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天下資料照
面對持續變動的未來,教師需具備哪些「未來力」?2022年教育部《再塑未來教師專業素養內涵之研究計畫》為教師專業圖像提供了四項能力定錨,分別為跨域創新、數位科技、文化美感與正念覺知。
四大指標與兩項專業發展基礎
教師未來力的圖形就如同一個指南針(如下圖),為當前的教育政策指引方向,引領教師認識未來所需具備的能力。面對科技高度發展、社會急遽變遷、家庭結構改變和學生背景多樣的環境,教師需具備「跨域創新」能力,以創新課程回應環境的挑戰和考驗,培養學生具備未來變革與創新能力;而在此後疫情時代下,教師「數位科技」能力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文化美感」則包涵尊重與欣賞多元文化、在生活中發現美與在教育中實踐美的價值,期許教師能將美感融入教學、帶入學生的生活;「正念覺知」則注重教師培養身心平衡與專業實踐的調適能力,以因應隨之而來可見與不可測的挑戰。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四大指標之下,教師的基礎知能與共享協作關係仍為專業發展之基本。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創新中心主任陳佩英表示,專業的基礎知能對於教師而言,仍是關鍵且萬分重要,且教師的持續性專業發展和協作學習更有其必要,教師若能養成社群共備和共享實踐,樂於分享與回饋的心智習性,才能不斷創造與積累協作文化的能量,做好面對未知未來與勇於嘗試的準備。
四大指標:跨域創新、正念覺知、數位科技、文化美感
至於如何培養教師這四項未來力,臺師大教育研究與創新中心也提出幾項建議:
(一)「正念覺知」融入社會情緒素養概念
舉辦「社會情緒素養」實作工作坊,協助教師識別情緒、培養正向心理學之概念,關照自己的身心健康,進而回饋至班級經營及教學。
(二)「文化美感」結合「跨域創新」發展專題式學習
結合「跨域創新」之概念,發展以文化美感為基礎,結合問題導向的專題式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以下簡稱PBL)與STEAM的創新教學法,設計相應的工作坊,並規劃與民間團體合作,提供教師關於PBL與STEAM的學習與操練,同時也融入 SDGs議題於教學設計,打開學習場域邊界,豐富學生的學習機會與選擇。
(三)「數位科技」融入工作坊課程中
工作坊融入「數位科技」,促使教師能在實際操作練習中熟悉多種數位方法與工具,瞭解多種可運用的資源網站、懂得建置資料平臺強化知識管理,或藉由科技媒介、工具的運用,活化教學、營造數位環境,創建同步與非同步,多種組合的混成學習模式,促進學生個別化的學習,以因應如新冠肺炎疫情下的複雜教學環境與狀況。
《再塑未來教師專業素養內涵之研究計畫》也指出,在未來,改變將成為常態,多數教師也認為有必要去接觸和理解環境與政策的變化,甚至應將之列為「專業知能」的一部分。然而,未來的模糊性與不確定性難免會令人不安,教育改革政策應當發揮引導的作用,提供必要的資源和支持,允許教師根據需求去修調專業發展內容與項目,以有效的方式進行專業學習和持續性的專業成長,進而建立自我與集體的承諾與專業認同。
陳佩英表示,臺師大教育研究與創新中心明年將會針對初任教師以及薪傳教師分別開設「未來力」的實作工作坊。初任教師會以TPACK(數位科技)作為必修,跨領域素養導向課程設計(融合跨域創新以及文化美感)作為選修;薪傳教師之工作坊主題則涵括基礎課程(領導力為主軸)、社會情緒素養以及跨領域素養導向課程設計暨專題式學習,以此三大主題作為必修,TPACK於此則作為選修,以加強教師們對於教師未來力——跨域創新、文化美感、數位科技、正念覺知之理解與應用。
(參考資料:教育部《再塑未來教師專業素養內涵之研究計畫》成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