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藝術背景也能入門,善用圖像思考鍛鍊孩子素養力

「當老師、家長都不是藝術本科系,會有足夠的能力操作賞識思維,並且正確引導孩子嗎?」長期推動美感藝術教育計畫的李宜蓁認為,Artful Thinking賞識思維著重的並非藝術知識,而是經由藝術這項媒介,讓親子開啟有效對話,達到練習思考目的。

盧家珍攝

「當老師、家長都不是藝術本科系,會有足夠的能力操作賞識思維,並且正確引導孩子嗎?」這是很多師長常提出的問題。

名畫只是一個使用策略,最後要形塑的是「心靈對話的功力」。在我們一堂40分鐘的課程裡,其實有25分鐘都在和學生對話,真正的藝術知識只佔10分鐘。10 分鐘的知識量,只要Google就能找到,所以家長與其擔心用圖像來和孩子展開對話,不如關注真正的重點─如何用圖像來「促進」對話。

該關注的不是藝術知識,而是引導技巧

這裡的對話不是毫無邊際的隨意聊天,在賞識思維系統裡,對話必須「有效」,因為有效的對話才具啟發性。

我們操練的既不是藝術知識,也不是繪畫技巧,而是經由藝術品這項媒介,讓親子開啟有效對話,達到練習思考的目的。

選擇藝術畫作為媒介,是因為每一幅畫作都是時空膠囊,裡面可以探討的議題比想像還多。當我們嘗試跟孩子談到「生老病死」,聽起來就覺得好沉重、好悽慘;如果換個方式,選擇帶孩子去看一幅藝術畫作,畫中出現3張臉:一個年輕、一個壯年、一個老年,只要看仔細觀察畫中人臉的細微表情,便可將生硬又遙遠的議題,慢慢具象化,轉為對生命階段的體悟。

給一個機會,挑戰比爾蓋茲的眼光

我也常常鼓勵或要求老師「勇於挑戰」,面對比較被動或想以簡單提問混過去的學生,去挑戰他們,用「給你自己一個機會,去挑戰比爾蓋茲的眼光」話語激勵他們回到觀察、思考之中,看到不一樣的東西,問出更具新意的問題。

越小的孩子在「觀察與提問」上都是高手,我曾在創作「樂讀名畫美術館:3 ∼ 8 歲孩子的第一個西洋美術史」Podcast時,一度卡在西班牙畫家維拉斯奎茲的作品〈侍女〉(標題「國王貴族有錢人」這一集)。這是一幅我看得再熟悉不過的畫作,正因如此,我花了很久時間卻找不出還有哪些「新」東西可以編成故事,我只好向幼小的女兒求助。

女兒看了畫,然後問我:「為什麼旁邊那個女僕手要張開擺成這種弧形?」這個問題突然點亮了我腦中的燈泡,我心想:「對啊,擺成這樣的目的是什麼?」從這個提問,很快讓我拉出了一個宮廷屈膝禮的故事軸線。

諾貝爾經濟學得主丹尼爾.康納曼在暢銷書《快思慢想》中提到,我們有兩個系統在主宰著思考與決策,快的叫「系統一」,就是各種直覺的思考,它是整個自動化的心智活動,包括知覺和記憶,「直覺就是辨識,不多也不少。」他說。慢的叫「系統二」,是要花力氣去思考的,通常在系統一失敗後,系統二才會上場。

在賞識思維中,「觀看畫作」是系統一,「使用思考路徑」是系統二。在無噪音、無電視螢幕、無過度包裝的資訊中,只要一幅畫,一條對的思考路徑,大人可以隨時和孩子展開對話。

透過孩子的眼睛,看到孩子思考與不思考的歷程,你會發現這樣沒有包袱的看畫真的非常有趣。

掌握關鍵30 分鐘,累積親子核心素養

影響一個孩子成長和教育的包括家庭、學校、社群與社會制度,若要孩子正向發展,這些「環境因素」一個也不能少。隨著科技進步、環境變遷,世界的複雜性連大人都有點吃不消。但回歸到單純面來說,起碼我們還可以掌握在家庭中和孩子良性互動的品質,時間不需多,每天30分鐘,掌握關鍵提問、關鍵對話、翻轉關鍵思維,日積月累,就能幫孩子累積核心素養的好幾桶金,以備面對未來之需。

當然,賞識思維絕不是唯一的思考方式系統,針對許多孩子看到很多文字就讀不下去的情況,圖像可以是一個潤滑劑,比較容易重新開展對話。

如果親子能夠透過有系統的藝術鑑賞方法得到更多觀點,也就能在既存的事物中發現新價值,也就是創意的起點了。

(完整文章請見《ARTFUL THINKING 激發孩子潛能的哈佛名畫思考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