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李梅樹畫作為起點,介壽國小用導覽培養全方位能力

「梅樹月」的戶外展覽,由小主播社團進行全校三十八班的導覽。

「大家好,介壽國小結合在地美術館——李梅樹紀念館,進行畫作導覽的課程,今年已邁入第四年……」在一月開展的「李梅樹120科技創藝教育展」中,三峽區介壽國小的兩位小主播現場導覽,甚至還做了一次現場報導,口齒清楚,毫不怯場。

科技+藝術+李梅樹=特色課程

藝術家李梅樹與三峽的淵源甚深,介壽國小為了讓孩子對在地文化有更深的認識,首先在中年級的實驗課程中,配合校本課程的漫畫李梅樹閱讀,再運用科技力量,使用平板欣賞畫作和錄音,引導孩子們學習觀畫的重點與畫家風格欣賞。

負責指導的黃雅君老師說,這項實驗課程於2021年展開,屬於三、四年級的混齡課程,每週五下午,讓孩子在李梅樹的漫畫裡認識祖師廟,再帶領他們看畫。但因為中年級的孩子注意力無法太持久,所以便結合自己的表演專業,採跨域的方式教學,效果更為顯著。

仿畫是賞畫的其中一個重點,讓孩子更瞭解畫家的布局。

例如她帶領孩子賞完畫之後,便讓他們以肢體展演畫作——演畫,再用思路追踪的方式,引導孩子猜想畫中的人物在說些什麼?用互動遊戲的方式,讓孩子習慣去觀察,而在看畫的時候,也能注意到畫作的遠景、中景和近景,還有畫家編排的方式,以及人物畫的重點,最後則是討論李梅樹爺爺的畫作風格。

「孩子們的導覽訓練,一開始從團體切入,慢慢才進入到個人導覽。」黃雅君老師說,孩子們在演完畫之後,先分組介紹畫作,慢慢讓孩子願意上臺的時間多一點、說的話多一點,當累積了一定能量、形塑涵養孩子的內涵之後,再鼓勵他從團體導覽到個人導覽。而在學期末時,還會進行小小導覽員PK賽,孩子們既是參賽者,同時也是比賽講評員。

孩子們透過「演畫」,揣摩畫中婦女在溪邊浣衣的狀態。

黃雅君老師說,在這段練習的過程中,她運用了非常多科技的力量,孩子們會使用平板蒐集畫作的資料,並在導覽時錄音。「學校有四成的學生來自弱勢家庭,許多孩子沒有自信,但當聽到自己的聲音,老師又給予讚美時,他就會慢慢慢累積能量,肯定自己。」黃雅君老師認為,3C載具對教學有很大的助益,例如使用九宮格導覽單,帶著孩子們去看、去寫、去說它的內容,都可以在「學習吧」上建置,上完課後就用QRcode的遊戲複習,或用Kahoot、翻翻牌遊戲等,小朋友就會覺得導覽課還蠻有趣的,甚至疫情期間也能以線上進行。

小主播社團,全校三十八班的導覽

不僅如此,這項實驗課程延伸到五、六年級之後,黃雅君便讓有興趣的小朋友參與「小主播社團」,他們除了常被訓練上臺演講之外,當學校有動態活動需要主持人時,也都會讓他們執行任務。

黃雅君老師表示,「小主播社團」定位是服務性的社團,這兩年「梅樹月」校方邀請李梅樹紀念館到學校進行三個月的戶外展,所有的導覽工作便由小主播們擔綱,全校三十八個班級的預約場次,對小主播而言是很大的磨鍊和挑戰,橫跨低中高年級,要訓練互動即時反應能力。尤其六年級的志工校內導覽經驗平均10至15場,最多可達20場,低中高年級、親師生大小通吃,絲毫不遜於大人。

「社團有積分制度,積分高的人就有機會和老師出去,為他們創造舞臺。」此次黃雅君老師也帶著小主播前往「李梅樹120科技創藝教育展」,以往是拍完片之後,回學校做棚內的主播導覽,當天現場靈機一動,仿效外拍記者做現場報導,實地帶大家認識教育展,沒想到首次嘗試,孩子們竟然都做到了,而且自信心十足,讓黃雅君覺得很驚喜!她相信在這樣的導覽課程培訓下,孩子們將會培養出更全面的能力。

介壽國小主播現場導覽畫作,也吸引媒體拍攝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