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第一所影音實驗高職TMS 訓練出十八歲就能拍電影的人才

走進公館水源路旁的一條山路,跟著「寶藏巖」的指標一路前進,走到開始有點微微喘的時候,就看到外型是一座寺廟的寶藏巖出現在眼前。廟的後方被規劃為開放式藝術村,沒有圍牆、沒有校門,也沒有上下課鐘聲,這裡就是全國第一所影音實驗高職TMS。

TMS正在實驗一種新的學習方式,也在實驗一種新的師生關係。楊煥世攝

去年才剛剛開始招收第一屆新生的「臺北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Taipei Media School,簡稱TMS),就位在寺廟後方的開放式社區裡,沒有圍牆、沒有校門,也沒有上下課鐘聲,星期一的上午,這裡安靜得不像是一所學校。

今天負責接待記者的學生,是17歲的丁大能,他領著記者在小山坡上穿梭,左右兩旁幾乎都是兩層樓高的低矮平房,看不出裡頭有沒有住人。腳步忽然停在一棟灰色樓前,丁大能熟練的刷了卡,一推門,發現原來教室裡並不安靜,十幾個學生圍在一起,個個端著單眼相機,湊近一小段枯木前,練習在拍靜物。順著扶梯走下去,另一組學生在上音樂課,三三兩兩分組拉著小提琴、吹著口琴,一個人專注演奏,另外幾個人負責錄音,學生們隨身帶著筆電,不時低聲討論,研究著樂曲後製過程的種種細節。這兩堂課都有老師一旁指導,但老師並不站在講台上,也沒有對著學生講述課程;而是靜靜等在角落裡,等學生發問,再走過去協助解決問題。

核心精神:放手讓學生去做

TMS是台北市教育局和文化局的一個共同實驗,不依課綱、自編教材,沒有制式的段考和紙筆測驗,也不會拿到畢業證書,學生三年後收到的,將是教育局核發的一張「高中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完成證明」。

這樣看似充滿不確定性的一個實驗,居然第一年就招到足額41,未錄取的候補名單上還有數十人。TMS校長,同時也是知名作家小野發現,數百位報名參加面試者當中,除了應屆畢業生之外,最多的是念了一半或休學中的高中職學生,他們無法適應天天考試、日日補習的生活,覺得浪費了青春生命。更令人驚訝的是,竟然有大學生和已經在職場工作的中年人,也想要來試一試。

每個學生用不同的角度,呈現出自己的攝影作品,而老師只是靜靜坐在一旁,放手讓學生去試。楊煥世攝

TMS提供了另一個全新的選項,在一般高中和傳統高職的影視、戲劇、表演科之外,給了嚮往影視、音樂工作的學生,可以實現夢想的機會。丁大能就是一個例子。他之前在商專財稅科已經念了兩年,一聽到有這樣一所新的影音學校成立,馬上決定要試試重新開始。「我很喜歡電影,對商科沒什麼興趣,但以前沒有這樣的選擇,現在機會來了當然要把握,賭一把!」,他說,在TMS最大的不同,是體會到脫離課本的學習方式, 老師會帶著大家在寶藏巖藝術村做田野調查與居民訪談,「到處都是我們的教室」,再也不需要用體制內常見的背誦方式了。

應屆畢業的謝盈方今年才16歲,舉手投足間卻顯得早熟與穩重,從一開始與記者聯繫採訪時間、內容到後續相關資料的提供,她都是重要窗口,讓人誤以為她已經是學校的行政人員。謝盈方最喜歡的課是「社團課」,她說,目前全校學生只有41人,卻成立了7、8個社團,其中自己參加的是「媒體公關社」,大多數的媒體接待,校方都放心交代給社團成員,讓學生在一次次實作中學到珍貴的經驗。

態度比技術更重要

負責課程規劃的主任陳怡光強調,他最堅持的目標,就是在這三年內養成學生該有的學習態度,要能對自己負責,例如自己決定今天是去上課,還是校外參觀或實習,不需要請假,只要在臉書分享學習心得即可 ;沒有所謂的「補救教學」,學生如果自己覺得沒弄懂上課內容,要能主動找老師求助。到了為期十周的「學季」結束,學生會收到 一張各科pass(通過)或fail(未通過)的通知單,如果有半數以上科目都展現不出足夠的學習動機,可能就要接受輔導轉學,再去尋找另一片天空。

陳怡光坦承,一個學季下來發現許多理想與現實的落差,目前還在邊做邊學當中 ;因為TMS是全國第一所影音實驗高職,如果能運作成功,便創造出另一個不同的可能性,未來也可以成為其他中小學生的職業試探與生涯探索基地,不止是走馬看花式的參訪,而是讓學生實際執行一個專案,體認到「做影音」跟「看影音」的不同,「原本這是12歲就該做的事,我們現在卻都等到孩子18歲才來做」。

TMS實驗的,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精神,能為體制內外帶來多大的改變,值得拭目以待。

★教育新知不漏接!立即加入教育家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