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奠基進教室,讓孩子有感學數學

或許是因為疫情的關係,學生的學習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影響,所呈現出來的學習成效不是太好,尤其在數學這一學習領域,隨著年級越高,學生的恐懼感越高,學習成就也越低。如何能夠提升孩子們對於數學的學習熱情,成了我們刻不容緩的課題!

幸運的是,老師們都注意到了這個問題,也積極的尋求資源,希望能夠帶給孩子們不一樣的學習,讓孩子可以提升學習動機,進而提高其學習成就。經過本校老師們的討論、共備,我們發現孩子透過動手操作可以讓孩子對於抽象的數學更加有感,因此,我們結合了臺師大數教中心的「數學奠基進教室」計畫,將數學課變得好玩又有趣,並在活動中結合課程,讓孩子都能玩得開心,學得有感。

學生認真操作數學教具

申請計畫的初期,先將教學重心放在高年級,挑選學生最容易產生迷思的單元引進活動模組,並配合學生的程度調整到最適合的內容。當一個班級進行完課程後,教師團隊會進行討論,並修正內容,務求讓課程能真正帶領孩子們有感學習。

老師們的努力換來孩子們很真心的回饋,那就是他們會在上完奠基進教室後,不斷主動來借教具和同學玩,甚至主動挑戰老師,簡直把下課10分鐘變成了額外的數學課。

高年級孩子的回饋,讓老師們知道,這是個可以讓孩子真正有感的活動。因此開始拓展到中年級,甚至將奠基模組簡化,讓二年級的學生也能感受到數學好好玩。

學生小組合作共同完成數學任務

申請了幾次計畫後,老師們主動希望能夠增進自己的能力,因此,教務處特別在上個學期籌辦了一整個系列的教師研習活動,邀請最專業的講師群,將整個奠基進教室的模組全數辦過一次研習,讓更多老師具備專業能力來帶領孩子愛上數學。10場假日的研習,場場充滿笑聲,許多老師也主動提出要一起參與「奠基進教室」的計畫。

在老師們齊心的努力下,幾乎達成了「班班有奠基」的成果。每次的活動中,都能看到低成就孩子的眼睛亮了起來,都能聽到教室內時不時的驚呼「啊!原來是這樣!」、「啊!我懂了!」

學生相互討論,專心解題。

或許有人會擔心這樣會影響上課進度?其實,並不會!因為,當孩子真的懂了,進度就不會是問題。老師們衷心希望教會孩子如何思考,而不是如何解題;教會孩子真正理解,而不是死背硬背。深深相信透過這樣的課程進行,孩子都能快樂的學著數學,並在學習過程中得到屬於他們的成就與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