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長榮百合國小——向自己部落取經 學習用得上的知識

因莫拉克風災成立的長榮百合國小,位在屏東縣瑪家鄉,全校從幼兒園到小六,系統性採取專題式學習,帶領孩子串聯各領域的課本知識,傳承原民文化。

長榮百合國小。黃建賓攝

炊煙裊裊升起,屏東縣長榮百合國小二年級學生正用手心輕柔護著小米穗,開心的唱著一首首原住民族語傳統歌謠,歌聲響亮的宛若環繞一整座山頭。綑綁成串、晒乾去殼,小米可以食用或為裝飾使用。老師在旁翻譯解釋著耆老口傳的知識,學生聽得津津有味。這是長榮百合國小一到六年級都有的文化課。每年級主題不同,二年級要認識原民生活,三年級則是透過原民文學了解部落遷徙,到了高年級,學生都要回到古部落,進行三天兩夜的「生命回溯之旅」,要整理祖居地、生火紮營、懂得野外求生。

2009年的莫拉克颱風,重創排灣族、魯凱族發源部落三地門的大社村、瑪家村和好茶村,村民被迫遷到瑪家鄉禮納里基地。長榮百合國小自2011年創校初始,就肩負起保障遷村居民受教權益、傳承原民文化的重大使命。2016年轉型為公辦公營實驗小學,獲得四座教育部教學卓越金質獎殊榮。全校從附設幼兒園到小學,教學目標都在培養學生面對未來挑戰的素養能力,期許孩子們能成為未來的部落人才。

烤芋頭、土石流課貼近生活

從幼兒園到小六,長榮百合國小都系統性採取專題式學習。各年級在每週都有六、七堂「文化課程」,包含部落文化、文化研究課。這些課程都回應部落生活與文化會用到的知識,像是教孩子種植與烘烤魯凱族、排灣族主要的過冬作物——芋頭;也有因應當地的地理特色,帶領孩子以專題研究舊部落如何透過石板鋪設,預防暴雨來襲的土石流威脅,幼兒園老師也以此發展教具、教案。

「大的芋頭要擺在芋頭窯的下面,小的要放中間,不然會烤焦!」小六生山謹秀出他的文化筆記,領著記者前往他筆下的芋頭窯。說明他和同學如何應用自然課所學「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的原理,烤熟大小不一的芋頭陣。文化課老師胡恆驥補充,芋頭窯教學不光是教孩子怎麼烤、怎麼製作芋頭乾,當作狩獵時也能食用的乾糧,還會教土壤如何形成、什麼土壤適合種植芋頭。「到古部落再學來不及啦!」小六生石皓壬很清楚,這些知識在生活中用得上。

走在校園裡,隨處都能見學生大大小小的課程作品,不難體會每一位學生都是課堂的主人。有學生在走廊貼上他們的課堂心智圖,圖文描繪出獵人如何在不同季節用漁網捕魚,例如,考量夏天常下雨,導致洪水或土石流,因此他們會採用X型漁網,成功網起因視線不清而驚慌亂跑的魚兒;也有學生畫出魚籠該如何製作,一年以下的竹子相對柔軟,因此適合竹編。

視線轉向幼兒園,小朋友和老師圍繞著校園自製的土石流教具,在有坡度的碎石子盒裡,擺放各式大小的石板,再由頂端倒入代替雨水的彈珠,觀察彈珠會聚集在何處?若要減少土石流發生,可以怎麼鋪設石板?雖然中、大班的學生還不會寫字,但他們一樣能用不同顏色的色筆和圖案,記錄實驗過程、形成解釋,就和小學部的哥哥姐姐一樣。

石板屋激起學習動機

孩子們的能力無窮,需要大人們刻意練習、營造機會。幼兒園主任侯宜宜表示,專題式學習對老師來說有挑戰度,因為老師需要轉變心態,放下主導權,才能給孩子更多的學習機會,養成對生活的敏銳度。他們曾進行一個課程,要孩子找出待解決的問題,為此老師刻意選擇不維修教室前庭已破裂的石板,帶孩子認識石板文化,也教孩子遇到不便時,不是拆了就好,維護也是選項之一。「很多老師會急著處理,但孩子沒有經歷就沒感覺,」侯宜宜說。

附設幼兒園也採行專題式學習,老師們自製土石流教具教孩子觀察,如何運用石板減少災害。

長榮百合國小的學生會利用文化課的時間,認識石板屋如何透過精心選材、敲打、排列建造完成。

圖中的小六學生石皓壬正在介紹石板屋內的祖靈柱。

胡恆驥印象深刻,長榮百合國小轉型第一年,有兩、三名學習低成就的孩子,在上了一個月的文化課後,發現原來要蓋石板屋,不能只是憑感覺和美感,還要懂得使用數字、公式,計算密度、體積,或是運用比例尺還原實際規格,意外激起了他們對數學的求知欲。後來,再也不用老師催促,就能卯起勁的埋頭演練數學習題。至今在胡恆驥的文化研究課裡,他更重視學習歷程,每年設計任務做總結性評量,紙筆測驗僅占學期平均成績約十分之一。

不光是學生喜歡,家長也樂見專題式學習。胡恆驥表示,部落文化其實出現很大的斷層,因此家長多是透過學生帶回家的作品、作業一起學習傳統文化。「我們的家長很樂意學校這樣教(進行專題式學習),像是要烘烤芋頭,一次需要四百斤,但學生只種了一百斤,學校就要去買夠多的芋頭;還有教孩子烤芋頭、芋頭窯的禁忌、怎麼挑木材,在家裡沒有這樣的環境,家長也很難完成這樣的教學,」胡恆驥說。

老師組成跨領域共備社群

校長陳世聰是創校校長,也是全校發展專題式學習的幕後推手。陳世聰回顧創校之初,單純秉持一股簡單的信念辦學,「學生只要乖乖上課就好」。因為當時的孩子或因家庭結構變化,或其他多重原因,身心靈發展亟需學校端支持。「我和老師不斷思考,孩子能投注大量能量的課會在哪邊?」後來陳世聰自書籍找靈感,看見專題式學習與實驗教育理念不謀而合,有意藉此茁壯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教著教著,老師們望見孩子那雙發光的眼睛、喜歡上學。

小六學生山謹領著記者前往學校的芋頭窯,比對他手中圖文並茂的筆記本,說著「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的原理。

整個部落都是長榮百合國小師生的學習場域,圖中的文化課老師峨塞正在介紹頭目家外的建築圖騰。

親師生共同營造具歸屬感的校園環境,正是他們發展課程的關鍵。在長榮百合國小,老師組成跨領域共備社群,且不分年段。當幼教老師需請教學科知識時,其他老師就會提供協助。而校長也會幫助老師減輕教學負擔,像是他會搜羅不同年級、不同學科老師們的課程計畫,再行協助對照學術理論,進而淬鍊出一份全校老師都通用的課程發展鷹架。「在時間的壓力下,學校老師如果有這樣的教學鷹架,就可以再多一些優雅和包容給孩子,」陳世聰說。

與孩子一起頂著陽光收割小米的二年級導師胡欣宜,今年是她在長榮百合國小任教第六年。她說,比起一般教學,專題式學習要面對學生無邊無際的問題集,教起來很累。但她每每見著孩子努力付諸行動的模樣時,便會在心底想著:「我們的孩子上補習班、安親班的機會很少,那我還能為他們多做一點什麼?」長榮百合國小在師生的共同經營下,成為一所不用刻意標榜教學理論,就能用笑容、歌聲、真摯感染很多人的魅力學校。

(原文網址: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008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