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月琴故鄉」鄉土活教材 恆春國小發展民謠校本課程

恆春國小以月琴彈唱〈思想起〉、〈四季春〉等恆春民謠。

「呈現庶民生活和文化的民謠,是最佳的鄉土活教材!」位於恆春民謠發源地的屏東縣恆春國民小學,以「恆春Tour邦,民謠詩鄉世界揚」為主題,善用恆春民謠三大基底——文學形式、藝術表現和背景知識元素,參加112年教育部教學卓越獎,榮獲國小組金質獎。

恆春國小自103年起,多次參加教育部教學卓越獎競賽,曾獲得銀質獎和佳作獎,今年更上一層樓,獲得金質獎。恆春國小以月琴彈唱〈思想起〉、〈四季春〉等恆春民謠為核心,透過地方踏查、耆老訪談,將教育導入在地行動,用民謠詩鄉之美感染世界,強調永續發展目標的重要性,深化恆春民謠詩性精神,學校負起傳唱良善文化的教育責任,引導學生由在地民謠傳承昇華為「在地行動、關懷世界」的民謠文化公民。

「恆春Tour邦,民謠詩鄉世界揚」方案,是以恆春民謠文化為根基、重視數位學習、戶外教育、美感情意和環境人文永續等SDGs議題,發展出「月琴詩唱」、「民謠詩創」和「走讀詩鄉」三大校訂課程,來激發孩子自主學習力、涵養孩子創發思考力、奠基孩子溝通分享力、啟動孩子責任行動力。

恆春Tour邦,民謠詩鄉世界揚

「恆春民謠也是恆春半島的發展史!」恆春國小校長鄭鴻博表示,恆春國小是全國人數最多的特偏小學,恆春居民有排灣族、阿美族、斯卡羅族、馬卡道族等原住民族,和閩、客族等漢族移民,比鄰而居的多元族群在音樂文化上自然相互交流,產生多采多姿、自成一格的恆春民謠,多元的曲調,加上自己編詞,傳達當下的心情或是想介紹的事物,這就是地方生活文學概念,也是恆春半島常民的日常。

鄭鴻博校長認為,詩是民謠的靈魂,恆春原創文化具有以最少文字包含最深情感的特性。它一直是恆春半島價值傳遞和情感交流的共同語言,應該要落實推廣及傳承。學校每年組隊參加恆春半島民謠大賽,「大家對民謠的接受度,就是所謂的在地的根,老人家是根,小朋友更是根。」

老師與孩子共遊恆春Tour之邦,在恆春的人文和環境共學共成長,師生習得先民們不畏逆境,勇於迎接挑戰的志氣,視民謠文化傳承和傳揚為己任,引領著社區共進前行,成為有自信的土地歌者、能分享的在地寫手和願守護的家鄉守護員,讓在地文化成為 孩子們的自信,成為走出恆春邁向世界的基石。

恆春國小以「恆春Tour邦,民謠詩鄉世界揚」參加 112年教育部教學卓越獎,榮獲國小組金質獎。

歌謠的優美形式轉化成各項學習,期待孩子具有人文素養。我們用民謠教育人心、培養美感和永續創新的特性,融入在地豐富的人文和生態資源,讓孩子唱土地聲音長自信,用創新民謠來代言家鄉並做分享,用在地踏查和探究來啟動孩子責任守護,去連動全球永續發展指標,發揚民謠優質的人文精神,孩子將會是民謠詩鄉上的土地歌者、在地寫手和永續守護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