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用平板」上路2年,教學現場的挑戰和改變

「生生用平板」上路2年,教學現場的挑戰和改變

「生生用平板」政策(推動中小學數位學習精進方案),自2022年由教育部推動至今,已經成為臺灣教育史上影響最為深遠的數位轉型計畫之一。這項計畫預計在4年內投入200億經費,購置61萬臺平板,送到全臺近四千所高中職及國中小學,實現「班班有網路,生生用平板」的目標,特別是在偏鄉學校,每個學生都能擁有一臺平板,這無疑改變了教育現場的教學模式。

從此,平板電腦彷彿成了課堂上的新文具,成為每個學生的學習工具,像鉛筆或橡皮擦一樣常見。然而,隨著設備進入教室,教學現場也面臨了諸多挑戰。

硬體和平臺多樣化的挑戰

首先,硬體設備和數位平臺的多樣性成為了老師們的首要挑戰。目前擔任新北市教育局教資科輔導員的施信源老師就表示,硬體設備多樣化帶來了管理上的挑戰,尤其像新北這種學校和班級數量很多的地區,每個學校的資訊組長在後臺管理、維修等方面面臨很大的壓力。

除了硬體,平臺的多樣化也是個挑戰。比如說,老師或學生轉校後可能會面臨新的學校使用不同的教學平臺,導致需要重新適應。第二個情況是,老師參加各種培訓時,學了很多東西,但沒有時間深入應用,導致標準化擴散的效果不佳。

施信源指出,現在的問題在於,有些學校對數位發展缺乏清晰的路徑,無論是研習課程的地圖,或是學校數位發展的規劃並不明確。建議各學校應該根據校本特色和發展重點來安排培訓,而不是隨意找到一個老師就來上課,減少讓現場老師們感到混亂,並且較易形成標準化的推廣。

「師師用平板」的教學挑戰

推動「生生用平板」的真正挑戰,其實在於「師師用平板」。學生如何使用這些科技工具,取決於老師如何引導和幫助他們。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賴秋琳,目前為教育部數位學習輔導團隊協同主持人,經常進入高中職協助學校推動數位學習。她提到有些老師因為過往的經驗,認為平板僅是娛樂工具或會造成課堂混亂,因此對數位教學感到失望,甚至乾脆放棄使用。

另一個現象是,許多老師讓學生使用平板只用來觀看影片或查資料,但其實平板電腦的潛力不應僅限於此。平板可以成為生產力工具,幫助學生進行記錄、創作和合作。例如國小學生可以用平板記錄植物生長、訪問學校工作人員等,超越傳統紙本筆記的功能;對高中生來說,透過平板甚至能與國際學生合作,使學習不再受限於教室。「大部分學校還需要時間來適應和推廣。教師社群的建立很重要,隨著更多老師組成校內或是跨校的社群,能幫助老師們互相學習,推動平板電腦在教學中的應用,讓數位工具成為提升學生素養的重要助力。」賴秋琳說。

林信源也觀察到老師之間的數位程度出現差異化。有些老師對平臺應用非常熟練,有些老師可能還在努力適應新技術。「當技術進步的速度過快,老師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部分老師甚至會產生『習得無助感』。這些老師可能因為跟不上技術進步,只能被動完成KPI要求,沒有獲得成就感。」像是現在的研習已經衝到AI層面,但有的老師可能還需要基礎的訓練,比如如何使用Google Meet等工具。對於這些老師,需要提供更多的支持。

學校數位轉型的挑戰

此外,不僅是老師,校長和行政人員的支持也至關重要。施信源指出,校長和行政團隊的領導力在推動數位教學中扮演了關鍵角色。「要推動一件好事,校長的領導思維也必須要跟上,這樣才能真正讓數位教學在學校內部擴散開來。」

有些學校在數位教學和創新方面走在前面,而有些學校卻可能還需要幾年時間才能追上。這種不平衡的現象不僅影響老師的教學,也讓家長感受到了不同學校之間的落差。

教育部今(2024)年8月推出了中小學「數位教學指引3.0版」,這次將AI納入其中,同時也發布了「校長數位學習領導指引」,目的是幫助校長瞭解科技趨勢,並能夠有效引導學校的發展,更好地適應數位化的浪潮。

系統化的培訓與支持

「生生用平板」背後是教學典範的翻轉、教學內容重新設計、教師角色的重新定位。為了幫助老師適應數位轉型,教育部推動了一系列分級的增能培訓課程。同時還建構數位學習輔導團隊,並委託大學教授團隊走入全臺國中小、高中職學校,陪伴和指導老師們把平板教學融入實際課堂中。對於一些對科技教學感興趣的老師,可以進行深度的合作,讓他們在課堂上實驗和應用新方法;也會幫助對科技融入教學感到猶豫的老師,鼓勵他們從自己的舒適圈開始嘗試。這種輔導機制在其他國家並不常見,是臺灣推動科技融入教育的特點。

賴秋琳指出,數位轉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能期望一朝一夕便能完全落實。她以接觸過的中部某高中為例,他們最初的數位教學社群裡只有兩、三位老師,現在已經發展成很有組織的團隊,幾乎全校老師都在使用平板融入教學,學校還設立了獎勵機制,激勵老師們參與。「這是個習慣的改變,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會看到更多的老師逐步加入數位教學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