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藝能班 串起學習與部落

【記者黃文鈴台北報導】一條白色百步蛇自陶壺緩緩升起,燦爛的太陽正照耀著大地。這幅象徵生命的刺繡作品是內埔農工「原住民藝能課程」學生以排灣族傳統刺繡工法繡成。 

(上圖)國立內埔農工結合在地資源規劃系列主題,包括原民木雕、陶壺禮器製作及琉璃珠編結藝術,引導學生守護先人的智慧。(圖文/姜林佑)

刺繡老師蔣梅貞是屏東來義鄉排灣族人,她將祖先流傳下來的繡法,搭配現代鎖鏈繡、輪廓繡等,讓學生以圖騰為元素創作,甚至搭配學生親手燒製的琉璃珠,做出時尚又不失原味的作品。

教育部第7班「適性揚才列車」主角是屏東縣內埔鄉內埔農工,自民國97學年度開始辦理「高職優質化」計劃,6年來共獲教育部補助2千3百多萬元。多年來與鄰近德文部落合作發展出「內農咖啡」,更於校內開設「堆高機」課程,協助學生取得堆高機證照,讓就業更有本錢。

20日記者會上,內埔農工帶來許多原住民藝能專班學生的作品,包括皮雕、木雕、刺繡、編織、陶藝品等,學生現場串起一顆顆手工琉璃珠與陶珠。來自三地門鄉安坡部落的林宇晨解釋,製作琉璃珠得一手握著玻璃棒,放在瓦斯燭台讓其熔化,並同時在白色珠子上畫出不同圖樣,也因為手工燒製,每一顆珠子都獨一無二。

排灣族學生江媛艾正低頭專注地將琉璃珠穿過皮線,她說,校內的綜合高中學生高一會參訪學校各學程,當初她看見學長姐在捏陶,覺得很有趣,便於高二加入「原住民藝能學程」。

「原住民藝能學程」馮志正已任教陶藝與木雕6年,學生多來自臨近瑪家鄉、三地門鄉與霧台鄉的排灣與魯凱族,希望讓學習與部落間產生連結。(圖文/姜林佑)

不知從哪來 怎麼能做出動人作品

「原住民藝能學程」的學生大多來自臨近瑪家鄉、三地門鄉與霧台鄉的排灣族與魯凱族。負責教導陶藝與木雕的馮志正,已在此任教6年。他看見部落的孩子出外求學或就業,因為與部落少了連結,容易跌跌撞撞找不到方向。在馮志正的課程裡,規定學生得從理論開始學習,並非拿起一把刻刀就埋頭創作。「假設你不了解自己從哪來,要怎麼做出感動人的東西?」馮志正要求學生回到自己的部落,向老人家請教族裡的傳說,一來孩子有機會說母語,二來老人家得以傳授智慧,覺得受到尊重,孩子因為了解自己的文化也更有自信。

國立內埔農工李易萱的巧手刺繡功力非凡不容小覷,曾參加全國家事類科技藝競賽獲得手工藝組術科比賽金手獎第一名。(圖文/姜林佑)

校園裝置藝術立體刺繡與緞帶刺繡,培養學生耐心與毅力,更能發掘學生巧思。(圖文/姜林佑)

再怎麼辛苦 也要了解自己的文化

林宇晨指著身上父親流傳給他的傳統禮服說,自己回去問vuvu(祖母)如何刺出上頭美麗的圖紋,不但和vuvu的語言不通,更挨罵:「男生怎麼會學這個?」他說,很少年輕人會想學傳統刺繡,不但一件衣服最快得花一年才能完成,相當耗時,縝密的繡工也非常耗眼力。但他認為,「沒有辦法啊,傳統沒有人要傳承」,再辛苦也得了解自己的文化。

馮志正說,創作裡傳統的元素來自於部落,但學生們融合新與舊,產生新的文創,而不是一味重複製作原住民給人刻板印象的作品。他認為,原住民藝能學程是在做打底的工作,目的是讓學生畢業後有工作,不論是在部落裡養活自己或邁向視覺藝術系所的升學之路。

內埔農工兩位同學潘啟誠(右)、陳鈺茹(左)是學校拳擊選手,國立內埔農工目前培育有6位國手的TOP拳擊手,在國內及亞洲區都有相當好的成績。(圖文/姜林佑)

參考資料來源:2013-11-20 22:03台灣立報

★教育新知不漏接!立即加入教育家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