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山區有木國小,優質課程吸引市區家長 40個家庭爭20個新生名額

▲為了保護螢火蟲,孩子們賞螢時手電筒都蓋上了紅黃玻璃紙。有木國小從2006年發展架構清楚的特色課程,其中更因地利之便,每年四月更會有夜宿學校的賞螢課。楊煥世攝

少子化讓各個縣市大減幾百班,新北市甚至有偏遠小學新生名額掛零。然而,在新北的淡海、林口、北大3個重劃特區班數不減反增,更有偏鄉小學因長期耕耘大打特色課程招生,不僅做出得兩次金質獎的課程,更吸引市區家長上山排隊抽籤搶名額!

陰灰的雲氣直逼附近綿延山頭,緊接地面大片高樓起的新住宅社區房明亮色塊映入眼簾,一下國道三號,三峽出口,到了臺北大學特定區。這個1997年開始建造的新興社區,10幾年來增加1萬5千多人,讓擁有90%丘陵地、曾因砂石淤積港口商貿停擺而人口大量外移的沒落市鎮,再度有了人氣。

人口起落不僅衝擊當地發展,更讓坐落丘陵間的山上小校生源銳減,2000年左右,裁併校是三峽「有五角聯盟(有木國小、五寮國小、插角國小)」山間3校的共同危機。然而,這3個教學團隊並沒有坐以待斃,在大家教改還陷於執著觀望循環時,他們即著手發展課程,反倒讓學校地理環境位置成了優勢,吸引更多家庭跨區擇校,近幾年還傳出有家長上山露營、排隊搶新生名額的景觀。

「有五角聯盟」當中,離市鎮最遠的有木國小,離市區半小時車程,全校人數曾剩40人(低於50人面臨裁併校),2006年教學團隊研發特色課程,吸引外地學生就讀,截至去年僅10%是有木里本地生,最遠的甚至來自板橋和桃園大溪。8年來新生人數逐年增加,去年甚至由40個家庭競爭20個新生名額(戶籍地、在校生手足依序登記,餘額則開放登記抽籤)。龍年,更有人口回籠設籍,光學區新生就占一半,第二順位在校生手足人數更讓招生已滿額,無餘額供開放抽籤。團隊辦學不僅受家長青睞,課程更分別在2012、2017年兩度獲教育金質獎肯定。

生存危機感,全校共備早上手

「我好想好想看螢火蟲,可是我好怕蛇!」第一次在學校過夜的一年級小朋友,既興奮又開心的講出期待又擔心的心情。採訪當天,是全校年度夜宿學校賞螢課,雖遇雨孩子們下午改在教室裡搭帳篷,但是晚上預計聽外聘講師上延伸的螢火蟲生態課、在校園內外賞螢的興奮盼望,一絲都沒有因天候不佳減少。

▲ 天候不佳,小朋友改在教室內合力搭帳篷。楊煥世攝

在有木,這樣的課程都不是曇花一現的演講或是活動體驗課,而是自2006年開始,六個年級的教學與行政團隊一起發展、不斷演變出來的學校特色。光是為了鋪陳螢火蟲季的過夜賞螢課,低年級讀繪本、中高年級在自然課裡深入了解螢火蟲、還帶入永續環境的公民意識。孩子們不僅認識校園生態環境裡的各種小夥伴,平常更知道少用清潔劑、要愛護鄰居螢火蟲的家。

歷屆的教學團隊就生態資源以及在地泰雅族瓦旦家族歷史淵源之便,如今磨練出4套課程 --漫天瓦旦傳奇、青山瓦旦螢飛、探騎瓦旦尋蹤、創客瓦旦藝境,橫跨除了國英數主科外的生活、綜合、藝文、健體、社會、自然課程,以一到五皆全天班的上課時數,配合季節,讓孩子從體驗活動課程再拉回教室內的學習。

▲ 全校師生透過特色課程了解鄰居螢火蟲,平時更落實少用清潔劑等環保行動,也讓曾經減少的螢火蟲光,再度點亮校園。楊煥世攝

這樣的課,當然無法適用制式教材。從寫教案、教材選編、學習單設計,歷屆教學團隊都一起共備,也因為偏鄉小校教師流動率大,為了傳承之利,課程架構也就更清晰,一代一代的教學團隊也才能一邊接手、一面繼續演進。「學校小,所以教學行政團隊就像一家人,六個年級老師協作共備六年同一主軸的課程、行政端就大力支持統合資源,」教務主任石怡珊到校才1年多,不僅已經能清楚介紹課程,還真切分享團隊共同化危機為目標的溫暖。

小校辦學課程觀光教學兩用

發展好課程,當然要有人欣賞,有木國小團隊不但認真做課程,在學校經營管理上,更有自己的行銷策略。

在「探騎瓦旦尋蹤」課程裡,攀岩、高空探索、單車課搖身一變,成了學校打知名度的假日營隊和生財工具。「學校假日變民宿,也是我們讓更多人認識有木的方式,」服務逾10年的總務主任吳政謀,看著學校招生的興衰,讓他看待學校管理時,多了求生存的商業思考。例如,教室設計過的防潮木頭地板讓孩子躺著午休,也讓遊客租賃打地鋪;樓梯間整面牆是尺碼分類排列的溯溪鞋、救生衣;孩子的食堂和廚房,更能讓包場的團體使用。

「開放校園」更是有木國小廣結眾緣的方式。校園裡設有一些屋棚和座椅,隨時歡迎附近健走的遊客休憩,不僅讓外人看見有木國小的樣貌,也讓學校的孩子學習應對禮貌。「除了生態,我當初經過校園,孩子都大方有禮貌跟我說『客人好』,所以我就很想讓孩子來讀!」二年級家長黃先生,笑著說起從三峽市鎮跨區擇校的原因。

九貫就玩真的,盼新課綱氛圍再升級

活動課程要落實教育意義,仰賴教師帶領學生連結教室內外學習,讓課本知識用在生活當中,而這樣強調「能力」、「素養」的課程,有木國小團隊不但已經花了10幾年發展,他們更期待再進步。

「我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夠有更好的表達能力,讓他們在課程當中的體驗化為具體,」石怡珊提到課程,不僅自信肯定這樣活動互動多的課程拉進師生、拉進團隊的距離,也更點出未來搭上新課綱精神教學設計上新的著力點。

偏鄉小校總是憂心被裁併?有木國小歷年團隊,揣著最真實的滅校危機感,齊心用力讓課程發光,讓有木國小的螢火蟲光不只吸引遊客,更替學校永續吸引連少子化都影響不了的跨區生源。

★教育新知不漏接!立即加入教育家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