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零點計畫(Project Zero)共同主持人大衛.柏金斯(David Perkins)曾說,啟動靈活思考力的有效方法,就在於「觀看藝術」。賞識思維(Artful Thinking)如同思考的羅盤,重點不在於藝術或繪畫技法,「大腦思考的路徑與方法」才是核心與精髓。長期在臺灣推動美感藝術教育計畫的李宜蓁老師,將自己的帶領經驗收錄在《ARTFUL THINKING 激發孩子潛能的哈佛名畫思考課》一書中,並分享她對「賞識思維」的看法:
See More ART創辦人李宜蓁
我曾為女兒自製布書,介紹米開朗基羅的名畫與故事,因此受到幼兒園園長邀請,為小朋友說故事。然而,第一次上場擔任說故事老師,最後卻以挫敗收場。
之前,不論我如何跟教育現場的老師闡述讓孩子從小欣賞「美」的重要性,他們都認同我的想法,但卻鮮少有人敢去嘗試教一群3 ∼ 5歲、充滿好奇心的幼童「看名畫」。當時,離開職場的我把握機會親自上陣,同時練習說故事的能力。沒想到,故事講不到10分鐘,這些耐性有限、愛四處探索的幼童,毫不留情面的在我眼前走掉了。
讓「看」的教育先行於「聽」
我發現,幼童無法長時間關注無法吸引他們的東西。有了幾次實戰經驗後,激起了我好勝的戰鬥力,回去不斷調整說故事的方式,經由一次次修正,終於找到了順利可行的方法。
在程序上,我做的最大調整,就是讓「看」先行於「聽」,同時結合許多元素:例如在故事進中配上音樂、使用可活動的人偶及道具、邀請孩子上臺按圖索驥尋找故事中的人物,加上安排畫中人物正在從事的活動,讓孩子一起參與。
這種以孩子為主體的設計說故事方式,終於讓我可以從原本只能講20分鐘,慢慢拉長至30分鐘,最後達到50分鐘全部完成。
從觀賞名畫、進行活動,再到互相對話,孩子們藉由觀察,開始對名畫產生熟悉感,接著聽到畫中的故事,然後跟畫中世界產生了連結。
賞識思維的優點在於「簡單」又有「效率」。因為教學目的清楚,所有的觀看練習都倒回一個「思考稟性」上,老師只要清楚這堂課要養成什麼核心素養項目,然後選擇一個正確的「思考稟性」和對的「思考路徑」,就可以收到一定成效。
賞識思維的課程則是以「學生」為主體,就像108課綱中的願景:「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學生必須親自參與所有活動,老師不必成為一人撐全場的獨角,而是轉變為「引導者」。
這種藉由邀請一同觀賞藝術的方式,很容易改變傳統的師生關係。
傳統習慣把知識傳遞放在前面,賞識思維則是把「知識」放在後面,把「觀察畫作」放在前面,然後套用一個思考路徑,開啟與學生的對話,這種做法可以補足傳統教學欠缺,也讓學生多發表意見,讓師生間產生多一些對話空間。
只要教學目的沒有跑掉,那麼在這一堂課上,學生仔細觀察、努力思考、開啟對話、提出問題, 最後由老師以知識與省思收尾。
賞識思維的3+6框架
把課堂時間留給學生
調整了課堂時間,老師仍保有原本教學,學生卻多出練習觀看、思考、對話、發問及團隊合作的時間,從中打磨出的能力,都是學生可以帶走的。
引導者必定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回應」,但很多人會忘記。引導者必須秉持中立且客觀的心情面對所有回饋。當我們在看〈阿諾菲尼的婚禮〉這幅畫時,在1分鐘觀察後,我問學生:「你看到什麼?」某位學生說:「我看到很大的鼻孔。」這個答案立刻引來眾人大笑,包括我。我看見站在後排的導師面容一沉,我則選擇用中立的態度檢視孩子的回饋,隨即說: 「嘉許你 !你的觀察很獨特、有趣。確實,因為他是義大利人,他們的鼻子特徵很明顯。」
對我來說,這個孩子的眼光非常銳利,很快抓到不同人種的面相特徵。老師正向且虛心的回應,讓學生馬上感到「啊!我抓到重點了!」的開心,也增加了自我認同的自信心。這種回應比口頭隨意說出的「好棒!」還要讓孩子感到鼓舞。
再回應到108課綱的「讓歷史成為培養新世代公民素養的重要學科」,看畫,其實是一個最容易進入歷史的方式,它沒有學經歷、文字、認知能力的限制,就能看到人生百態、風土民情及世界歷史。
(完整文章請見《ARTFUL THINKING 激發孩子潛能的哈佛名畫思考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