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改造王|看了都想去上學,這麼漂亮的學校通通在臺灣

「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是臺灣史上設計與教育體系的首度跨領域合作。自2019年啟動,今年已來到第3年,從「學美.美學1.0」到「學美.美學3.0」,帶給大家更多的美感、更多的期待、更多的精彩校園改造案例!

你看得出來,這是公立國小的川堂嗎?圖為花蓮縣明禮國小改造後的川堂。

教室格局方正、牆壁充滿鞋印、指標燙金標楷體,是我們記憶中常見的校園風景。然而,學校不只有單單一種樣貌,當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走進學校,校園也能是美麗的打卡景點!

校園是孩子們一天之中待最久的場域,不僅是學習課本上的知識,校園環境一花一木和學習及美感培養有密切關係。然而,許多學校經過數十年的洗禮,常存在著歷史痕跡:牆面斑駁、電線外露、佈告欄陳舊、動線指標紊亂、掃具擺放規劃有待加強等。

看見這樣的問題,教育部和台灣設計研究院共同開啟「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在172所提出申請的學校中,專業設計團隊共進入9所學校,各針對一個部分完成改造。利用「少即是多」減法設計的概念,讓美學融入校園。保留必要的物件,去除不美觀,空間就搖身一變,成為簡潔、俐落又符合孩子需求的校園美景!

花蓮明禮國小川堂改造

Before

川堂是孩子們上放學的必經地點,偶而也是學校舉辦活動的場地。原本明禮國小利用樹木作為穿堂的包裝,然而因為建校超過百年,且多次受到地震侵襲,結構已經老舊,需要整理與翻新。

花蓮明禮國小川堂改造的前後比較。

After

延續原來的樹木概念,設計團隊用流暢的線條和暖黃色系大色塊取代生硬的稜角,更凸顯了樹枝不規則又彎曲的樣態,走進穿堂也像是走進神秘樹洞,孩子能在這裡嬉戲,老師也能在這裡進行活動。鮮明的色彩,也為川堂增添活潑的氣氛。

校歌和美感校園設計融合後,更貼近孩子,成為童趣的風景。

溫暖的燈光打亮木質看板欄位,展示孩子的作品或是校園宣導時也更有溫度。

雲林山峰華德福國小 司令臺改造

Before

山峰華德福國小自從轉型之後,象徵權威的司令臺失去功能,由於法規限制,現階段無法拆除而漸漸被遺落在校園中。

雲林山峰華德福國小司令臺改造的前後比較。

After

結合在地特色動物「大冠鷲」,設計團隊將司令臺想像成一隻展翅的大鳥,孩子們在其中玩耍跑跳,也像是被保護在牠的羽翼之下。新落成的司令臺,不再是校園中的龐然大物,而是一隻在操場上自在休息的挺拔鳥兒!

轉型後的司令臺,搭上了攀岩牆,除了遊戲場中的溜滑梯,孩子有更多遊玩選擇。

新北市北港國小 教室改造 

Before

教室內天外有天,北港國小教室後方隱身著一個「備課室」!早期,老師們常用來作為教具擺放空間,如今科技教具發展有成,電腦、平板、投影機取代教具,而備課室也漸漸失去了它的功能,成為了雜物倉庫。

新北市北港國小教室改造的前後比較。

After

一改傳統教室的結構,設計團隊去除長3公尺的黑板,改為「無邊際」黑板,讓孩子們能自由地大面積塗鴉,老師也不必因為黑板空間不足,影響到板書的版面。

原本用來堆放教具的備課室也一改面貌,成為閃亮舞臺!表演課、音樂課老師的教學場域不再只是黑板前方,多了備課室新選擇。除此之外,備課室也變成孩子的秘密基地,能在下課時在裡頭玩耍、談心。

無邊界黑板讓老師不受版面限制,孩子也能在下課時用粉筆盡情揮灑創意。

臺南新東國小 餐廳改造 

Before

新東國小已經有數十年歷史,餐廳看起來較有年代感。原本使用傳統大紅圓桌配上四腳圓鐵椅,再加上日光燈照明和旋轉吊扇,新東國小的學生餐廳,與一般教室差異僅在桌椅的不同。

