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歷史瑪陵國小:從在地文史生態長出課程

瑪陵是基隆第一所公辦民營實驗學校,有百年歷史的瑪陵國小,如何善用周遭豐富生態和文史,將非山非市的小校劣勢,轉為吸引臺北家長的優勢?

善用在地生態環境,瑪陵孩子小二都會認養一隻獨角仙幼蟲,一整年下來,學會觀察、分辨和鍬形蟲的不同。黃建賓攝

在基隆市立瑪陵國小,生態永續和生命教育是每天的日常。

不浪費任何資源,凱米強颱過後第6天,學校請來「樂葉樹藝」專業團隊,修剪全校被強風吹倒的樹木,修剪下來的斷枝殘木不會丟棄,將成為生態園旁披薩烤窯的柴火。

結合實作和活教材。校園後方一棵光蠟樹,每年5月梅雨季過後,會出現許多獨角仙幼蟲,瑪陵將這天然資源轉為活教材:每一位小二學生都要認養一隻,一整年觀察、陪伴它成蟲。瑪陵將原本音樂教室改為昆蟲室,收藏獨角仙、鍬形蟲等標本,「鍬形蟲頭上那兩支夾子,被夾到會很痛,」小四的吳東諺為訪客解釋。走廊一角還有一隻巨大的蘇卡達象龜緩慢爬行,「牠快20歲,不吃肉,有時候小朋友會帶牠去操場散步,」在瑪陵20年的總務主任陳士文飼養的這隻象龜,成為瑪陵的吉祥物。

8年前,瑪陵國小轉型為基隆第一所公辦民營實驗學校。見證基隆礦業黃金期,瑪陵曾經有五百位學生,許多居民家族三、五代都是校友,十年前最低只剩四十幾名學生。現在有瑪陵休閒農業園區豐富生態,和福智文教基金會合作,打造成一所覺思共行、利他永續的學校。

整個社區都是學習場域

打開瑪陵的課表,只見兩節課連結成一大節80分鐘,低中高年級都有生命教育主題探究、自主學習、食農教育、閱讀等特色課程,每週共11.5到12.5小時不等,占比超過三分之一。例如三、四年級社會課只有一堂,其他教材自編,「孩子要小組合作畫出社區的永續地圖,運用Google Maps看北二高和臺62線經過,三個里有哪些產業、植物、昆蟲等,五、六年級就做社區踏查,例如以前的人怎麼用打穀機,」校長董蕙萍解釋。在舊校長宿舍改裝成的文物室裡,收藏許多為慶祝103年校慶蒐集的社區器物,都可供探究。

五年前接任瑪陵校長,董蕙萍更進一步規劃課程。她邀請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退休主任范信賢擔任指導,和全校老師共備、一起研發,完成瑪陵的課程規劃,包括模式、架構、內涵、評量標準等。「希望做到不論誰來當校長都一樣、每一位老師都能教,」曾任教新北市雙峰國小、基隆市深美國小,董蕙萍笑說自己有小校DNA,知道課程穩定、老師穩定,才能持續實驗創新。

有完整課程架構,更能加入因地制宜的內容。「學校有什麼就長出什麼課來,」董蕙萍說,校園後方長出一大片艾草,她結合福智志工開發艾草皂、艾草防蚊棒,未來還可以給高年級孩子練習行銷。

「我們的東西本來就是一種友善循環,一種品格的涵養,這裡的文物和動植物,原本就在這裡,比實驗教育還久,我們做實驗教育當然應該回歸大自然,跟土地親、環境親、人親 ,而不是另外去創新,」也是基隆人的董蕙萍很有感,所以校名也沒有改為「瑪陵實驗小學」,希望保留原始味道。

轉型八年,瑪陵善用非山非市學校和福智基金會的資源,緊密結合社區特色,學生人數從40幾人,成長超過兩倍,其中有四成來自臺北。住臺北的王澤銘兩個孩子都送臺北的福智幼兒園,小學選擇通車瑪陵,因為他欣賞福智的理念、老師的專業,更看到孩子內化主動學習的習慣。老大今年畢業,自己說要去雲林福智高中國中部就讀。「雖然捨不得孩子要住校,但很感動他為自己做了選擇,」也是基隆人的王澤銘說。

跟隨福智基金會創辦人多年,董蕙萍對瑪陵有一種近乎信仰的使命感。臺南市教育局督學陳思瑀大力推薦瑪陵,「很少有生命教育和生態教育做得那麼令人感動,」她說。暑假期間,董蕙萍和多位老師照例參加福智教師工作坊,並和KIST學校交流,她期待瑪陵帶給親師生和社區幸福感,像她自己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