樣師生之間的親密感與信任感就會被連結起來,日後當孩子有煩惱時,才會找大人商量,因為他們知道,即使自己會被罵,老師也會陪著他一起度過困境。

每個孩子的作品都會掛在教室外面,讓其他同學也一起欣賞,看看不同的觀點與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