臺南新東國小餐廳改造的前後比較。

After

走進改造後的新東國小學生餐廳彷彿置身北歐咖啡廳!以純白色作為空間色系,用木製方桌與圓椅取代原本的桌椅,走道上再放置房屋形狀配餐檯,師生可以擺放菜桶、湯桶,也可作為其他用途。

施工前期,團隊發現餐廳內一面推廣食農教育的復古壁畫,在翻新的過程中也特地保留,讓新的風格能奠基在新東國小的歷史之上。

而餐廳可以不只是餐廳,由於地處偏遠地區,校方期待餐廳能發展更多功能。除了是吃飯時間師生交流的場域,新的餐廳下課後還能作為課後輔導的空間、舉辦活動的場地。

保留原有壁畫,新東國小餐廳新舊合璧的風格新穎也不突兀。

在新餐廳裡,不變的是孩子期待午餐的心情。

苗栗豐林國小 中廊改造

Before 

在校園中不難見到制式型中廊,以磁磚或是石頭鋪成地板,綠底鐵製櫥窗的佈告欄是共同記憶,豐林國小也不例外。這裡是下雨時豐林國小孩子唯一的半戶外活動空間,孩子長期這裡蹦蹦跳跳,校長、老師們期待這樣重要的空間,能跳脫傳統呈現不同樣貌。

苗栗豐林國小中廊改造的前後比較。

After 

拆除鐵製佈告欄,刷上白色牆面,裝上圓弧形木造櫥窗,設計團隊把中廊改造成藝廊!孩子們的作品經由木造櫥窗上的燈光照明,顯得更明亮、優雅也充滿童趣。

重新鋪上軟材質地板後再刷上漸層綠色,設計團隊將操場風景一路延伸到中廊,孩子們能自在跑跳、翻滾,不怕跌倒受傷。同時,中廊盡頭也種植一顆綠樹,將山林環境帶入校園之中,展現自然的整體性。

改造後的豐林國小中廊,以純白色為底,更顯得明亮。

中廊不僅是孩子們跑跳活動的空間,也能自在的躺著聊天。

圓弧形的櫥窗設計,讓佈告欄不再生硬,多了一分藝廊氣息。

新竹竹東高中 指標系統改造

Before

新竹竹東高中校園位於山坡,建築物散落在坡地上,若缺乏清楚的指標,訪客們可能會搞混樓層和方向,在校園中「迷路」。同時,設計師發現學校裡的指標顏色多樣且和自然環境衝突,造成突兀感。不明確的方向、不統一的形式,易讓訪客茫然。

新竹竹東高中指標系統改造前後比較。

After

設計團隊將指標系統改為兩種形式:直式招牌和指標。直式招牌依著山坡地形標示著每一階層的空間指示,指標則明確指出每一棟樓的方向。另外,為了減少突兀感,也特別選用與週遭環境類似的色系:灰色、白色等。新的指標系統,讓訪客再也不會迷失方向,也提升了校園內整體的舒適度。

新指標使用白底設計,與環境融合成一體,發揮功能也不搶眼。

新的指標系統,讓訪客再也不會迷失方向,也提升了校園內整體的舒適度。

新的指標示意,特別選用與週遭環境類似的色系。

屏東大同高中 外掃具空間、回收站改造 

Before

如同其他學校,大同高中原本也將掃具、回收桶置於教室外走廊上。開放的掃具放置空間,讓環境看起來缺乏美觀。回收桶無桶蓋,容量也有所限制,常使得回收物超出桶外,可能造成衛生問題。

屏東大同高中 外掃具空間、回收站改造前後比較。 

After

為了讓教室內外更顯得整齊乾淨,設計團隊將掃具放置空間移到室外,獨立規劃出掃具專屬的「家」。孩子們直接在外掃區取用掃具,打掃完再將歸位,減少走廊上擺放掃具而夾窄的問題。

同時,設計團隊也依照回收量重新規劃垃圾分類和回收空間,將不同分類的回收桶,統整成五個班級共用的大回收站,讓環境看起來更加整潔舒適!

掃具放置在外掃區,讓教室走廊空間更寬敞也不堆積沙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