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課綱觀察報告」不算分也要做!學生團體自主發起調查逾800名108課綱學生心聲,獲外界關注、主事者虛心接受指教。但其實團隊成員正面臨大學被當的危機,令人不禁好奇,無給職、無學分,為什麼還要做下去?
EdYouth團隊由李瑞霖(下排右二)發起,共28名大學與高中學生組成,旨在關注108課綱發展。楊煥世攝
尚未抵達記者會場,已有身穿制服的高中生駐足在長廊,為賓客確認身分、指引方向。這是一場如教育年會般盛大的記者會,教育部國家教育研究院院長林崇熙、高等教育司專門委員周弘偉等逾10名官員連袂出席。很難想像,這一場記者會的主辦者EdYouth,是一群平均年齡未滿20歲的高中生與大學生,他們一手包辦所有準備工作,從租借場地、撰寫新聞稿到邀約致詞代表等。
EdYouth同場發布2023年「108課綱觀察報告」,回收819份來自高中生與大一生填答的問卷回饋,調查發現,逾半數學生不認同學校課程編排有助於理解「素養」,也有46%填答者表示,在自主學習時,自己曾遇過時間不夠完成計畫的情形⋯⋯共8面向討論,引起外界關注。這份觀察報告,已是第二年進行調查,不過在今年是首度以實體記者會形式舉辦,吸引多家媒體前來報導,如親子天下、公共電視、自由時報等。
國教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主任楊秀菁回顧,去年四月第一次看見第一屆108高中畢業生的課綱觀察報告時,相當震撼,「我會形容這份報告,是國教院第一次收到『客服意見』。」楊秀菁說。而她也在這次記者會上公開允諾:「現在和下一波的課綱改革,絕對不會只有學者專家、大學端、現場教師的聲音,一定會聆聽到學生的聲音。」確實,去年四月後,EdYouth團隊成員已是多場教育會議的座上賓。
EdYouth是由16名高中生和12名大學生組成的學生團隊,聚焦關注課綱議題。創辦人李瑞霖是「108課綱觀察報告」共同發起人,現就讀臺灣大學政治學系一年級,他與團隊多半運用課餘時間參與教育部等會議,也辦理高中生免付費工作坊,教學生如何進行個人申請面試、撰寫學習歷程檔案等,試圖彌補各高中資源分配差異的缺憾,而這樣的理念也獲得臺積電文教基金會認同、贊助。
這兩年,EdYouth不僅與104人力銀行合作,更有兩名成員半年前受邀出席 YouTube 節目「阿滴英文」,吐露首屆108課綱高中生甘苦談,至今累積18萬次觀看紀錄。
團隊多透過視訊會議室方式討論事宜、相互鼓勵。由上排左至下排右依序為:政治大學學生賴映帆、臺北大學學生黃莨騰、清華大學學生林軒如、竹山高中劉融諭、華江大學學生李秉勳、清華大學學生鄭羽芳、東海大學學生蘇信宇。李瑞霖提供
沒有學分壓力,這群學生卻展現極高公共事務的參與動能。國教院測驗及評量研究中心主任蔡明學手持厚厚一本報告直呼:「30年前我沒有那樣的餘裕,也沒有那樣的能力完成這樣的觀察報告⋯⋯」周弘偉則說:「學生做的努力和成長,是顯而易見的。」想不到這份多達143頁、用詞犀利、但有憑有據的觀察報告,主事官員不但沒有在記者會上迴避或是喝斥,還對他們讚譽有加,認為展現課綱希望教會的素養能力。
不惜犧牲睡眠與學分,只為臺灣教育能漸趨完滿
記者會上嚴謹發言,直到散會那刻,宛若聽聞大考的最後一道鈴聲響起,歡聲雷動。原來,他們已連續幾週共處「支持系統」的視訊會議室裡,一同欣賞窗外日出。不少人坦言,過程不免想放棄。「我最想放棄的時候,是熬夜到喝咖啡沒有用、需要紅牛兩罐的時候,有次我在客廳按摩椅上打報告看到日出,心想說:『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出自朱自清《背影》)」現就讀臺北大學法律系一年級的黃莨騰誇張地說。
費時寫報告、辦工作坊、EdYouth成員肩負起無給職的任務理由不盡相同。李瑞霖說,高中階段的彈性課程和教學品質未如預期,是他發起報告的主因,希望搭建一個平臺供學生發聲;臺中新社高中畢業、現就讀東海大學的蘇信宇則是期待,高中老師給予他豐富實用的課程內容,和適性選讀的暖心建議可以分享給更多人知道;至於建中畢業的黃莨騰則認為自己是「既得利益者」、曾接受多項課程資源,如赴北一女、成功高中上課等,因此更應該分享過往選修經驗,用行動弭平資訊落差。
只是這群學生恐怕首要面臨的是「學分危機」。「我剛開完國教署的會議,然後我的兩份國文作業已經遲交了,我知道這樣滿有問題的⋯⋯」李瑞霖升上大學後的日常是馬不停蹄的開會,2小時在記者採訪的視訊會議室裡,切換了3個真實場景:從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辦公室、到接駁公車、最後在高鐵行駛路上,一路掛著耳機通話。
觀察報告主筆者清華大學原子科學院學士班學生林軒如則說,偶爾會覺得自己「不三不四」,不能平衡課業和課餘事宜,現在已經心理準備好暑假要重修微積分。
撇除課業,面對未來,李瑞霖期望,課綱觀察報告每一年都能進行下去,持續搭建學生與政府溝通的橋樑,一同實踐他們給予肯定的課綱理念。另也期待EdYouth法人化、永續經營,代表學生出席的不再只是個人身份,而是學生團體代表。
「這兩年,我們當然有遇到外界的質疑覺得:『學生做這些,真的能夠促成改變嗎?』,但我們相信,就算是有做、沒改變,至少我們盡力了。」李瑞霖語畢後,將啟動他與團隊的下一個專案行程。因為他和成員都相信,教育改革就是一場社會運動,需要時間和更多人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