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聞看網路素養教戰新教材 幫老師準備好 國小至高中職免費下載

「話說張松前往曹操處求救,熟料張松未獲禮遇,心有不甘,將曹操置於秘書處、待投稿的軍事期刊文章牢記於胸,在其biog上搶先發表….」這樣KUSO的三國故事,出現在台北市高中版資訊素養與倫理教材中,還納入時下最流行的Facebook、Plurk及Twitter。

中華民國社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張淑慧表示,科技間接造成了霸凌的多元性,孩子們在網路世界奇幻漂流,處處存在暗礁。

台北市教育局繼民國93、98年推出兩版「資訊素養與倫理」教材後,今年再與第一線教師合作研發新版教材,分別針對國小至高中職學生設計3款難易不同的課程,都納入時事或社工師在輔導學子時常遇到的個案,包括網路交友、霸凌、資安等,都成為課程一環。

召集人元培科技大學資訊管理學系教授林宜隆指出,早期的教材直接找領域專家教授來做,他們雖然懂得理念但不知道基層老師的需要,這次教材設計找現場老師指導,老師對新概念沒教授清楚,所以由教授來指導、請老師支援。

林宜隆指出,中小學生愛上網,卻不見得懂得網路禮節,也很容易誤觸網路色情陷阱。因此不僅將時事納入,還透過動畫、相聲、微電影與線上評量等方式,將整套教材做得更活潑。另外也提供網路與APP下載,方便師生隨時參考。

資訊倫理,像交通規則一樣重要

【高中職版】以「西遊記」故事貫穿教材內容,除書面資料外,編輯團隊也設計多媒體教學光碟、電子書、互動式動畫及拍攝微電影。重點著墨於呈現網路犯罪問題,即刑法第358到363條的「妨害電腦使用罪」,用過五關斬六將方式進行。

高中職版編輯成員、大安高工老師張漢民說,在高中職版的光碟片有特別附一個「家長宣導教材」,說明資訊相關的法律常識,家長往往不了解法律問題,希望讓家長能瞭解小孩的網路行為規範,適時提醒。

資訊新教材 保護自己 快樂上網

【國中版】預計8月底發表,規劃以「2017台北世大運」為架構,提供的多媒體形式,包括相聲、跨平台教學,以及線上電子書。

內容架構為一葉知秋:小故事引起學生動機。兩全其美:名詞解釋與定義,並列舉正負面案例說明。三絕韋編:下次碰到類似問題該如何解決並不觸法。四通八達:評量自我,測驗是否了解。五車腹笥:引起學生興趣後,促使其再深入探討。

國中版編輯委員之一、曾任社工員的中央警察大學助理教授張淑慧,則舉出一些現象,如4年前出現「狂讚士」,國中生在臉書說要自殺並罵某某老師豬頭,大家看到拚命「按讚」,問學生為何按讚,學生回答:「這表示我讀過了。」

曾有少年在臉書上留言「我好想死」等沮喪話語,較無法分辨事情輕重的同學卻紛紛按讚,事實上這種按讚行為恐會觸法。張淑慧說,有學生就因為這樣被以「教唆自殺」約談,被視為霸凌共犯。

她也舉例,學生不瞭解著作權:「貼文章是引用、還是全文直接貼上去?是不是貼了一些同學的照片?」張淑慧認為,希望將這類情境納入資訊素養與倫理教材中,讓學子不會因為一時不察而後悔莫及。

另外,她說,近年來因網路交友而發生的性侵害或霸凌等個案,確實較過去增加,尤其,網路霸凌很嚴重,「娘砲」、「金剛芭比」、「人妖」名詞屢見不鮮。因此這次把曾輔導的案例也納入課程中,「現在已經不能告訴孩子『不要碰』,而是該教他們碰到問題時如何面對與保護自己。」

教學生寫像樣e-mail 注意網路禮節

【國小版】主題是動物園,有10種動物作主軸說明網路禮節,以案例探討交友、購物、霸凌議題,最後是介紹雲端科技新知。

值得一提的是,中小學生寫的e-mail,充滿注音符號、別字,結尾的「881」更不知是什麼意思,常令人困擾。教材中也設計單元,要教e世代學生寫出中規中矩的伊媚兒。

另外,國小版有設置遊戲,會有虛擬獎品,讓電動玩具概念成為正面互動教材,老師也能用教材跟學生互動。

創用CC 幫老師準備好

國小版編輯成員、台北市立大學資訊科學系盧東華教授說,各學級所有教材都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行為、相同方式分享。而雖然教材APP目前只有Android系統,但iOS一樣可以用網頁版進入。他說,所有教材都會放到台北益教網的「ET家族」,紙本教材也有PDF可自行列印,全國老師可自行利用。

「資訊素養與倫理」教材以《西遊記》故事為骨幹,結合動畫、電子書與微電影,讓學生了解網路法律常識。

延伸閱讀

臺北市創新3版「資訊素養與倫理」教材網頁

資料來源:2014-2-27台灣立報

★教育新知不漏接!立即加入教育家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