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師大教評教評中心的專業補救教學,「教得少、教得慢、教得具體」,讓板橋國中飽受學習挫折的孩子,融入課堂,長出「我可以」的自信心。
老師幫助我找到自己的學習方式,用朗讀、感受去理解課文,我感到很快樂。」板橋國中八年級的小鈴(化名),從小成績就不好,也沒有補過習,是典型「教室裡的客人」。
這學期,她的成績明顯進步了,數學考試從十幾分進步到三十幾分,英文從四十幾分進步到七十幾分,「國文差一分就及格了,」小鈴坐在記者面前,表情靦腆,鼓起勇氣吐出藏在心裡的感謝:「我很感謝老師,他們平常上課很辛苦,第八節還要來教我們。」
小鈴從七年級下學期開始參加學校的補救教學,每天傍晚,她和其他五位同學會來上國文、英文、數學三科。不到一年,小鈴已經在上次測試達標,不需要繼續補救。
改變評量,八十分變家常便飯
會到這個班級上補救教學課的,都是從小飽受學習挫折、不知「學會」為何物的學生。
但是記者到訪當天,看到的卻是「每個學生都在學習」的課堂。上課的是的國文代課老師洪國峰,學生們依著老師的指示朗讀課文、回答提問,跟著上課節奏,沒有人發呆。記者問學生:「你們白天的課也這麼投入嗎?」他們有人低下頭、有人別過頭、有人傻傻笑著。其中上課最踴躍答題的陳思瑜搖搖頭,說她在原班上課不會出聲,可是「在這邊有信任呀!」
相較於白天的課,補救教學的課教得少、教得慢、教得具體,學生因此有神奇轉變。
已經退休、任教數學科的老師林景弘說明,這些孩子雖然已經八年級,「但學生看到題目『3X-X』,他會回答三,所以你要換個方式問,三個減一個,他就知道是兩個。」林景弘上課隨時提問,點學生上來寫題目,確認每個孩子都學會。
評量也依著孩子的程度設計,只要上課跟著老師節奏,拿八十分以上是基本。這個「高分」可能是學生在白天課堂裡沒拿過的。
定期研習,退休老師也一起來
在國內,多數國中小都會開設補救教學班,這個班可以簡單開,讓學生寫寫作業、不鬧事就好;也有學校大費周章,讓每天例行的這兩堂課「得之不易」。
板橋國中的補救教學,任課老師每個月都要去台師大參加整天研習,學更適合學習低成就學生的教材與教法。即使是有四十年教學資歷的退休老師林景弘,也為了教授這些孩子,和新手老師一樣,每個月去研習。
這套教材教法,是台師大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簡稱「台師大教評中心」)專為學習低成就學生所設計。計畫負責人台師大教育學系教授甄曉蘭,談起當初大家的起心動念:「學生的學習落差已經大到我們覺得不得不做,這些退休老師都是用做志工的心情,想來替這些孩子做些事。」
補出自信,回饋到白天課堂裡
在國中做補救教學比起國小更為艱難。學生累積了長時間的學習挫折,沒有學習動機和習慣,到了青少年才要「從頭學起」也拉不下臉,所以學習成效比國小更不明顯。「還是要做呀!雖然進步有限,可是你回頭去看程度相同、但沒來上課的學生,他是以一種急遽下降的速度在退步,」團隊成員、台師大特教學系教授洪儷瑜說。
實際執行教學的國中老師其實都很「務實」,「補救教學很難在短時間提升學生學力,」洪國峰說,他是抱持著「一定會有挫折的心情來教」,珍視學生每一個微小的進步,「他們練習好好上課、提升學習動機,也很重要。」
「我上這個班,學到最多的是耐性,」林景弘哈哈大笑,「我不氣學生學不會,用各種方法慢慢教,引起他們寫、學的意願。起碼學生開始喜歡數學了!」
孩子也感受到老師的努力,有爭氣的表現:喜歡來上課、積極參與課堂,甚至將「我可以」的學習成就帶回白天的學習。
才加入兩個多月的小瑜(化名)說,上課後,班上老師都覺得她有了神奇的改變:上課更認真,每科成績都進步了。小瑜接著跟記者細數她在心裡為每科成績訂的標準,這是她當學生那麼久,首次在乎自己的表現、為自己訂努力目標。
對國中孩子來說,成績不僅是成績,也是他們「有能力學、有能力追求更好未來」的允諾。在一個充滿教育熱忱與教學專業的補救教學課堂,老師將這允諾的能力,交到孩子的手裡。
延伸推薦
台師大教評中心補救教學團隊簡介
該團隊是由台師大教育學系教授甄曉蘭擔任計畫召集,於2010~2012年在發聯科技教育基金會贊助下,動員10多名教授、40多名國中在職或退休教師,為6,000多名國中學生進行學習診斷,根據學習低成就學生,研發有實證基礎的國中國文科及數學科補救教學教材。本學年度開始擴大推廣教材,目前計有台北市、新北市、宜蘭縣、屏東縣及世界展望會參與。
目前合作模式是由縣市政府和團隊簽約,經費及行政支援由縣市政府提供,團隊協助教師增進補救教學專業,有興趣者可洽尋該中心李小姐(02-7734-3675、fish11092046@ntnu.edu.tw)。
資料來源:2014-01親子天下雜誌53期
★教育新知不漏接!立即加入教育家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