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崇德國小:拆掉遊具,立霧山下就有最美樂園

立霧山腳下的崇德國小,選擇拆掉人工遊具,擺上與自身原民文化有關的巨石,聽老師解說祖先的巨石傳說⋯⋯結合生活與文化的天然景色就是孩子最好的遊具。

曾千倚攝

碧草藍天、站在大石頭上及穿梭在涵洞內嬉戲的孩童們嶄露笑顏,生態池與土丘勾勒出的簡潔弧線與對面的山頭相輝映著,構築出一幅迷人的景色,這是花蓮縣立霧山腳下崇德國小專屬的美景。

「美不一定是想著添加新的東西,珍惜眼前所擁有的,也可以是另一種簡單的美。」美感教育要影響的不只是孩子,大人們的觀念也要改變,花蓮崇德國小校長黃麗花望著和原初想像截然不同的校園美感環境工程,如此說著。

崇德國小位在臺九線蘇花公路,臺北往花東的必經之路上,背山面海,鄰近清水斷崖,學校近百位學生,幾乎都是太魯閣族。

黃麗花來崇德第二年,一開始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學生下課都不出來玩。原來,塑膠遊具壞掉多年沒有經費處理,占據操場一隅,加上學生們欠缺學習動機,下課經常在罰寫作業中度過,她想要打造更好玩的遊戲空間,激勵孩子出來活動。

抬頭就能看到翠綠山頭

「當初想像的『美感環境』,就是拆掉舊遊具,換成新的溜滑梯。」黃麗花以校內一顆受贈的三十噸天然巨石做為美感的介入點,上頭刻有「TKijig(太魯閣族語:崇德)」字樣,代表校園文化意象,希望在周邊增設新的遊樂設施,提案卻被教育部校園美感環境計畫審查委員否決,建議重新思考融合自然環境與在地文化的美感營造。

就這樣,計劃從塑膠溜滑梯,改成原住民風格的樹屋、有編織紋理的彩虹鞦韆繩等,但仍難以跳脫人工設施的框架。

「為什麼大家都喜歡來鄉下?因為這裡有大自然之美。」一度想放棄計劃申請,黃麗花重新回想著,自己在臺北教了十幾年書,第一次來到花蓮的心情。望著校內舉目可見的立霧山,翠綠的山頭透露靜謐的美好,這也是孕育著太魯閣族先人們成長的環境,但每天身處其中的師生們卻很少仔細看過這座山、仰望山頂上的雲朵。她決定將校園美感的體驗轉向自然,引導孩子們體認眼前的無價之寶。

遊樂園也是民族教育空間

以兒童尺寸改造的天然遊樂場,土丘與大石頭的天然滑梯,漂流木打造的躺椅,在一動一靜中,讓孩子們認識自身文化,望向眼前最美景色(曾千倚攝影)

在臺中教育大學「校園美感環境再造計畫」輔導團的協助下,名為「時光夢想機」的新空間誕生。原有的巨石被移往新造的土丘之上,能讓孩子倚靠坐臥,形成天然的滑梯;可攀爬、可穿梭其中的涵洞,則是孩子可躲藏、講悄悄話的祕密基地。右側是由木雕藝術家以檜木的漂流木打造的躺椅,可讓兩個孩子躺臥上方,一旁的線性椅座,讓父母或老師可以陪伴著孩子,在聞嗅著檜木芬芳的同時,也能望向高山白雲,或滿天星光。

記者到訪的這天,剛好是工程完成驗收日,第一天開放讓校內學童使用。只見孩子們不斷發明新玩法,有人把大石頭當溜滑梯溜,也有人從土丘各面的不同坡度上翻滾下來。「這比以前的溜滑梯還刺激,」小二生胡捷克興奮說。

有孩子發現躺椅上刻印著淡淡的人形圖案,這是學生江振宇的作品。他說,施工完成前,老師曾在美術課時,要大家想像未來躺在這裡的模樣,「以後真的可以在這裡作夢了!」

黃麗花也說,這個區域也是最佳的民族教育場域,包括母語教學、講述太魯閣族的巨石傳說、太魯閣族祖先遷徙的路徑等,未來都可以拉到這個地方來上課。

什麼才是美感的環境?從這群孩子們臉上的笑容,在他們身上得以更認識自身文化的自信中,已經有了最好的答案。

★教育新知不漏接!立即加入教育家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