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石課與山黃梔,立農國小從在地文化和食農教育呼應SDGs

立農國小每年都會舉辦打石體驗課程,讓孩子瞭解在地歷史。

立農國小在永續發展教育的努力,與其說是發展課程與教學,不如說是教育人員以教育專業參與社會議題的篇章。

聯合國於 2015 年發表「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Goals,簡稱SDGs),起源人類對自然及人文環境破壞的省思,主張經濟成長、社會進步及環境保護三個面向要互利共贏,而非互相對抗,相同的發展背景也出現在立農國小課程與教學的演進上。立農國小的永續發展教育(Education for Sustainab Development,簡稱ESD)可以從在地文化教育及食農教育兩軌說明:

被過度商業化激出的唭哩岸在地打石課程

立農國小所在地唭哩岸聚落於17世紀荷西時期既已存在,近年捷運設站,土地水漲船高,社區面臨商業侵襲,民國104年底發生傳統聚落唭哩岸石老宅遭建商突擊式的拆除,具歷史價值的文化資產毀於一旦。該事件激起有識之士對保留在地文化的重視,學校教師開始設計在地文化課程,實踐學校為「社區堡壘」的使命,所以「打石」從九年一貫時期的校本特色課程,到現在108課綱的校訂課程都是重要的在地素材。

109學年度進行課程轉型,打石課程從三年級向上、向下延伸,向下往二年級有「社區巡禮」(認識社區機構功能,對工作人員表達感謝)、「慈生宮巡禮」(認識慈生宮和本地生活的關聯);一年級有「唭哩岸寶石」(地名與當地的關係);往上發展,四年級有「唭哩岸巡禮」及「北投巡禮」(瞭解唭哩岸、北投地區發展史及彼此關係);五年級有「自然巡守隊」(探訪關渡自然公園瞭解生態保育)及「生命挑戰隊」(藉由登上軍艦岩的過程,察覺自我挑戰及自我激勵的心路歷程);六年級有「從立農出發的文化小旅行」(發展保存及推廣社區文史特色的態度和行動)及「北投旅遊地圖指南」(製作地圖展現與推廣地方的人文特色與價值)等。從原本專屬三年級的打石課程,逐漸擴大為一至六年級的縱向課程體系。

從校花山黃梔發展出來的食農教育

唭哩岸聚落往南連結關渡平原,60年代的航照圖還看出校地是一片農田,現在聚落裡還多處可以看見八仙圳及清水圳中有水流動著。民國80年,山黃梔被選為學校的校花,每年春末夏初,山黃梔的濃郁花香伴著琅琅書聲,成為立農人最芬芳的記憶。因此,學校利用學生最熟悉的校花山黃梔作為課程設計的核心,五年級做山黃梔果凍,認識天然食材的珍貴,六年級山黃梔液染布,學會染布藝術創作及數學的對稱等。

老師們以山黃梔作為食農素材,努力實驗尋找天然色素湯圓。

校花山黃梔做為課程素材,漸漸發展成「食農教育」。例如一年級校訂課程「我們的校花和校樹」(感受生命的展現及延續,並愛惜每一條生命),二年級營養教育「搓湯圓」;三年級的校訂課程「立農大蒐密」(製作校園植物地圖,票選班樹班花及認養植物)等。學校設有小田園,孩子可以操作植物栽培及收成,有時老師會帶著學生煮地瓜葉中午加菜,體驗菜園到餐桌的歷程。

冬至前後的「搓湯圓」活動,原本使用的是人工色素染成紅湯圓,為了貫徹天然食材的概念,剛開始學校實驗用火龍果染色,最後找到紫地瓜,111學年度就搓紫地瓜湯圓,提醒孩子天然食材中就有各種不同的顏色可以使用,學習採用天然的、無害的方式過生活。

食農教育不只是課程教學,已成為學校文化的一環,退休或新進同仁,在儀典上會收到教師同仁特別準備的一束當季作物最為禮物,例如110學年度雯音老師退休、111學年度會計主任交接典禮上,主角都收到一把地瓜葉,彰顯立農國小過去「以農立國」的農產特色。小田園平時是孩子體驗學習的園地,校園一角可食地景風貌,學校重要儀典也提供餽贈禮物,器物成就文化,立農小田園是一範例。

教育是實踐SDGs不可或缺的一環,永續發展教育(ESD)將SDGs內涵融入各學習領域,追求SDGs的環境完整性、經濟可行性、社會公平健全的目標。立農國小的永續發展教育利用校訂課程及跨領域統整方式進行,以在地文化、生活及校園環境為素材,範圍包含校園、社區,擴及北投地區,有些搭配時令節日(如冬至、兒童節等),大部分是順著課程脈絡發展,採任務導向(如完成北投旅遊地圖)、引導探索或體驗的方式進行。期待孩子透過ESD課程洗禮,涵養出人與己的悅納,人與人的同理、包容、尊重,人與環境和諧共融境界。

同仁退休時,會收到小田園作物作為退休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