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教學的力量:化解課堂困境,當個不怕失敗的教師

教育學博士、「華人無國界教師學會」創辦人王淑俐

「這世上沒有天生的好老師,只要不怕失敗,什麼問題都可以迎刃化解。」

教育學博士、「華人無國界教師學會」創辦人王淑俐說,自己成長於師範教育公費的年代,畢業後直接分發至國中任教,對於喜歡教書的她來說,應是「完美的人生」,後來卻發現「是更加痛苦及隨後的更加美好」,因為會遭遇許多教學挑戰、難關與考驗。大家都想當「好老師」,怎樣才算已經合格?若學生沒有好表現時,老師難道要放棄不教嗎?以下即是王淑俐博士以自身的經驗,提供老師們「正向教學」的力量:

《王牌教師的教學力》一書作者道格.勒莫夫(Doug Lemov)建議老師要「正向表達」,「用正面、有建設性的方式介入,糾正學生的行為。」為什麼要正向?因為老師容易將錯誤行為歸咎於負面意圖,例如分心、練習不足或誤解。道格.勒莫夫提醒,除非我們確定學生是故意的,否則公開討論這些行為時應保持正面態度,讓學生知道你認為他已經嘗試或願意嘗試你的要求。書中舉了兩個例子:

例一:「還有三位同學沒看著我,如果你是那三位同學,請趕快看著我。還有兩位同學沒有看著我。我們就快做到了。謝謝你。」

例二:「還有三位同學沒有看著我,而且還有一位同學似乎沒聽懂我的指示。有四位同學沒看著我。有些人好像沒在聽我說話。各位我在等你們看著我。如果有必要我會罰你們。」

想一想,哪種說法較常聽到?上述的例一,一切似乎都往正確的方向發展,因為老師敘述了自己的指令,與學生遵守指令之後逐漸進步的過程。老師讓學生注意班上遵守指令的情況,學生較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例二,一開始學生就感受到老師的擔憂與軟弱,並可以預料到最後一定有不開心的結局。因為每件事都是錯誤的,而且每況愈下。

道格.勒莫夫建議要小心區分讚美與肯定,學生達成教師期望時要「肯定」其表現,學生超越期望、有卓越表現時要給予「讚美」。給予肯定時可簡單描述學生的成就,或只是一句「謝謝」即可。如:「約翰,你有準時為課堂做好準備喔!」頻繁的讚美反而讓學生認為他們表現不好,老師才要讚美。學生可能將廉價的讚美視為失敗象徵,而不是成功的獎勵。

正面、有建設性的表達方式

我的恩師賈馥茗很善於溝通,她認為與學生溝通要「多誇獎,少批評及指責」。因為學生的差異大,要多用鼓勵、獎勵的方式,把命令變成與他「商量」,讓學習的「主動力」能夠出來。要承認學生的存在,讓他參加「決定」。

與學生相處時要面帶笑容,以輕鬆的態度打招呼,讚美學生的上課態度及努力,讓學生覺得被需要、受重視。為了增進教學效果,要儘快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方法也包括老師的「造型」。例如,高雄美術館的館長李玉玲穿著有型、有氣質,能代表藝術專業,又看不出年齡,較易打破師生差距,讓學生自然親近。   

老師要設法與學生建立信任關係,引導學生思考長程目標,逐步探尋生命意義、提升生命關懷及思辨能力。達成這些目標不是「說教」或提供「說明書」即可奏效,老師須跨越許多鴻溝,如:知識、經驗、時代背景等。

以時代背景來說,如何瞭解「新世代」的特質?跨世代溝通有哪些障礙?以1997至2012年出生的Z世代來說,他們傾向彈性與任務,追求快速成功。希望得到即時回饋,渴望獨立、不喜歡別人干涉。在乎學業表現和就業前景,有較多心理壓力,容易有心理健康的問題。

Z世代成長在變化劇烈的年代,難免徬徨、不安與疲憊。匱乏感讓他們渴望參與及被看到,又害怕挫折與失敗。網絡科技的蓬勃發展,使他們花很多時間瀏覽社交媒體,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不滿足於局限、既定的舊規則。雖然常感迷惘與無助,但不喜歡威權的批判,希望有一名「教練」在旁陪伴、引導、激勵與支持。

與Z世代相處,要先同理他們的想法與感受,多傾聽與提問,不否定、不評價、不建議。鼓勵他們自行探索目標,先預想得到什麼收穫、改變和報償,再進一步討論達成目標的方式,評估可能遭遇的挑戰及困難,最後歸納為執行方案。以分階段的小目標取代大目標,達到小目標就給予正向回饋,讓他們有即時的成就感。

