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美場景 Action!》登場!學美6.0年度成果展

「學美.美學」計畫第6年,展出20多所學校的精彩改造成果。

空間不僅僅是學習的載體,更是激發創意、建立自信,並推動多元發展的重要力量。教育部「學美‧美學—校園美感設計實踐計畫」已進入第6年,此次將20多校精彩的改造成果透過展覽呈現!有全臺唯一專為特教生改造的室內攀岩場、在室內搭營帳的童軍教室、日式宿舍裡的藺編工藝教室、展示玻璃藝術的教育展間、絕無僅有的地下美術展帶、從產地到餐桌的食農教室……絕對值得大家來一探究竟。

每個校園改造角落,都是一個獨特的「場景」

學校不只是教與學的場域,更是一個持續塑造經驗與行動的「場景」。在課堂上、走廊間、操場邊,學習在各種場景中發生,影響著我們對知識的理解及與彼此的互動。随著教育趨勢改變,學習環境也不斷進化,從傳統教室走向更靈活、適應不同需求的場景。

本次展覽的入口以一張導演椅及聚光燈為意象,呼應主題《學美場景 Action!》,透過每所學校不同的「場景」,呈現「學美‧美學」計畫的核心,再從學校的各種改造案例中,探索教育與設計交織與對話。在這些場景裡,沒有預設的劇本,主角就是自己。每一次的行動都是探索世界、演繹自我的即興演出。

展區共分為「創意舞臺」、「支援與關懷」、「開放與在地」、「多元探索」、「教師成長」5大主題,20多校精彩的改造成果,就如同一個個攝影棚場景般呈現。

展區入口的攝影棚意象,延伸出20多所學校的改造場景。

例如屏東縣大成藝術實小的「場景」中,即以原尺寸大圖輸出,展現了改造後的「舒室」空間。校方清理出原本堆滿雜物的閒置空間,打造成一處供師生沈靜獨處、談心與自我探索的天地。打破既有圓形場域,重新以偏移圓形與正矩形組合,營造全新非對稱的空間感。希望走進此處,能讓人自然而然放下外在束縛,開啟內心對話,感受人與空間、環境的和諧共融。

屏東縣大成藝術實小的「舒室」休憩空間場景

看到多方共創與解決問題的過程

「學美‧美學」計畫作為改變的推動者,透過學校師生、設計團隊、專業委員及臺灣設計研究院的多方共創。在展覽中,即以新湖國小為例,呈現了這個改造計畫的過程,從Discover發現問題、Define定義問題、Develop評估解決方法、Deliver執行解決方法,讓學習場景不只承載課程,更回應「教」與「學」的需求,創造美感果共同參與的體驗。

臺北市新湖國小多方共創的決策討論過程,透過展覽呈現。

随著教育部「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進入第三階段,「學美‧美學」計畫亦邁向第6年。在教與學的範疇持續擴張的時代中,「學美‧美學」計畫從初期回應美感經驗的創造,到近年將視野拓展至更多元的學習場域。透過設計思考的導入,師生不再被動接受校園環境的改變,而是成為主動討論需求、參與設計的決策者;因為共創的過程,讓師生對空間產生認同,進而轉化為持續學習的興趣與動能,使校園逐步成為兼具彈性與自主性的學習場景。

此區以國立恆春工商、新北市青山國中小學的細部設計,呈現在地整合與師生共創的落實。

作為一個多方協作的溝通平臺,「學美‧美學」計畫讓不同立場的角色發揮專業,幫助彼此在過程中找到適切的解方,不僅滿足教育的需求與美學的浸潤,更開啟不同角色對學習的多元想像。這些改變讓空間得以承載更開放的教育可能,將學習從固定的框架中解放,讓參與者與環環境皆能適應變動,培養面對未來的韌性,進一步促成教育創新與校園場景的持續進化。

歡迎大家一起來見證,臺灣教育現場與傑出設計團隊攜手共創,為孩子所創造的、富創意、具啟發性的學習場域。

《學美場景 Action!》

展覽資訊

展覽:學美場景ACTION!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臺灣設計館03展間

展期:即日起至7 / 27 10:00~18:00 免費參觀 l 週一休館