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圖+貼圖設計 讓老師教學更有趣!

曾慶良主任用AI生圖功能,製作出自己的LINE人像貼圖。(曾慶良提供)

AI不僅在各行各業竄起,在教育界也引爆熱潮。國教署新興科技推廣中心北區主任曾慶良,用ChatGPT+LINE貼圖,一步步引導老師們輕鬆搞定AI生圖 +貼圖上架,解鎖創作教學新技能!學會這兩項技能有什麼好處呢?以下由阿亮主任來說明。

為什麼老師要學AI生圖?兩個核心的理由

第一個理由,很單純也很真實 —— 它療癒人心。

很多老師在備課、行政或教學上都有不少壓力,而「AI 生圖」這個工具,就像曾經流行過的紓壓小塗鴉、方格畫一樣,讓我們能用輕鬆的方式釋放情緒、獲得療癒。透過文字生成圖像的過程,不僅富有創造力,更能讓人在短時間內獲得一種成就感與視覺驚喜,對老師來說是一種創新的情緒抒發方式。

第二個理由,則更貼近教育現場的核心能力培養。

老師學會AI生圖,不只是自己玩圖而已,而是可以延伸為學生的敘事訓練與跨語言學習的教學資源。

例如,老師可以讓學生嘗試用文字描述一個主題或畫面,然後用這段敘述丟進AI圖像生成工具中,觀察它產出的圖像是否和自己原本的想像一致。如果不一致,那就再思考、修正自己的文字表達,無形中也訓練了學生在「描寫性寫作」與「精準用詞」上的能力。

我們甚至可以將這樣的練習結合雙語教學,引導學生把中文的敘述翻譯成英文,進而輸入AI進行生圖,並比對中英文在描寫上的差異。

這種結合AI、語文與美學鑑賞的多元教學方式,既活潑又實用,不但提升學生對畫作的理解力,也讓語言學習變得更有趣、更具實感。

AI 生圖是一種新的敘事與表達工具

AI 生圖是一種新的「語言敘事」與「創意表達」工具,可以跨科目靈活應用,是一種富創造力又具教育潛力的工具。老師學會它,就能帶著學生一起進入這場科技與美學的融合旅程,這正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可以為未來教學場域增添的一項新力量。

舉例來說,國文老師可以將詩詞的意境透過文字敘述生成圖像,引導學生不只是「讀懂」詩詞,更能「看見」詩中山水、人物或情境。這種圖像的沉浸感,會讓學生更容易進入古詩文的氛圍與情感世界,是一種現代科技輔助古典文學的美麗結合。

數學老師也能運用AI生圖來強化幾何空間感的教學。像現在常見的「開箱圖」形式,其實就涉及到三視圖的概念(正面、側面、俯視),透過AI生成的立體圖像,學生能更清楚理解空間形體的轉換與對應,幫助抽象的幾何概念更具體化。

地理老師也可以結合AI生圖進行空間設計與比例尺教學,例如讓學生試著描述某個地景或城市分布,由AI產出視覺圖像,再回過頭去分析比例與空間配置,這是將「空間想像」轉化為「可視畫面」的極佳方式。

製作LINE貼圖讓學生增加成就感

在教學上,AI生圖和LINE貼圖的定位和功能不太一樣。

AI生圖強調的是表達力、敘事力、創造力與鑑賞力,透過不斷調整文字與提示詞(prompt),學生會在這過程中學會如何更精準、更有層次地描述他們腦中的畫面,這是訓練語言與邏輯能力的好方法。

而LINE貼圖的製作,則更偏向個人風格的創意展現。它不一定要複雜的構圖,只要幾張簡單但可愛、有梗的圖,加上短短的對話文字,就能傳達一種生活感和幽默感。

更重要的是,它給學生一種被肯定與分享的舞臺:當他們看到自己的創作出現在LINE上、能傳給朋友,這會是非常強烈的正向回饋,讓他們願意投入更多創作,甚至對學習產生認同感與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