Z世代從小被平等、尊重對待,形成強烈的自尊心,習慣受人肯定,想無拘無束的做事。因父母保護較多,遭受挫折機會下降,所以受挫時容易「惱怒、不服」,較不易自我改進。

為了避免與年輕世代溝通不良,引起師生關係緊張、影響教學心情。與學生溝通的原則如下:

 1.接納差異性:人際相處,因相似度而易「物以類聚」,所以老師要尋找及創造與學生的相似處。「個別差異」也是正常現象,不能強迫學生都像老師一樣。差異性可以構成「互補」,老師要以「正向」角度來瞭解並善用學生的差異性。

 2.不要求完美:沒有人是完美的,不僅學生,也包括老師本身。老師要示範「無須追求個人完美」的態度,多倚靠團隊的腦力激盪,開創更大的成功。

 3.更完善的溝通:若要「成事」,則須「三思而後言」。為達成更好的教學效果,老師要多思考、多練習並比較不同的「溝通方式」,再選擇及創造更好的「說法」。

同理心的具體實踐

與學生的個別談話,不僅是導師的責任,一般科任老師或像我這樣的,兼任教授也可多主動與學生課後談話,讓學生有抒發及求助的機會。大多數學生不會求助或不想讓人知道自己的問題,有些學生則覺得自己的問題很嚴重,說了也沒用,或不相信老師能夠理解。其實,不一定為解決問題,老師只要願意傾聽,就能讓學生重新產生希望。

學生受苦、失敗、憤怒可能因為父母的期望與壓力、家庭問題、學習及適應困難、人際關係不佳、性格因素、心理疾病、生涯迷惘等,需要別人「同理」才能緩和負面情緒或壓力、降低威脅感。老師與學生多說幾句話,他會因為得到重視而有了自信心及向上動力。

「同理心」(Empathy)是指「換位思考」、「投入」或「共情」,有同理心的老師能看出學生的挫敗,不說:「這麼簡單也不會?」不以自己上過補習班、雙語學校以及出國交換或留學經驗,來衡量學生的優劣。

培養同理心並不容易,如果老師本身的資質、成長環境良好,教育資源如書籍、旅遊、才藝課程很豐富,就不易體會學生的家庭環境不好、父母學歷不高、單親或隔代教養甚至遭受家暴的境遇?老師的同理心有兩種層次:

1.初層次同理心(Primary empathy):設身處地瞭解學生的意願,清楚反映學生說 話之內容,又能表達對學生情緒狀態的理解。

2.高層次同理心(Advanced empathy):協助學生探究自己未覺察或未表明的意義,亦即「言外之意」,以及在明顯的訊息下還藏有哪些「未表達的訊息」? 

行為偏差和心理疾患的學生更需要「高層次同理心」,師生共同探究沒有覺察到的情緒,幫學生找到自己內在真正的需求。基本技巧包括:

1.專注與傾聽:將注意力投入對方身上,使身心緊繃的學生感覺安全、尊重及接納。藉由學生的口語及非口語表達,觀察其背後真正的想法及情緒感受。適度的眼神接觸、點頭、放鬆的身體姿態、配合學生的語法風格等,都可拉近師生的心理距離。

2.重述:將學生表達的重點做摘要,而非只是「鸚鵡式的重複」。拉近老師對學生的理解差距,澄清及導正學生之想法。儘量保持中立開放的態度,試著從學生的角度思考。

3.開放式問句:多問「什麼、怎麼」,少問「為什麼」。多問學生的想法、感覺、舉例,鼓勵「多面向」的描述。避免一次問好幾個題目,或打斷學生的思考與表達。

4.情感反映:協助學生對自身情緒的理解與接納,但師生關係尚未建立足夠信任之前,應避免情感反映,以免學生感到威脅與不安。

5.有效的訊息傳遞:想提供建議或訊息,或學生希望你提供時,要分批逐次,不要一次給太多或全部訊息。才能緩和學生的情緒感受,提升其專注力。態度親和、內容具體,並鼓勵學生發問。

6.贊同與肯定:多正向鼓勵,回饋要明確具體。相信學生有自我教育的動機,能看到學生微小但重要的努力與進步。

(本文摘自三民出版之王淑俐《正向教學的力量:化解課堂困境,當個不怕失敗的教師》,未經同意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