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素養的教學實務分享——新竹六家高中盧宜含

學生明明有在聽,卻抓不到重點,老師若不寫黑板,他們的筆記就一片空白,這是怎麼回事?新竹縣立六家高中老師盧宜含認為,這是聆聽素養出了問題。透過教師社群的教案研發,她正努力將聆聽素養一步步落實在學校的課堂中。

新竹縣立六家高中老師盧宜含

聆聽課程應該是生活和學科雙管齊下

盧宜含之前在彰化任教時,就發現學生聽課常常抓不到重點,50分鐘的課上完,若自己沒寫黑板,學生的筆記就是一片空白。疫情爆發後,學校改為線上課程,狀況一樣沒改善,後來她借了平板電腦,把每個重點都寫下來,學生們的筆記才有了內容。

隔年,她調到新竹任教,發現狀況也是一樣,學生不但在課程重點的能力需要加強,就連在生活上交待事情時,有時也無法將一件事完整的聽完,常常是只聽一半,或是根本沒在注意聽。若是聽不懂話,或是不知談話的內容重點,長久下來將對學習產生障礙。

2020年,盧宜含於臺師大國文系在職進修時,看到指導老師鍾宗憲教授在設計聆聽素養的教案,覺得有趣,因而有了在課堂實踐的想法。她認為聆聽課程應該是生活和學科雙管齊下,能聽得懂指令和廣播,也能聽得懂長篇文章;要能快速抓到重點,更要實用和生活化。

從「生活聆聽」到「專業聆聽」

於是,110學年度上學期開始,盧宜含利用高二每週一次的多元選修課,開設了「中文聽力」課程,上學期由社會組學生選修,下學期則由自然組學生選修。課程內容由盧宜含與5位老師共同設計,分為初階、中階及高階。

初階為「生活聆聽」,讓學生練習專心聆聽生活中的聲音,例如月臺廣播、蟲鳴鳥叫、生活對話等,能聆聽訊息並理解內容,分辨所聽內容的聲情表達,並詮釋聆聽的內容,最後依據聆聽內容撰寫基本劇情大綱。

中階為「辨別聆聽」,學習在職場及各種場域中判斷他人情緒與環境情勢,仍屬於生活聆聽訓練,要懂得聽出弦外之音。課程最後為3分鐘廣播劇的實作與聆聽鑑賞成果發表。

高階則為「專業內容聆聽」,練習在專業場域中掌握高知識含量的重點,也是聽說讀寫的綜合進階表現。例如一段TED演說,學生們要能依據聆聽筆記關鍵字詞句、說出大意,並能依據聆聽條例重點。課程最後也會安排成果發表。

盧宜含表示,「聽」和「說」其實是一體兩面,所以戲劇、廣播劇和演講的安排也是為了讓學生體會這一點。「他們上來演的時候,就會知道自己的表達和音量情緒到底有沒有讓別人聽懂,需要揣摩角色個性情緒,讓臺上臺下一起感受,說的人和聽的人都要專心。」

初階和中階的成果發表採小組方式進行,待學生熟悉之後,期末便要求他們全部上臺演講,必須自己寫一份3至5分鐘的講稿,內容不拘,每個人都要負責記錄,自己選題目分享,而且講稿老師會先看過。如果真的不知道要講什麼,就自我介紹,當作日後甄試的準備。盧宜含觀察,社會組同學對此活動比較有興趣,有的介紹油畫,有的介紹休閒農場,還有的從外籍配偶媽媽談到臺灣對東南亞外籍人士的歧視,令她印象深刻。

期末學生上臺演講,自行準備題目及講稿。

數據化不易,課程結果難判斷

盧宜含認為,聆聽課程目前數據化不易,課程結果難判斷成效。她在第一堂課有做前測,最後一堂演講記錄則有後測,但測量是否真的具有代表性,而能力的進步是否直接與課程相關,其實很難判斷。

不過,在過程中,她看到了學生的創意,在聆聽或演說的表現也都不錯。如廣播劇的創作,自然組的同學會去找童話故事的卡通,改寫它的旁白;社會組同學寧願自己創作劇本,表演時充滿音效,同學也聽得開心。當然,聆聽並不只有單純的「聽」,還有文字理解力的表現。例如科普文學在沒有字幕的情況下,同學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夸克」,可見基礎科學素養也會影響聆聽的效果。

對於想要實施聆聽教育的老師,盧宜含建議老師可以先看一下自己的特質。以她為例,她並非聽覺式學習的特質,而是閱讀式學習的特質,因此在找演講素材時,她必須用聽的先練習,不能看畫面的字幕,自己要能先抓到重點,才能教學生。

「聽和說一樣重要,老師也要示範如何說才清楚。」盧宜含自己是朗讀出身,所以咬字清楚,音量大,尤其是捲舌音要特別注意。她建議老師可以利用中文檢定的音檔練習或示範。

盧宜含在準備教材時,會刻意安排各種面向的內容,視學生情況做調整。例如旅遊節目、科普演講等,「聆聽不只需要文學素養,還有社會、自然等不同領域的知識,幫助我們更能快速掌握重點。」盧宜含希望藉由聆聽為出發點,透過不同的活動,一點一滴的累積能力,為學生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